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田代子,男,生于1963年3月8日,土家族,湖北省建始縣人,農民,住建始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段行政,湖北信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田某某,男,生于1953年10月9日,土家族,湖北省建始縣人,住建始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田代雄,男,生于1973年5月29日,土家族,湖北省建始縣人,住建始縣,系田某某之子。
上訴人田代子為與被上訴人田某某排除妨害糾紛一案,不服建始縣人民法院(2016)鄂2822民初193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5月1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田代子上訴請求:撤銷建始縣人民法院(2016)鄂2822民初第1937號民事判決書。
事實與理由:一、一審無視客觀歷史事實,認定原告已經取得訴爭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歷史事實恰好相反,這塊訴爭地是原告“坦里”與上訴人接界處的一塊空地(即沒有確定給農戶的林地),習慣性成為上訴人的飼草地,鄉(xiāng)里鄉(xiāng)鄰都可以證明。曾任本村11年村會計的田世友證明說:“1981年責任制,土地劃分指定給田世勝(上訴人之父)的飼草地?!痹v本村干部田世鳳證明說:“81年責任田到戶,土地劃分給田世勝(上訴人之父)的飼草地”。村民田世林、周先銀證明“這塊田都屬田代子在管理”。村民代表王永定證明“此地為田代子的飼草地自留地田界”,在原告“坦里”責任田旁與被告相鄰處,判決書不顧歷史事實硬要將此地塞在原告承包地“坦里”之內。
二、判決書自相矛盾、指鹿為馬。建始縣人民法院(2016)鄂2822民初第1937號民事判決書就訴爭之地也有蓋定:“上世紀80年代初,被告(上訴人)就在上述地塊中緊鄰西面的車路邊(“坦里”之界西車路邊)種植了部分當季農作物,并砍伐了其中的一些竹子,之后,被告又將部分泥土傾倒到該處,繼續(xù)用于種植農作物至今?!边@說明,上訴人實施的行為是在原告所說的“坦里”之外,可是判決書另一處卻說是“在原告坦里的土地中種植農作物,侵害了原告的物權”。如此自相矛盾、指鹿為馬,實難讓人心服。
三、判決書作了不負責的認定。建始縣人民法院(20160鄂2822民初第1937號民事判決書明知其爭議的田塊是原告“坦里”四界(其四界為東臨石砍、西至車路邊,南北均到林地)之外的“林地”,卻將爭議“林地”劃到“坦里”之內,作了不負責的認定,認定上訴人具有侵權行為,沒有解決鄰里紛爭,還制造了新的矛盾。
綜上所述,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判決有誤,特向法院上訴,請求準予如上所請。
被上訴人田某某未書面答辯。
原審原告田某某一審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清除堆積在原告田中的積土與其他妨礙物,停止對原告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侵害;2、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原審法院查明:2005年9月14日,建始縣人民政府給原告頒發(fā)了建府農地承包權(2005)第5658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原告取得了位于本縣××村××組地塊名稱為“坦里”(東:石坎,西:車路邊,南:走路,北:石坎)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上世紀80年代初,被告就在上述地塊中緊鄰西面的車路邊種植了部分當季農作物,并砍伐了其中的一些竹子。之后,被告又將部分泥土傾倒到該處,繼續(xù)用于種植農作物至今。
訴訟中,一審依職權向建始縣檔案局、建始縣龍坪鄉(xiāng)財政所調取原、被告1984年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均未能查找到相關檔案信息。但在建始縣龍坪鄉(xiāng)財政所調取到了原、被告1998年《農村土地經營二輪承包合同書》和2005年《恩施州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確權、確地分戶花名冊》,地名為“坦里”的土地登記在原告田某某的名下,被告田代子的承包合同書中未載有“坦里”地塊的任何信息。訴訟中,一審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了協(xié)商,但未能達成協(xié)議。
上述事實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照片》、建始縣龍坪鄉(xiāng)申酉坪村調解委員會出具的《情況說明》、《農村土地經營二輪承包合同書》、《恩施州依法完善農村土地二輪延包確權、確地分戶花名冊》、《現(xiàn)場示意圖》以及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在卷予以證實。
一審法院認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是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國家依法確認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憑證。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了公民、集體的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原告提交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證明訴爭地名為“坦里”的土地登記在原告田某某的名下,原告已經取得了該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本案中,被告在原告承包“坦里”的土地中種植農作物,侵害的了原告的物權,原告田某某有權請求被告排除妨害,停止侵害。對于原告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被告關于訴爭土地是其自留地的抗辯理由,未提交有效證據予以證實,本案屬于侵權糾紛引發(fā)的訴訟,根據雙方提交及本院調取的證據,原告對訴爭的土地依法享有完整的物權,如果被告對原告享有的物權有異議,應當通過合法途徑予以解決,不屬于本案的處理范圍。且被告在本院已明確告知其行使權利的途徑后,未行使相關權利,故對被告的抗辯理由不予采納。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第一百二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田代子停止侵害原告田某某位于建始縣××村××組“坦里”地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二、被告田代子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將種植于“坦里”地塊中的農作物清除。本案受理費80.00元,由被告田代子負擔。
二審期間,上訴人田代子向本院提交對田代倫、田世鳳、田世友、王永定、田世林的調查筆錄復印件各一份,擬證實涉案土地從上世紀80年代由村里和組里劃給田代子;涉案土地不在田某某“坦里”的承包地內,經審查,該證據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關于新證據的規(guī)定,不屬于二審期間的新證據,不予采信。被上訴人田某某未提交新證據。
經審理查明,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地在田某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坦里”土地四至界限范圍之內,《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是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依據,本案爭議土地應由田某某享有承包經營權,田代子不得非法侵害,否則應承擔相應責任。現(xiàn)田代子的行為侵害了田某某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一審要求田代子承擔排除妨害的法律責任是正確的。綜上,一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田代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0元,由上訴人田代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開平 審判員 段 斌 審判員 覃恩洲
書記員:譚學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