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田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qū)同心街**室,現(xiàn)住河北省邯鄲市復興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黑龍江鵬帆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興嘉,黑龍江鵬帆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田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qū)同心街**室,現(xiàn)住大慶市大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黑龍江鵬帆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興嘉,黑龍江鵬帆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田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黑龍江鵬帆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興嘉,黑龍江鵬帆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田某4,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大慶市大同區(qū)同陽大路***號**室,現(xiàn)住大慶市龍鳳區(qū)。
被告:田某5,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大慶市大同區(qū)同心街**室,現(xiàn)住大慶市大同區(qū)。
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與被告田某4、田某5法定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2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2018年8月8日,原告田某1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王興嘉、田某2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王興嘉、田某3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王興嘉、被告田某4、田某5到庭參加訴訟。2018年8月21日,原告田某1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田某2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田某3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被告田某4、田某5到庭參加訴訟。2018年8月28日,原告田某1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田某2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田某3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被告田某4、田某5到庭參加訴訟。2018年9月17日,原告田某1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田某2及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田某3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梁寶平、被告田某4、田某5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繼承人田鳳林、楊殿芹依據(jù)《安置補償協(xié)議》所享有財產(chǎn)權益中:(1)置換房產(chǎn)商服(暫計120平方米)及住宅(暫計77.13平方米),合計463031元,由三原告共同繼承、補差款由三原告共同承擔;(2)房屋提前拆遷獎金40000元由三原告共同繼承;(3)搬家補助2000元、過渡安置補助10000元、裝修補償金2367元由三原告共同繼承;(4)其它院內(nèi)設施包括倉房2、倉房3、井、墻、坪、苗等補償金36574元及拆遷廢料收購款4500元由原、被五人法定繼承;2、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繼承人田鳳林名下銀行存款由原、被告法定繼承;3、請求人民法院判令二被告在法定繼承中不分或少分;4、本案的訴訟費、公告費等費用由原、被告按比例承擔。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在訴訟過程中,將訴訟請求變更為:1、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繼承人田鳳林、楊殿芹依據(jù)《安置補償協(xié)議》所享有財產(chǎn)權益中:(1)置換房產(chǎn)商服(暫計120平方米)及住宅(暫計77.13平方米),合計463031元,由三原告共同繼承、補差款由三原告共同承擔;(2)房屋提前拆遷獎金40000元由三原告共同繼承;(3)搬家補助2000元、過渡安置補助10000元、裝修補償金2367元由三原告共同繼承;(4)其它院內(nèi)設施包括倉房2、倉房3、井、墻、坪、苗等補償金36574元及拆遷廢料收購款4500元由原、被五人法定繼承;2、要求繼承人依法繼承田鳳林在龍江銀行大同支行存款661.25元;3、請求人民法院判令二被告在法定繼承中不分或少分;4、本案的訴訟費、公告費等費用由原、被告按比例承擔。事實和理由:被繼承人田鳳林、楊殿芹與原、被告五人系父母子女關系。被楊殿芹于2017年2月4日因病去世,被繼承人田鳳林于2018年6月23日因病去世。2018年6月20日,被繼承人田鳳林與大慶市大同區(qū)房屋征收辦公室簽訂《大同區(qū)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安置補償協(xié)議》(協(xié)議編號S2018026號)一份,對被繼承人所有的大慶市××區(qū)××室(包含房屋及院落)予以征收。該征收安置補償協(xié)議中被征收的住宅兩處證載面積分別為63平方米和112平方米的房屋,已由被繼承人夫妻生前確定由原告三人繼承,這一事實原、被告的親屬均可以證實。被繼承人田鳳林去世后,原、被告五人因財產(chǎn)繼承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綜上所述,為妥善分配被繼承人遺產(chǎn),原告現(xiàn)起訴至人民法院,請求人民法院查清事實后依法處理。
被告田某4辯稱,對原告的訴訟請求及事實和理由不認可。
