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田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隨州市人,無業(yè)。
委托代理人:洪小勤,湖北法之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湖北福某某鞋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李寧工業(yè)園)。
法定代表人:梁就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楊尋,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沙洋縣人,該公司法律顧問。
委托代理人:謝景斌,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天門市人,該公司法律顧問。
上訴人田某因與被上訴人湖北福某某鞋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某某鞋業(yè))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掇刀民二初字第00043號民事判決,上訴至本院。本院于2013年12月26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2月26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田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洪小勤,被上訴人福某某鞋業(yè)的委托代理人楊尋、謝景斌到庭參加訴訟。庭審后,雙方均同意調解,并申請給予一個月的和解時間,后因分歧較大,未能達成和解協(xié)議。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福某某鞋業(yè)訴稱,2009年4月6日至2012年4月5日,福某某鞋業(yè)與田某簽訂三年勞動合同,2012年4月7日,雙方再次簽訂三年勞動合同,合同期從2012年4月7日至2015年4月6日止。田某擔任福某某鞋業(yè)品質保障中心經理職務,全面負責產品質量保障工作。2012年7月26日,因田某嚴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福某某鞋業(yè)解除與田某之間的勞動關系。后田某申請仲裁,2013年1月15日,荊門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荊門市仲裁委)作出了荊勞人裁(2013)04號裁決書,福某某鞋業(yè)認為田某作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為了完成工作而主動加班,不是福某某鞋業(yè)安排其加班,即使田某加班,荊門市仲裁委的裁決加班工資的計算標準及時間錯誤,田某系品質保障中心經理,工作期間,其管理不善、嚴重失職,給福某某鞋業(yè)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福某某鞋業(yè)根據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書》,解除勞動合同合法,不應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的養(yǎng)老保險單位應承擔部分、生育保險及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醫(yī)療保險單位承擔部分、工傷保險,失業(yè)保險補償金已超過一年的仲裁時效,故請求判令福某某鞋業(yè)不支付加班工資145103.45元、失業(yè)保險補償金4410元、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45150元;不補繳2009年4月至10月養(yǎng)老保險單位承擔部分25800元、生育保險774元及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醫(yī)療保險單位承擔部分20640元、工傷保險費1290元,訴訟費由田某承擔。
原審查明,2009年4月6日田某到福某某鞋業(yè)上班,擔任品質管理部經理,雙方簽訂三年期勞動合同,期限為2009年4月6日至2012年4月5日,期滿后又續(xù)簽了三年期書面勞動合同,期限為2012年4月7日至2015年4月6日。勞動合同與本案有關的其他內容為:乙方(田某)同意根據甲方(福某某鞋業(yè))工作需要,擔任生產崗位從事生產工作。乙方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甲方有權解除合同,但在福某某鞋業(yè)制定的《員工手冊》中,沒有員工嚴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的內容。在雙方認可的《崗位說明書》中對鞋品質管理經理的職責描述為“全面負責鞋品質部管理工作,對公司整體的鞋品質量負全部責任”。根據福某某鞋業(yè)生產產品流程,品管部經理工作職責之一為“成品檢驗”,即產品在貨物裝箱之前,由品質管理部對產品進行最后一次檢驗,根據進料檢驗、生產過程檢驗,最終做出成品是否合格的結論,成品合格的,經品管部經理審批認可后裝箱。為了防止出廠后產品質量不合格返工造成的損失,李寧公司(李寧公司系原告鞋品訂貨商)根據行業(yè)慣例,另行安排檢驗員長期駐廠,在產品出廠前對產品質量進行抽檢,若抽檢率高,該批次產品則需逐個開箱檢驗,即行業(yè)內所稱“翻箱”。在《員工手冊》第五章“其他相關管理制度精要”載明:本公司質量目標為:“產品的不良率﹤3.0%……產品的翻箱率﹤4.0%……”。經統(tǒng)計,在田某擔任品管部經理的2012年1月至7月間,翻箱率分別為6.46%、16.75%、3.07%、4.66%、10.89%、7.55%、5.08%,在此期間,由于大批的成品鞋被開箱逐個檢驗,造成福某某鞋業(yè)的人工費、管銷費、電費、封箱膠帶等費用損失為56萬余元。2012年7月26日,福某某鞋業(yè)以嚴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為由,解除了與田某的勞動合同。福某某鞋業(yè)在解除勞動合同前已致函工會,工會表示同意解除與田某的勞動合同。
根據福某某鞋業(yè)的組織架構總表,其管理層最高長官為“執(zhí)行董事”,執(zhí)行董事之下為“總經理”,田某所在的品管部直接由總經理管理。田某擔任品管部經理期間,其工資為每月12000元。在福某某鞋業(yè)的《員工手冊》的“考勤管理制度”中規(guī)定“凡在周一至周六半天正常上下班的為正班出勤”。福某某鞋業(yè)對普通員工的出勤管理實行打卡制度,對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則不實行打卡管理,田某的考勤由其自行安排品管部經理助理負責記錄,該記錄定期向公司人力資源部及稽查組上報,作為高管當天是否在崗的證明。根據該記錄,田某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的加班天數(shù)為155.5天。田某在其工作期間,未向福某某鞋業(yè)申請要求支付加班工資。福某某鞋業(yè)為田某繳納了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的養(yǎng)老、生育保險費,醫(yī)療、工傷及失業(yè)保險費未繳納。
