原告:申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高中學歷,農(nóng)民,住河北省邯鄲市魏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繼豐,河北興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申秀林,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農(nóng)民,籍貫河南省內(nèi)黃縣,現(xiàn)住河北省武安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華,邢臺市沙河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振杰,河南秉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申某某與被告申秀林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申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令原告無須向被告支付各項賠償金共計119615.9元;二、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一、沙河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2017)沙勞人裁字第70號仲裁裁決書認定事實不清。申秀林究竟是在為誰提供勞務,該重要事實并沒有查清。申秀林是在河南恒通機械廠為向申某某履行購銷合同時,也即是在為完成該破碎機安裝調試過程中受到人身傷害。原告做為購銷合同相對方,既不是用人單位,也不是申秀林提供勞務的雇主。沙河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列申某某為被申請人,屬于仲裁主體不適格。二、仲裁裁決書適用法律、法規(guī)錯誤。勞動關系僅存在一方為用人單位,一方為勞動者之間。為此《勞動法》第二條、《勞動合同法》第二條、《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均有明確規(guī)定,申某某做為自然人根本不具備用人主體資格,依據(jù)勞動工傷法律法規(guī)讓其承擔賠償責任顯然屬于適用法律錯誤。原告作為自然人與被告之間沒有勞動合同,更不能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本案案由屬于提供勞動者致害責任糾紛,應在河南恒通機械廠與申秀林之間適用侵權責任法及人身損害賠償規(guī)定予以解決。因此原仲裁裁決對案由定性錯誤。三、沙河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存在管轄錯誤。從啟動勞動仲裁程序角度,對超過1年的仲裁時效期間,沙河市仲裁委員會應做出不予受理的決定。本案屬于提供勞動者致害責任糾紛案件,依法應由人民法院管轄審理,沙河市勞動仲裁委員會受理并做出仲裁裁決違反管轄規(guī)定,屬于程序錯誤。綜上,原仲裁裁決書做出的第一項裁決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望法院依法查明事實,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申秀林辯稱,通過庭前申請仲裁階段的證據(jù)以及所提交的其他證據(jù),可以證實沙河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2017)沙勞人裁字第70號仲裁裁決書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維持仲裁裁決。
對爭議問題一:申某某是否是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的適格主體以及申某某與申秀林是否構成非法用工關系。根據(jù)2013年4月2日沙河市工商局出具的關于申秀林舉報申某某無照經(jīng)營廢品收購站的調查情況說明中顯示申某某經(jīng)營的廢品收購站位于沙河市,屬于顯德汪礦區(qū)。根據(jù)國家工商總局和公安部關于開展廢舊金屬收購站點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工商個字【2008】58號)文件的規(guī)定,在鐵路沿線、礦區(qū)、油田、港口、機場、施工工地、軍事禁區(qū)和金屬冶煉加工企業(yè)附近設立廢舊金屬收購站點的一律不予批準設立登記。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因原告申某某經(jīng)營的廢品收購站位于礦區(qū)內(nèi),原、被告對申秀林在申某某經(jīng)營的廢品收購站砸傷無異議,申秀林砸傷時申某某經(jīng)營的廢品收購站未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四條的規(guī)定,勞動者與未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的用人單位發(fā)生爭議的,應當將用人單位或者其出資人列為當事人。因此沙河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2017)沙勞人裁字第70號仲裁裁決書列申某某為當事人,并無不當。申某某經(jīng)營的金屬回收站系非法用工單位,勞動者在非法用工單位發(fā)生事故傷害,屬于《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及《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中規(guī)定的情形,對該情形應由非法用工單位向受傷職工支付一次性賠償。原告申某某認為應當首先向有關機構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于法無據(jù),其主張本院不予采信。
