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某某
齊智學(河北磅礴律師事務所)
田某某
苑占軍(河北溥澤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杜某某,保定市新市區(qū)杜斯維特西餅屋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齊智學,河北磅礴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田某某,天津鴻業(yè)海達特種電纜有限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苑占軍,河北溥澤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杜某某因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區(qū)人民法院(2015)新民初字第108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齊智學、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苑占軍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2014年3月13日原告作為出租方與被告作為承租方簽訂商鋪租賃協(xié)議,約定被告承租原告位于天鵝西路世家花園13#樓東區(qū)8號門臉。
租賃期限為一年,自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租金3.5萬元,被告一次性交清。
協(xié)議簽訂后,原告依約定交付了房屋,被告支付了租金。
2014年12月3日被告與原告通過微信聯(lián)系,被告以昵稱為小人物向原告發(fā)信息內(nèi)容為“田總你跟那買房的人說,到明年十月底吧!我剛租給我弟弟,花了二十多萬剛裝修好,咱就不租了,不說不白投了嗎!我覺得挺對不起他的,我跟他簽了兩年的合同,我覺得這房不管賣給誰和租給誰都一樣吧!我還真忽視了人家買了自己用這一點了!”原告以此信息證實被告知道原告要出賣該商鋪的事實,證實原告盡到了告知義務。
2014年12月8日原告與陳瑞華、保定市華興房產(chǎn)置業(yè)服務有限公司簽訂房產(chǎn)貸款買賣合同,約定原告將金迪路168號世家花園13、14號樓下4號門臉出售給陳瑞華,房價為120萬元。
該協(xié)議約定原告在收到全部房款同時應交接房屋,每逾期一日,原告按照房屋售價5‰向陳瑞華支付違約金。
同日,原告協(xié)助陳瑞華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
被告提交2014年10月15日美輪美奐裝修合同及貴族會所裝修報價,被告以此證據(jù)證實對租賃房屋進行裝修,裝修費用為255060元。
原告對該證據(jù)抗辯認為,裝修合同只有甲方馬力簽名,沒有乙方裝修公司簽名蓋章,同時不能證實合同中世興街8號是否為本案租賃房屋,裝修報價不是最終結算價格,且不能證實是否實際支付。
被告提交2015年2月1日原、被告通話錄音,證實雙方就租賃房屋進行協(xié)商。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交的商鋪租賃協(xié)議、微信截屏記錄、房產(chǎn)貸款買賣合同及被告提交的裝修合同、錄音等證據(jù)等證據(jù)及雙方當事人當庭陳述等證實。
本院認為,關于被上訴人作為本案主體是否適格的問題,本案系房屋租賃合同糾紛,被上訴人是租賃合同的出租方,租賃期滿后上訴人作為承租人有向出租人交房的義務。
且被上訴人與陳瑞華簽訂的買賣合同中約定交房日期為租賃合同屆滿之后的2015年4月15日,即雖然本案房屋已過戶給陳瑞華,但雙方約定在交房前的合同權利義務仍由被上訴人享有。
上訴人是否交房涉及到被上訴人能否履行其與陳瑞華買賣合同中約定的交房義務,根據(jù)合同相對性的原則,被上訴人系本案適格主體。
關于被上訴人是否侵犯了上訴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一審中被上訴人提交了微信記錄用以證實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準備出售房屋的事實知情,但并無購買房屋的意思表示。
被上訴人稱微信記錄中的“小人物”即是上訴人本人,且微信頭像也是上訴人本人的照片。
上訴人在一、二審中雖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但其本人在一、二審均未出庭對該微信記錄予以核實確認,也未提交相反證據(jù)予以反駁,結合微信記錄中所記載的內(nèi)容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對于該證據(jù)本院予以采信。
一審法院據(jù)此認定被上訴人就出售房屋的事實已經(jīng)向上訴人盡到了告知義務,并無不當。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5元,由上訴人杜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關于被上訴人作為本案主體是否適格的問題,本案系房屋租賃合同糾紛,被上訴人是租賃合同的出租方,租賃期滿后上訴人作為承租人有向出租人交房的義務。
且被上訴人與陳瑞華簽訂的買賣合同中約定交房日期為租賃合同屆滿之后的2015年4月15日,即雖然本案房屋已過戶給陳瑞華,但雙方約定在交房前的合同權利義務仍由被上訴人享有。
上訴人是否交房涉及到被上訴人能否履行其與陳瑞華買賣合同中約定的交房義務,根據(jù)合同相對性的原則,被上訴人系本案適格主體。
關于被上訴人是否侵犯了上訴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一審中被上訴人提交了微信記錄用以證實上訴人對被上訴人準備出售房屋的事實知情,但并無購買房屋的意思表示。
被上訴人稱微信記錄中的“小人物”即是上訴人本人,且微信頭像也是上訴人本人的照片。
上訴人在一、二審中雖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但其本人在一、二審均未出庭對該微信記錄予以核實確認,也未提交相反證據(jù)予以反駁,結合微信記錄中所記載的內(nèi)容與本案的關聯(lián)性,對于該證據(jù)本院予以采信。
一審法院據(jù)此認定被上訴人就出售房屋的事實已經(jīng)向上訴人盡到了告知義務,并無不當。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75元,由上訴人杜某某負擔。
審判長:張曉靜
書記員:何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