田某離職后就補發(fā)加班工資、支付拖欠加班工資賠償金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社會保險申請了仲裁,2013年1月15日,荊門市仲裁委作出了荊勞人裁(2013)04號裁決書,裁決福某某鞋業(yè)為田某補繳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2012年7月養(yǎng)老保險費單位應承擔部分25800元、生育保險費774元及2009年4月至2012年7月醫(yī)療保險費單位應承擔部分20640元、工傷保險費1290元;福某某鞋業(yè)向田某支付失業(yè)保險補償金4410元、加班工資145103.45元、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45150元。
原審法院認為,關于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睋耍萌藛挝慌c勞動者就社會保險繳費產生的爭議,是征收與繳納之間的糾紛,屬于行政管理的范疇,帶有社會管理的性質,不是單一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社保爭議,故本案中關于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爭議應由社保管理部門解決,不屬于人民法院審理的范圍,原審法院對田某請求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主張不予支持,田某可就福某某鞋業(yè)欠社會保險費的問題另行向社保管理部門主張權利。
關于田某加班費的問題。按照福某某鞋業(yè)的組織架構表,品管部經理直接對總經理負責,其應當系企業(yè)高管。因打卡制系針對標準工時工作制而設定,而公司未對品管部經理實行打卡考勤制度,說明公司對其實行的是不定時工作制,其可根據完成工作的需要,自行調整和安排工作時間及休息時間,雖然福某某鞋業(yè)未向勞動行政部門就該崗位申報不定時工作制,但實質上該崗位執(zhí)行的是不定時工作制?!豆べY支付暫行規(guī)定》第十三條規(guī)定:“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的勞動者不執(zhí)行加班工資”,據此,雖然田某在福某某鞋業(yè)工作期間,存在周六上午上班的情形,但其工作性質不適用加班工資的規(guī)定,原審法院對其主張加班工資的請求不予支持。
關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問題。用人單位是否依法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關鍵在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是否達到勞動合同法中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如不符合解除條件,即使引用條款正確,也是違法解除;如符合條件,雖然存在引用條款錯誤的瑕疵,但適用規(guī)定錯誤并不影響解除勞動合同行為的合法性。從本案來看,田某作為品質管理部的經理,負責產品質量系其首要的職責所在,而在其任職的2012年1月至7月間,產品翻箱率大大超過了公司規(guī)定的標準,致使大量產品返回生產流程,造成公司高額的經濟損失,其造成公司損失的行為與雙方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的情形相符,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三)項規(guī)定相符,故本案福某某鞋業(yè)解除與田某勞動合同的情形已達到勞動合同法中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福某某鞋業(yè)有權利解除與田某的勞動合同。至于福某某鞋業(yè)在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中引用的“嚴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的規(guī)定系程序上的瑕疵,不影響解除行為實質上的合法性。另福某某鞋業(yè)在訴訟時補充了其工會對本案解除勞動合同的意見,故原審法院確認福某某鞋業(yè)解除與田某勞動合同合法,福某某鞋業(yè)不應向田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原審法院對田某該項主張不予支持。
關于失業(yè)保險補償金。福某某鞋業(yè)未為田某繳納失業(yè)保險費,且田某屬《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項規(guī)定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yè)的情形,雙方在解除勞動合同時,田某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福某某鞋業(yè)應當按《湖北省失業(yè)保險實施辦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35號)第二十四的規(guī)定,向田某發(fā)放失業(yè)保險金4410(630元/月×7個月)元。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七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三)》第十二條,《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四條,參照《湖北省失業(yè)保險實施辦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35條)第二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湖北福某某鞋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支付田某失業(yè)保險補償金4410元;二、駁回田某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予以免收。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一致。另補充查明,2013年5月30日,荊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2013021號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對福某某鞋業(yè)申報的品管經理等47名勞動者實行不定時工作制,1440名操作崗位勞動者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予以了許可。