對爭議問題二:本案是否超過勞動仲裁時效。被告申秀林于2012年5月4日受傷,之后于2013年4月1日向沙河市商務局、2013年4月2日向沙河市工商局、2013年4月9日向沙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傷科、2013年5月8日向沙河市人民政府反映情況,請求權利救濟。沙河市信訪局出具的冀信來訪(2013)13806號、冀信來訪(2014)20617號、冀信來訪(2015)14901號、冀信來訪(2016)6543號、冀信來訪(2017)4188號等人民群眾信訪登記表均證明申秀林自受傷后,一直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三條的規(guī)定,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從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者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請仲裁期間重新計算。因此被告申秀林提起勞動爭議仲裁并未超過仲裁時效。
對爭議問題三:申秀林是否是臨時用工以及究竟為誰提供勞動。原告申某某主張被告申秀林是在其處工作,日工資80元,是臨時有活臨時干,但是其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其主張。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根據(jù)《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jù)屬于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的后果。原告申某某因未舉證證明申秀林是臨時用工,應承擔不利后果,申某某自雇傭申秀林工作之日起即建立勞動關系,但是因申某某經(jīng)營的廢品收購站未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申某某雇傭申秀林工作的行為,應認定為非法用工。申某某主張申秀林是在其廢品收購站為河南恒通機械廠安裝機器時受傷。本院經(jīng)庭審查明,是申某某讓申秀林來干活的,申秀林當時并不知道申某某與河南恒通機械廠之間的購銷合同,對申某某讓其給河南恒通機械廠干活并不知情;申某某沒有提供有效的證據(jù)證明申秀林是給河南恒通機械廠干活,而不是給其干活,因此對于其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申某某在沙河市、原燕王水泥廠南經(jīng)營金屬回收,無營業(yè)執(zhí)照,未依法登記、備案。申秀林自2012年3月12日起,在申某某經(jīng)營的金屬回收處工作,日工資80元,并管一頓飯。2012年4月16日,因申某某從鞏義市站街恒通機械廠購買金屬粉碎機,同年5月4日,申某某找申秀林安裝金屬粉碎機時,造成申秀林的右腳被砸傷。申秀林受傷后被送往沙河市仁醫(yī)院搶救治療,住院36天,申某某支付醫(yī)療費1萬余元,并派人護理5日。2012年6月9日,申秀林收到鞏義市站街恒通機械廠安裝人員張志忠送的醫(yī)療費5000元,后申某某又將該5000元取走。2013年5月24日沙河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委托邢臺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對申秀林進行勞動能力鑒定。2013年6月26日,邢臺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診斷申秀林傷殘情況為右足1、2、3、4跖骨骨折,足弓受影響,鑒定為玖級傷殘、停工留薪期8個月。申秀林不服該鑒定結論,向河北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再次鑒定,2013年9月6日,河北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診斷申秀林傷殘情況為右足1-4跖骨骨折,影響患足足弓,做出玖級傷殘、停工留薪期8個月的最終鑒定結論,申秀林交納了再次鑒定費1200元。申秀林于2017年3月29日至2017年4月27日在河南省內(nèi)黃縣田氏鎮(zhèn)衛(wèi)生院住院,進行手術取出內(nèi)固定物,實際住院30天,支出住院總費用1548.9元,其親屬進行了護理。2017年11月20日沙河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依據(jù)《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作出(2017)沙勞人裁字第70號仲裁裁決書,裁決申某某賠償申秀林各項費用119615.9元。申某某不服該仲裁裁決書,于2018年1月2日訴至本院。
以上事實有沙河市商務局關于申秀林上訪一事的情況說明、沙河市工商局關于申秀林舉報申某某無照經(jīng)營廢品收購站的調查情況說明、沙河市人民政府關于申秀林信訪問題的調查報告、沙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于申秀林信訪案件的情況匯報、當事人陳述、申秀林的醫(yī)療費票據(jù)、診斷證明、住院病案首頁、入院記錄、出院記錄、邢臺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對申秀林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河北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對申秀林的勞動能力再次鑒定結論通知書等證據(jù)予以佐證。
本院認為,勞動者在非法用工單位發(fā)生事故傷害,屬于《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及《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規(guī)定的情形,對該情形由非法用工單位向傷殘職工支付一次性賠償。原告申某某經(jīng)營的廢品收購站屬于無照經(jīng)營,被告到原告的廢品收購站工作,雖領取工資報酬,但原、被告之間形成的是非法用工關系。被告在原告經(jīng)營的廢品收購站工作受傷,原告應作為非法用工主體依法承擔一次性賠償。根據(jù)庭審查明的事實,結合相關證據(jù),參照《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對被告申秀林的各項損害賠償項目及數(shù)額計算如下:
