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田海軍,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所地唐山市樂亭縣。委托代理人:劉瑞芹,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唐山市樂亭縣古河鄉(xiāng)大撈魚莊村村民委員會推薦公民代理。被告:陳某某,男,1966年12月生。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住所地天津自貿(mào)區(qū)(東疆保稅港區(qū))洛陽道601號(海豐物流園五號倉庫2單元-47)。法定代表人:陳某某。
原告田海軍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二被告連帶支付原告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75982.7元;2、請求判令二被告連帶支付原告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180458.8元;3、本案訴訟費用由二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于2014年6月5日到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處工作,從事運輸工作。原告與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簽訂的書面勞動合同期限為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2015年1月30日原告遭受工傷事故,2015年7月19日經(jīng)唐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工傷。2016年10月13日經(jīng)唐山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七級傷殘,2016年12月5日經(jīng)河北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六級傷殘。自《再次鑒定結(jié)論書》下達后,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多次與原用人單位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協(xié)商工傷保險待遇事宜。但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一直推辭、拒付。2017年7月7日,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被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注銷。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五項之規(guī)定,原告與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的勞動合同終止。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的民事責任應由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承擔。2018年1月30日,原告就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賠償事項向唐山市曹妃甸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2018年3月15日,唐山市曹妃甸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作出曹勞人仲字[2018]第33號仲裁裁決書。原告不服此仲裁裁決,向法院提起訴訟。一、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應承擔原告主張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賠償責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的相關規(guī)定,工傷職工享受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等工傷保險待遇的前提是必須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雖然原告在(2017)冀0209民初1499號案件中第一項訴訟請求“確認原告與被告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自2014年6月5日建立勞動關系,于判決生效之日解除勞動關系”,但此案未等到(2017)冀02民終7725號民事判決書生效,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便于2017年7月7日宣告注銷。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五項之規(guī)定,原告與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的勞動合同終止。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的民事責任應由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承擔,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應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guī)定,為原告出具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nèi)為原告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zhuǎn)移手續(xù),并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二款和《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四條的相關規(guī)定,及時支付給原告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根據(jù)《河北省工傷保險省級統(tǒng)籌業(yè)務經(jīng)辦規(guī)程(試行)》第八十五條規(guī)定,及時從社?;馂樵嫔暾堫I取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但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并沒有履行上述法定的責任和義務,違背了原告與原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書》第十五條和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致使原告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無法得到賠償,嚴重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細則》第十九條“用人單位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拒不向職工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導致職工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三條“用人單位依法終止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的,除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的規(guī)定支付經(jīng)濟補償外,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guī)定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一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另一方有權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之規(guī)定,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應當承擔賠償原告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責任。二、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的股東、法定代表人陳某某應當承擔原告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賠償責任。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在(2017)冀02民終7725號案件和曹勞人仲字[2018]第33號案件中已以適格的訴訟主體參加了訴訟,其股東、法定代表人陳某某明明知道原告發(fā)生了工傷事故且尚未獲得足額的工傷保險賠償,在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時,卻在《公司合并債務清償或者債務擔保情況的說明》中載明“債權人不要求提供債務擔保和提前清償債務”,這是不真實的。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在注銷過程中,未完成通知和告知義務,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條之規(guī)定,使原告錯過了要求公司清償債務或者提供相應擔保的機會,給原告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害。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二)》第二十條之規(guī)定,公司股東陳某某應當依法承擔原告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連帶賠償責任。三、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應承擔支付原告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的責任。由于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尚未完成支付原告工傷賠償?shù)呢熑?,便?018年1月15日因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吸收合并被注銷。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七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三條規(guī)定,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成為本案適格訴訟主體,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的債務應由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承繼,即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應支付原告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綜上,二被告應連帶支付原告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180458.8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75982.7元。被告陳某某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原告田海軍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二被告均未提交書面質(zhì)證意見。對原告田海軍提交的曹勞人仲字[2018]第33號仲裁裁決書、《認定工傷決定書》、《初次鑒定結(jié)論書》、《再次鑒定決定書》、內(nèi)資企業(yè)登記基本情況表、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證明、社會保險繳費清單、(2017)冀0209民初1499號民事判決書、(2017)冀02民終7725號民事判決書,本院予以確認。根據(j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jù)及當事人陳述,本院認定如下案件事實:2014年6月5日,原告田海軍到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處工作,雙方于2014年8月1日簽訂勞動合同,合同期限自2014年8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期間,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為原告田海軍繳納工傷保險,唐山市曹妃甸區(qū)社會保險事業(yè)局于2018年6月7日出具的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證明顯示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并未欠繳原告田海軍該期間的工傷保險費。2015年1月30日,原告田海軍在工作過程中受傷。2015年7月19日,唐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冀傷險認決字[2015]1302450005號《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原告田海軍于2015年1月30日所受事故傷害屬于工傷認定范圍,予以認定工傷。2016年12月5日,河北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冀勞鑒2016年354號《再次鑒定結(jié)論書》,認定原告田海軍為六級傷殘、停工留薪期12個月、延長停工留薪期9個月。2017年4月24日,原告田海軍與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解除勞動關系。2017年7月7日,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被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注銷,被告陳某某系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2018年1月,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被注銷。被告陳某某系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田海軍以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作為被申請人,向唐山市曹妃甸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向其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180458.8元、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75982.7元。2018年3月15日,唐山市曹妃甸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作出曹勞人仲字[2018]第33號仲裁裁決書,裁決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支付田海軍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75982.72元,并駁回田海軍的其他仲裁請求事項。田海軍不服,向本院提起訴訟。
原告田海軍與被告陳某某、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2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田海軍委托代理人劉瑞芹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暨被告陳某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本案系勞動爭議糾紛,爭議焦點為原告田海軍所訴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的支付主體是誰。因原告田海軍被認定為六級傷殘,且已與原用人單位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應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于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已足額為原告田海軍繳納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期間的工傷保險費,原告田海軍的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三條第二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或者個人對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不依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核定社會保險費、支付社會保險待遇、辦理社會保險轉(zhuǎn)移接續(xù)手續(xù)或者侵害其他社會保險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就工傷保險基金是否向原告田海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的問題,屬于行政訴訟的范圍,而非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原告田海軍主張原用人單位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欠繳其2016年10月之后的工傷保險費,應承擔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的支付責任,但欠繳工傷保險費并不等同于未參加工傷保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第八十六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該責任亦屬于行政責任,而非民事責任。綜上,對于原告田海軍要求二被告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就原告田海軍所訴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由于原用人單位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已被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注銷,且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已被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三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分立、合并、轉(zhuǎn)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應由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向原告田海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因原告田海軍提交的《公司合并債務清償或者債務承擔情況的說明》并無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某某承諾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內(nèi)容,且由于天津恒潤物流有限公司被吸收合并之后有承繼其權利義務的公司存在,本案并不屬于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情形,因此對于原告田海軍要求被告陳某某承擔連帶支付責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六級傷殘的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標準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人事關系時本省上一年度16個月的職工月平均工資。按此標準,原告田海軍的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應為4748.92元/月×16個月=75982.72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第八十三條第二款、第八十六條,《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第二款、第四十三條,《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田海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75982.72元。二、駁回原告田海軍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費10元,由被告天津恒潤達船務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