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田某,男,土家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京山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歐興紅,湖北歐興紅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海洋,湖北歐興紅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郭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來鳳縣。
被告:謝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來鳳縣。
原告田某與被告郭某、謝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田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歐興紅、于海洋,被告郭某、謝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田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償還原告借款40000元;2.判令被告自2017年2月28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3.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被告郭某因資金周轉需要,于2017年2月27日在原告處借款現金40000元,借款期限為l天,被告郭某于2017年2月27日給原告出具了借條,被告謝某某承諾對該筆借款承擔連帶責任擔保?,F該筆借款到期后經原告多次催收未果。原告認為,原告與被告郭某之間建立了合法的債權債務關系,原告依照約定履行了合同義務,被告經原告多次催收仍未償還借款,已嚴重違約。被告謝某某為該筆借款的連帶擔保人,現被告郭某未償還借款,被告謝某某應當代為履行還款義務。因此提起訴訟,判如所請。
被告郭某辯稱:我和原告不相識,通過他人介紹,準備找原告借錢,但是我只在借條上簽了名字,按了手印,借條其他內容是空白的,只有借條2個大字。當時講的月利率是15%,我承受不起,就走了。原告既沒有給我現金,也沒有給我轉賬,我沒有收到這筆借款。
被告謝某某辯稱:我曾經是騰輝投資公司是業(yè)務經理,原告是騰輝投資公司的老板,田咸是公司的財務。原告出本錢,我做業(yè)務,一起做生意。原告自稱在來鳳當地不認識人,借錢后怕找不到人,每做一筆業(yè)務就要求我必須簽字,并給我返點提成,合作期間原告共計給我轉賬上百萬元,我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郭某本來是田咸的客戶,當時田咸自稱不方便擔保就讓我簽字。后來郭某本人并沒有拿到這筆錢,但是當時錢已經從公司支付出來,如果還給公司就要貼幾千元利息,于是我和田咸就把這筆錢又放給了咸豐的一個客戶李孟冬(男,漢族,身份號碼:)。此款沒有收回,但很多收回的帳我都以現金方式交給了公司的財務田咸。
圍繞訴訟請求,原告田某向本院提交了借條一份。本院組織了質證并將二被告質證意見記錄在卷。為查明案件事實,本院依法向田咸進行了詢問并制作了詢問筆錄。經審理查明:原告出資成立了騰輝投資公司,對外從事貸款業(yè)務,田咸、謝某某均系騰輝投資公司員工。謝某某主要介紹需要貸款的客戶到公司來借款,并從客戶支付的高額利息中提成作為回報,借款資金由田某及其妻子林歡提供。謝某某通過這種方式多次介紹不特定第三人借款。2016年11月25至2017年2月28日林歡先后8次向謝某某賬戶62×××78轉賬共計234000元。2017年2月27日郭某出具借條,借條載明:“茲本人郭某,身份證號碼:。資金周轉于2017.2.27日向田某借款人民幣40000元整。大寫:肆萬元整。期限:天。出借方:田某,身份證496”。郭某在借款人處簽名,謝某某在擔保人處簽名。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交的借條,田咸的詢問筆錄,原、被告到庭陳述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原告通過向社會不特定對象提供資金以賺取高額利息,出借行為具有反復性、經常性,借款目的也具有營業(yè)性,其未經批準,擅自從事經常性的貸款業(yè)務,屬于從事非法金融業(yè)務活動。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法第十九條規(guī)定:“未經國務院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或者從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的業(yè)務活動”,該強制性規(guī)定直接關系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和社會資金安全,事關社會公共利益,屬于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定。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關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規(guī)定,以及合同法解釋二第十四條關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guī)定的‘強制性規(guī)定’,是指效力性強制性規(guī)定”的規(guī)定,應認定案涉借貸行為無效。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一款規(guī)定“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本案借款合同無效,擔保合同作為從合同亦無效。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原告僅提交了借條,但并未提交證據證實其向被告郭某交付了40000元款項;謝某某陳述該40000元款項郭某并未取得,而是由謝某某等人將該款項另出借給了案外人李孟冬;因此根據本案現有證據,不能認定郭某因借款合同取得了40000元財產,故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田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00元,減半收取400元由原告田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17×××048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葉松
書記員: 田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