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申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薛林,泰州市姜堰區(qū)顧高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宋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趙善民,泰州市紅旗良種場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申某某與被告宋某某高度危險活動損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8日立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告訴稱:2017年5月25日,原告隨案外人申忠國在泰興市周家元家從事房屋基建,在二層打混凝土時,被告宋某某違反操作規(guī)程,其所操作的吊車將原告從二樓刮至樓下,致原告受傷。事發(fā)后,原告被送至泰州市姜堰中醫(yī)院住院治療,經診斷原告?zhèn)闉長2椎體壓縮性骨折、右跟骨粉碎性骨折、右股骨骨折、右脛骨骨折,并進行手術治療。2017年12月26日,原告的傷情經鑒定為兩個十級傷殘,目前傷情有所穩(wěn)定。被告對原告的各項損失未予賠償,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身體受傷造成的各項損失,合計161685.97元,并承擔訴訟費。被告宋某某辯稱,1、其不是原告受傷的賠償義務主體,因為其與原告都是案外人申忠國的雇員,故原告在施工作業(yè)過程中受傷,應當由雇主申忠國賠償;2、即便其應當承擔責任,其相應的責任應當由其駕駛車輛所投保的保險公司賠償;3、原告對事故的發(fā)生亦存在過錯,其亦需自負一定比例的責任;4、事故發(fā)生后,其已預付給原告10000元,應當在賠償責任中予以扣減。經審理查明,一、泰興市周家元將其平房交由案外人申忠國承建,原告系申忠國的雇員。被告宋某某駕駛吊車從事起重吊裝業(yè)務。事發(fā)前,案外人申忠國聯系被告宋某某,約定由被告宋某某駕駛吊車進行吊裝混凝土的作業(yè),施工結束后一次性支付報酬500元(施工結束后已給付)。2017年5月25日,原告在周家元家從事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yè)時,被告宋某某所駕駛的吊車的混凝土吊筒與原告相撞將其刮倒,致其從二樓墜地受傷。事發(fā)后,泰興市公安局古溪派出所出警處置,并在接處警工作登記表上對所調查到的事故經過進行記載。二、事發(fā)當日,原告申某某被送至泰興市醫(yī)院治療。次日,原告被轉至泰州市姜堰中醫(yī)院治療。入院后,中醫(yī)診斷為骨折病、氣滯血瘀癥;西醫(yī)診斷為L2椎體壓縮性骨折、右跟骨粉碎性骨折、右股骨骨折、右脛骨骨折術后。2017年6月3日,進行了右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法復位+石膏板外固定手術治療,并于同年6月13日出院。出院時中醫(yī)診斷為骨折病、氣滯血瘀癥;西醫(yī)診斷為L2椎體壓縮性骨折、右跟骨粉碎性骨折、右股骨骨折、右脛骨骨折術后。出院醫(yī)囑中載明:避風寒,定期門診復查,繼續(xù)臥床休息,口服藥物治療,若遇患肢腫脹、疼痛,立即返院治療,不適時隨診等。三、原告申某某申請對傷殘等級、誤工期限、護理期限、營養(yǎng)期限進行鑒定。經本院委托,泰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司法鑒定所于2017年12月26日出具泰二人醫(yī)司鑒所[2017]臨鑒字第750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被鑒定人申某某人身損害受傷致L2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傷殘等級為十級;致右跟骨粉碎性骨折的傷殘等級為十級。被鑒定人申某某的誤工期限為180天,營養(yǎng)期限60天,護理期限90天,護理人數為1人。四、被告宋某某駕駛吊車進行作業(yè),其持有特種作業(yè)操作證、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行駛證,該車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五、事發(fā)后,被告宋某某給付原告10000元。六、原告申某某的戶籍地為泰州市姜堰區(qū)。以上事實有泰州市姜堰中醫(yī)院門診病歷、泰州市姜堰中醫(yī)院入院記錄、手術記錄、出院記錄、CT檢查報告單、DR檢查報告單、用藥清單、收費票據、接處警工作登記表、泰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司法鑒定意見書及原、被告的當庭陳述等證據予以證明,本院予以確認。本案的爭議焦點:一、被告對原告的損失應否承擔賠償責任;二、原告在該起事故中是否存在過錯;三、原告請求賠償的有關項目和數額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針對爭議焦點一,首先,被告宋某某辯稱其與原告均為案外人申忠國的雇員,故原告在施工作業(yè)過程中受傷,應當由雇主申忠國賠償。本院認為,雇傭關系是指受雇人在雇傭人的指示、監(jiān)督下從事雇傭活動,雙方之間存在組織與領導的關系,由雇傭人向受雇人給付報酬的法律關系。承攬關系是指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承攬人以自己的設備、技術、勞動交付工作成果,由定作人給付報酬的法律關系。本案中,被告宋某某駕駛吊車從事起重吊裝業(yè)務。事發(fā)前,案外人申忠國聯系被告宋某某,約定由宋某某駕駛吊車進行吊裝混凝土的作業(yè),施工結束后一次性支付報酬500元。被告宋某某自備車輛完成勞動,其與申某某之間不存在控制、支配和從屬的關系,雙方的行為符合承攬關系的法律特征。被告宋某某并非案外人申某某的雇員,故本院對被告宋某某的上述答辯意見不予采信。其次,原告受傷時系其案外人申忠國的雇員。被告宋某某所駕駛的吊車的混凝土吊筒與原告相撞將其刮倒,致其從二樓墜地受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訴訟過程中,本院對原告進行釋明,要求原告選擇賠償義務人。