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執(zhí)行案外人):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佳木斯銷售分公司同江經營部職員,住同江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曉玲,黑龍江鴻君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申請執(zhí)行人):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幼師,住同江市。第三人(被執(zhí)行人):劉新艷,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樺南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退休職員,住同江市。
王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確認對位于同江市育富巷房屋(同房權證同江市字第××號)享有所有權,并停止對其執(zhí)行;2.王某某承擔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謝家斌、劉新艷系夫妻,原有位于同江市育富巷62號房屋(同房權證同江市字第××號)。1992年,謝家斌、劉新艷將此房屋出賣給謝家聚、劉豐秋(王某岳父母)。在此房屋占地范圍內,有32平方米建筑(用地許可登記為劉新艷)一并轉讓給謝家聚、劉豐秋。謝家聚、劉豐秋一直居住至2012年搬至樓房。在此期間經謝家聚、劉豐秋同意,王某于2009年在主房周圍建了合計127平方米的房屋,大包給施工隊建的。謝家聚、劉豐秋后將主房贈與其子謝振國,謝家斌協(xié)助謝振國辦理了過戶手續(xù)。王某所建房屋在辦理產權證時,因原建房審批手續(xù)登記為劉新艷,且面積只有32平方米,只能以劉新艷名義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其余房屋無當年審批手續(xù)無法辦理產權證。產權證的一切申請、審批手續(xù)都是王某親自辦理的,劉新艷協(xié)助登記在其名下(同房權證同江市字第××號)。為證實房屋系王某所有,2015年6月26日,王某與劉新艷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劉新艷出具了收據,因此王某享有該房屋所有權。后王某某申請法院查封,并以劉新艷欠款為由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王某提出執(zhí)行異議,法院裁定駁回。王某依據民訴法規(guī)定,提起執(zhí)行異議之訴。王某某辯稱,1.劉新艷的房產實際情況與王某所述不符,經實地踏察,該房屋已閑置多年,雜草叢生,屋內破爛不堪,并不是王某所說的已經實際占有、實際使用。2.王某提供的房屋買賣合同與收據不符,存在惡意串通嫌疑。買賣合同時間為2015年6月26日,收據時間為2016年6月26日,明顯造假,企圖對抗法院強制執(zhí)行。3.沒有辦理過戶手續(xù)不符合實際情況,眾所周知劉新艷經營小額貸款公司已經出現危機,其房產、車輛、存款都有可能被起訴她的人申請查封、凍結。王某購買其房產不可能不及時辦理過戶手續(xù),而且辦理過戶手續(xù)費用不是很大。4.王某購買此處房產沒有實際意義,其并缺少居住的房屋。綜上,請求法院駁回王某的訴訟請求。劉新艷述稱,王某起訴時我就告訴王某某房產不是我的,已經賣了。王某告訴我房屋置換的時候,我才知道房屋查封了。房屋確實是我的名,但是32平方以外新增加的面積我都不知道。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材料,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材料,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材料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王某提供的證據材料一(趙國棟出庭證言)、證據材料二(楊平海出庭證言)、證據材料三(冷曉軍出庭證言)、證據材料四(謝振國出庭證言)、證據材料五(2015001025號、2015000308號房屋登記檔案)、證據材料六(房屋買賣合同)、證據材料七(照片)不能否定劉新艷對本案爭議房屋的所有權,不予采信。王某某提交的證據材料一(房權證復印件)、證據材料二(收據復印件)、證據材料三(照片復印件5張)在認定劉新艷對爭議房屋享有所有權的事實上,客觀真實、合法關聯(lián),具備證據資格,具有證明力;證據材料四(錄像)不符合證人證言的法定要求,不具備證據資格。2015年6月1日,同江市房地產管理局將位于同江市育富巷的32平方米房屋所有權人登記為劉新艷(同房權證同江市字第××號);產權性質原始取得,建成年份1989年,使用性質非成套住宅。2016年11月22日,本院作出(2016)黑0881財保171號裁定,查封了劉新艷位于同江市育富巷房屋(同房權證同江市字第××號)。2017年5月4日,案外人王某提出異議。2017年5月16日,本院作出(2017)黑0881執(zhí)異32號執(zhí)行裁定,駁回了王某的異議。王某不服,提起執(zhí)行異議之訴。
原告王某與被告王某某、第三人劉新艷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一案,本院于2017年6月1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曉玲、被告王某某、第三人劉新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未經登記,不生效力。王某未經登記,又不屬于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情形,不享有爭議房屋的所有權,也不具有物權期待權;因此,不享有足以排除強制執(zhí)行的權益。綜上所述,王某的訴訟請求不應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三款、第二百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一十二條第二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王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25元,由王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