本院認為,按照雙方認可的員工手冊上的規(guī)定,副經理級以下人員上班都必須刷卡作為考勤記錄,而田某系品管部經理,直接對總經理負責,無須刷卡,福某某鞋業(yè)也未對田某實行打卡考勤制度,田某可以自行調整安排工作時間及休息時間。田某的月工資為12000元,是荊門市2011年度企業(yè)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150元的近六倍,田某應為企業(yè)高管人員。田某在職時,福某某鞋業(yè)雖未對其崗位辦理不定時工作制審批手續(xù),但事后申報了包括品管部經理這一崗位在內的不定時工作制審批手續(xù),并已獲得行政許可,可見,品管部經理這一崗位的工作性質符合不定時工作制特點,田某要求依據標準工時制計算其加班工資明顯不合理,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福某某鞋業(yè)解除田某的勞動合同是否違法,福某某鞋業(yè)作出的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上載明的原因是“嚴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但福某某鞋業(yè)員工手冊上對違反公司規(guī)章及品質無改善情形的處罰均為警告,其開除事由里并無“嚴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這一情形。原審法院以田某任職期間,產品翻箱率超過公司規(guī)定的標準,致使大量產品返回生產流程,造成公司高額經濟損失,其行為與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情形相符,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三)項規(guī)定相符,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引用“嚴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的規(guī)定系程序瑕疵,不影響解除行為實質上的合法性,認定福某某鞋業(yè)解除勞動合同合法。本院認為,田某任職期間,產品翻箱率雖然超過了公司規(guī)定的標準,但產品的翻箱率低于4%,僅在員工手冊上列為公司的質量目標之一,福某某鞋業(yè)與田某之間并未對產品翻箱率有明確約定。福某某鞋業(yè)與田某簽訂的勞動合同中以及品管部經理崗位職責中既未對翻箱率提出明確的要求,又未約定翻箱率過高即是品管部經理的責任,福某某鞋業(yè)將翻箱率過高完全歸責于田某,缺乏事實依據,故福某某鞋業(yè)解除與田某的勞動合同違法?!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qū)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shù)臉藴拾绰毠ぴ缕骄べY三倍的數(shù)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shù)哪晗拮罡卟怀^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碧锬畴x職前的月平均工資為12000元,超過荊門市2011年度企業(yè)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150元的三倍,其應獲得的經濟賠償金為2150元×3×3.5個月×2=45150元。田某在上訴狀中僅要求福某某鞋業(yè)支付經濟賠償金25800元,但在二審庭審中陳述的經濟賠償金的計算方式是按荊門市社平工資的三倍和田某的工作年限計算雙倍經濟補償金。在庭審結束后,田某提交了筆誤更正申請,提出因其疏忽,將45150元錯寫成25800元,請求將上訴請求的第二項變更為:福某某鞋業(yè)向田某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45150元。本院認為,田某在申請勞動仲裁時,要求福某某鞋業(yè)支付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為51600元,仲裁裁決金額為45150元,原審認定福某某鞋業(yè)解除勞動合同合法,未支持田某該項訴訟請求,田某在二審庭審中,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標準的計算方式為按荊門市社平工資的三倍和田某的工作年限計算雙倍經濟補償金,即2150元×3×3.5個月×2=45150元,可見田某在勞動仲裁及訴訟中的一、二審階段提出的主張均是要求福某某鞋業(yè)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其計算方式也未發(fā)生變化,將45150元錯寫成25800元確因筆誤所致,田某現(xiàn)提出更正申請,本院予以準許。
關于社會保險費的繳納問題。繳納社會保險的爭議應由社保管理部門解決,原審闡述的理由充分,本院在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原判認定事實部分不清,適用法律有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一、維持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掇刀民二初字第00043號民事判決第一項,即“福某某鞋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支付田某失業(yè)保險補償金4410元”;
二、撤銷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qū)人民法院(2013)鄂掇刀民二初字第00043號民事判決第二項,即“駁回田某其他訴訟請求”;
三、福某某鞋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支付田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賠償金45150元;
四、駁回田某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第一、三項,福某某鞋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30日內履行完畢,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福某某鞋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負擔5元,田某負擔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蘇 華 審 判 員 李 偉 代理審判員 李 丹
書記員:龍金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