原告申某某選擇請求“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宋某某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系其自行處分民事權利及訴訟權利的合法行為,本院照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九條的規(guī)定,被告應對原告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最后,被告宋某某辯稱,案涉吊車投保了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其應負的賠償責任應當由保險公司承擔。本院認為,本起事故發(fā)生在道路外的場所,且不是發(fā)生在車輛通行過程中。根據有關規(guī)定,本起事故不屬于道路交通事故,故不應參照適用道路交通事故的理賠規(guī)定,即不應遵循先由交強險賠償,后由商業(yè)三者險賠償,最后由責任人賠償的理賠順序。本案為高度危險活動損害責任糾紛,被告宋某某與其所投保的保險公司之間系保險合同關系,將兩種不同的法律關系一并處理目前缺乏程序法依據,故本院對被告宋某某的上述答辯意見不予采信。針對爭議焦點二,本院認為,案發(fā)時原告在二層平臺作業(yè),理應對作業(yè)中可能發(fā)生的危險保持高度的注意義務,但其在施工作業(yè)中疏于觀察,未能及時有效避免與吊桶相撞并防止從高處墜地,其疏忽行為與本起事故的發(fā)生有一定因果關系,其本人對事故的發(fā)生有一定的過錯,依法應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針對爭議焦點三,本院認為,原告訴請的賠償項目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賠償范圍,其要求賠償的數額應當依法予以確定。原告提交的司法鑒定意見書系由本院委托泰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司法鑒定所作出,且被告未提出異議,故原告提交的司法鑒定意見書可以作為認定本案事實的依據。1、經審核,本院確認原告因本起事故造成的醫(yī)療費13257.97元(原告遵醫(yī)囑隨診所產生的醫(yī)療費應予認定)、住院伙食補助費360元(20元/天×18天)、營養(yǎng)費1200元(20元/天×60天)、交通費酌定為400元、護理費9000元(100元/天×90天)、鑒定費2100元。2、關于誤工費。本院認為,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原告主張按照180元/天的標準計算,但原告對此并未舉證,且被告亦不予認可。鑒于事發(fā)時原告正從事房屋建筑相關工作,故本院參照江蘇省2016年度房屋建筑業(yè)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9440元,確定其誤工費為29312.88元(59440元÷365元/年×180天)。3、關于殘疾賠償金。原告主張按照城鎮(zhèn)居民的標準計算,被告認為原告為農村居民,應當按照農村的標準計算。本院認為,原告戶籍地在農村。原告的證人楊某的證人證言真實性未能得到核實。原告所提交的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缺少經辦人簽名和負責人簽名,且上述人員均未到庭接受調查,其真實性亦未能得到核實。上述證據不足以認定原告一年以上的主要收入來源于非農,故殘疾賠償金應當按照農村的標準計算為42147.60元(19158元/年×20年×11%)。4.關于精神損害撫慰金。本院認為,精神損害賠償原則以侵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后果為前提。原告因本起事故受傷構成兩處十級傷殘,原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未超出必要限度,本院予以認定。原告上述各項損失合計為102778.45元。
本院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六十九規(guī)定,從事高度危險作業(yè)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本案中,被告宋某某操作吊車過程中致原告受傷,理應賠償原告因受傷造成的損失。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六規(guī)定,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本院酌定由原告自行承擔20%的損失,由被告宋某某承擔80%的賠償責任,即被告宋某某應賠償原告82222.76元,扣除其已給付的10000元,尚應賠償72222.76元。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第六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申某某因本起事故造成的各項損失計72222.76元。二、駁回原告申某某其余的訴訟請求。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210元,減半收取605元,由原告負擔333元,被告負擔272元(原告已預交的,被告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支付)。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江蘇省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時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有關規(guī)定,向該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1210元。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