被告田某5辯稱,對原告的訴訟請求及事實和理由不認可。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2018年6月20日,被繼承人田鳳林與大慶市大同區(qū)房屋征收辦公室簽訂了征收編號:1-24號,協(xié)議編號S2018026號的《大同區(qū)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安置補償協(xié)議》,該協(xié)議中第三條記載“房屋征收安置補償方法:乙方可以選擇‘征一還一’產(chǎn)權調(diào)換,也可以選擇貨幣化補償;乙方自愿選擇‘征一還一’產(chǎn)權調(diào)換。(一)安置方式:1、產(chǎn)權調(diào)換樓房位置:本征收區(qū)域內(nèi);2、產(chǎn)權調(diào)換房屋類別:商服樓房,選擇商服的,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不選擇商服樓位置的,視為乙方放棄選擇商服樓產(chǎn)權置換的條件,并且視為其同意按評估價格貨幣補償;3、可調(diào)換的商服樓房面積171.42平方米;4、預申購商服樓房面積120平方米;5、預申購住宅樓房戶型為二室,面積77.13平方米”。從該協(xié)議中可知,選擇商服的,在規(guī)定期限內(nèi)不選擇商服樓位置的,視為放棄選擇商服樓產(chǎn)權置換的條件,并且視為其同意按評估價格貨幣補償,現(xiàn)該協(xié)議中被繼承人田鳳林預申購的房屋未實際存在,故被繼承人田鳳林的房屋征收安置補償最終實現(xiàn)方式是以“征一還一”產(chǎn)權調(diào)換還是以貨幣補償存在不確定性,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向本院提交的證據(jù)亦無法證實被繼承人田鳳林的房屋征收安置補償方式已經(jīng)確定,被繼承人田鳳林遺留房屋征收安置補償協(xié)議中相關的財產(chǎn)或者權益已經(jīng)確定,故對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訴稱被繼承人田鳳林、楊殿芹依據(jù)《安置補償協(xié)議》享有的財產(chǎn)權益:1、置換房產(chǎn)商服(暫計120平方米)及住宅(暫計77.13平方米);2、房屋提前拆遷獎金40000元;3、搬家補助2000元、過度安置補助10000元、裝修補償金2367元;4、其它院內(nèi)設施包括倉房2、倉房3、井、墻、坪、苗等補償金36574元及拆遷廢料收購款4500元,本院不予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被繼承人田鳳林于2018年6月23日,因病去世,其父親田世方于1985年7月8日,因病去世,其母親王淑珍于2014年4月7日,因病去世,其妻子楊殿芹于2017年2月4日去世。楊殿芹的父親楊貴及其母親楊景榮均先于楊殿芹去世。被繼承人田鳳林與楊殿芹生前共育有五名子女,分別是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被告田某4、田某5。被繼承人田鳳林生前與大慶市大同區(qū)房屋征收辦公室簽訂了征收編號:1-24號,協(xié)議編號S2018026號的《大同區(qū)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安置補償協(xié)議》。被繼承人田鳳林在龍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慶大同支行遺留人民幣661.25元。
本院認為,被繼承人田鳳林生前與大慶市大同區(qū)房屋征收辦公室雖然簽訂《大同區(qū)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安置補償協(xié)議》,但該協(xié)議中的房屋征收安置補償最終是以何種方式實現(xiàn),現(xiàn)無法最終確定,對無法確定的財產(chǎn)及財產(chǎn)權益不能做為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chǎn)發(fā)生繼承,故對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的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繼承人田鳳林、楊殿芹依據(jù)《安置補償協(xié)議》所享有財產(chǎn)權益中:(1)置換房產(chǎn)商服(暫計120平方米)及住宅(暫計77.13平方米),合計463031元,由三原告共同繼承、補差款由三原告共同承擔;(2)房屋提前拆遷獎金40000元由三原告共同繼承;(3)搬家補助2000元、過渡安置補助10000元、裝修補償金2367元由三原告共同繼承;(4)其它院內(nèi)設施包括倉房2、倉房3、井、墻、坪、苗等補償金36574元及拆遷廢料收購款4500元由原、被五人法定繼承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被繼承人田鳳林在龍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慶大同支行帳戶上遺留人民幣661.25元,屬于被繼承人田鳳林死亡時遺留個人合法財產(chǎn),應由原、被告五人依法繼承,故對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要求繼承人依法繼承田鳳林在龍江銀行大同支行存款661.25元的訴訟請求,本院支持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被告田某4、田某5各繼承被繼承人田鳳林在龍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慶大同支行遺留的人民幣661.25元的五分之一,即132.25元。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向本院提交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被告田某4、田某5存在法定繼承中不分或少分的情形,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對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請求人民法院判令二被告在法定繼承中不分或少分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五條、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繼承人田鳳林在龍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慶大同支行遺留的人民幣661.25元由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被告田某4、田某5各繼承的五分之一,即132.25元。
二、駁回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4692元,由原告田某1、田某2、田某3負擔4680元,被告田某4負擔6元,被告田某5負擔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隋曉婉
書記員: 張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