1、生活費10000元。被告申秀林于2012年5月4日因工作受傷住院,2013年6月26日邢臺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申秀林傷情為玖級傷殘、停工留薪期8個月,2013年9月6日河北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做出申秀林玖級傷殘、停工留薪期8個月的最終鑒定結論,即其合理治療期間為8個月。申秀林進行手術取出內(nèi)固定物于2017年3月29日至2017年4月27日住院30天,屬于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情況,亦屬于合理治療期間,應計算生活費。生活費按照統(tǒng)籌地區(qū)河北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確定,2011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為3013.8元(36166元/年÷12個月),2012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為3295.2元(39542元/年÷12個月),2016年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為4748.9元(56987元/年÷12個月),因此,申秀林的生活費計算為28896元3013.8元×7.87個月+3295.2元×0.13個月+4748.9元×1個月,申秀林主張生活費10000元,本院予以支持;
2、醫(yī)療費2000元。申秀林提供的2013年3月12日、2013年11月24日、2015年4月5日、2015年6月1日在內(nèi)黃縣石盤屯鄉(xiāng)馬召村衛(wèi)生室分別發(fā)生醫(yī)療費122元、95.7元、54.3元、38元,2013年7月1日、2014年2月19日在武安市邑城鎮(zhèn)衛(wèi)生院發(fā)生X光費用70元、西藥費35元,2017年3月29日、2017年4月27日分別在內(nèi)黃縣田氏鎮(zhèn)衛(wèi)生院發(fā)生專家出診費400元、住院手術費1548.9元,共計2363.9元。其中邑城衛(wèi)生院X光票據(jù)70元,姓名為“申虎林”,申秀林不能提供證據(jù)證明此票據(jù)為筆誤,本院不予采納。其他票據(jù)可以證明發(fā)生的費用與受傷有關,但專家出診費400元僅提供了證明,未提供正規(guī)票據(jù)證明其費用的合理性,本院酌情支持醫(yī)療費2000元;
3、護理費4000元。申秀林雖未提供醫(yī)院出具的護理證明及其護理人員的收入證明,考慮其兩次住院66天確實需要護理,按照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參照當?shù)匾话阕o工的市場價格水平計算,本院酌定其護理費為4000元;
4、住院伙食補助費1770元(20元×36天+35元×30天)。參照《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貫徹落實新修訂
有關問題的通知》(冀人社[2011]4號)關于伙食補助費的規(guī)定計算;
5、交通費1000元。交通費是申秀林及其護理人員在前往就醫(yī)過程中必然實際發(fā)生的費用,本院依據(jù)合理性原則和必要性原則,根據(jù)該案實際情況酌定申秀林的交通費為1000元;
6、輔助器具費185元;
7、一次性賠償金79084元(39542元/年×2倍),一次性賠償金的數(shù)額應當在受到事故傷害經(jīng)勞動能力鑒定后確定,2013年申秀林的傷殘等級鑒定為玖級,應為用人單位所在工傷保險統(tǒng)籌地區(qū)河北省2012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2倍;
關于勞動能力再次鑒定費1200元,根據(jù)《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再次鑒定結論與原鑒定結論一致的,鑒定費用由申請方負擔,本院對申秀林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以上被告申秀林共應得到賠償98039元。
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的規(guī)定,無營業(yè)執(zhí)照單位的職工受到事故傷害,由該單位向傷殘職工給予一次性賠償?shù)馁r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待遇。按照原被告均認可的申秀林的日工資80元,每月最長合法工作時間25.71天計算,申秀林的月工資為2056.8元(80元×25.71天)。計算工傷保險待遇:醫(yī)療費2000元、護理費40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770元、交通費1000元、輔助器具費185元、停工留薪期工資18511.2元[2056.8元×8個月(停工留薪期)+2056.8元×1個月(二次手術治療期)]、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8511.2元(2056.8元×9個月)、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46132.3元(39542元÷12個月×14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19771元(39542元÷12個月×6個月),以上共計111880.7元。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計算的工傷保險待遇數(shù)額高于按照《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計算的一次性賠償數(shù)額,因此原告申某某應向被告申秀林支付111880.7元。
綜上所述,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四條,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六條,《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申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支付被告申秀林111880.7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申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延興
書記員: 胡曉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