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甄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委托代理人王會,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行唐縣習村村人,系原告之妻。
被告甄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委托代理人李彥花,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行唐縣西街村人,系被告之妻。
委托代理人王樹平,河北崢嶸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甄某某與被告甄某某為排除妨害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2月16日作出(2015)行民一初字第01384號民事裁定書,原告甄某某不服,向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中院以(2016)冀01民終460號民事裁定書發(fā)回指令審理。本院受理后,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10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甄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會,被告甄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彥花、王樹平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系同族兄弟,原告的爺爺甄洛充與被告的爺爺甄洛允原在一個宅院共同生活,該宅院位于行唐縣中醫(yī)院南邊,南北胡同以西。當時共有北房五間(包括中間一個門洞),其中東側兩間半屬甄洛充所有。原告主張自方于1980年房屋倒塌后搬出,到他處生活,被告不予認可,原告未提交相關證據(jù);被告主張甄洛充早就搬出該宅院到他處生活,被告提交了南關社區(qū)居委會的證明,主張爭議房屋于1955年4月8日前已倒塌。甄洛充搬出后,原告家的直系親屬均未在此居住過,甄洛充與上世紀50年代去世。被告主張自己的爺爺已從甄洛充處購買了該兩間半房屋,原告不予認可,被告未提交相關證據(jù)。現(xiàn)爭議的房屋已滅失,被告在地基上面堆放了部分雜物。南關社區(qū)居委會證明舊宅基地沒有收回過,仍然歸各戶使用。原、被告均主張在我縣進行宅基地確權時交納了測量費,但經(jīng)根據(jù)原、被告雙方提供的線索調查,爭議宅基未進行確權登記。經(jīng)現(xiàn)場勘驗,原、被告雙方均認可:爭議房屋的地基,以北鄰東墻南邊以南8公分為基準點,基準點以西長7米,以南長5.5米。
本院認為,當事人有責任就自己主張的事實提交充足證據(jù)。爭議宅基原屬原告的爺爺甄洛充所有,以上事實原、被告陳述一致,本院予以認定。爭議房屋的原所有人甄洛充已去世,爭議房屋早已倒塌,其直系親屬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內未在此居住或管理地基,期間我國土地政策多次發(fā)生改變,甄洛充的土地房產所有證及南關社區(qū)居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僅可作為政府有關部門審批宅基的部分依據(jù),原告主張爭議宅基歸己所有的證據(jù)不足;被告雖主張該宅基已由自己的爺爺甄洛允從甄洛充處購買,原告不予認可,被告也未提交相關證據(jù)。原、被告為土地使用權發(fā)生爭議,而爭議宅基尚未辦理確權登記,應先有相關部門解決土地使用權爭議。爭議宅基原屬原告的爺爺甄洛充所有,且南關社區(qū)居委會證明舊宅基地沒有收回過,仍然歸各戶使用,原告作為甄洛充的家庭成員,有權在解決爭議前要求保持原狀,被告在爭議宅基上堆放雜物的行為不妥,應予以清除。經(jīng)審判委員會研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甄某某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將自己堆放在爭議宅基上的雜物自行清除。
案件受理費40元,由原告甄某某負擔20元,被告甄某某負擔2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自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楊山林 人民陪審員 顧素玲 人民陪審員 段彥茹
書記員:魏亞坤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