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司機,現(xiàn)住唐山市。
被告:王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農(nóng)民,現(xiàn)住秦皇島市盧某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翠芝,河北楊建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地址秦皇島市盧某縣盧某鎮(zhèn)永平大街。
負責人:張立輝,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佟蕊,河北正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莉,河北正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王某、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李冰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6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被告王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翠芝,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委托代理人李莉到庭參加訴訟。于2017年12月18日再次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被告王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翠芝,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佟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賠償停運損失25000元、公估鑒定服務費2000元,共計27000元。(最終損失數(shù)額以公估報告書確定的數(shù)額為準)2、由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5年1月2日8時許,在古冶區(qū)卑家店立交橋下,原告的司機劉建軍駕駛×××車,與被告王某雇傭的司機許海嶺駕駛的×××/×××重型貨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許海嶺負事故全部責任。被告王某作為×××/×××重型貨車的車輛所有權人,為該車輛在被告中國太平洋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險。原告從唐山交通運輸集團古冶運輸有限公司金元汽車出租分公司處承租了×××車,從事旅客運輸經(jīng)營,此次事故發(fā)生后,×××車停運天數(shù)共計83天,其中:2015年1月2日至2015年1月7日,停放在宏赫停車場;2015年1月8日至2015年3月25日,在唐山市古冶區(qū)樺業(yè)汽車大修廠進行了修理。唐山市古冶區(qū)人民法院作出的(2015)古民初字第525號生效民事判決書認定,原告作為×××車輛的承租人,在停運損失確定后,可另行提起訴訟。原告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三)項"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下列財產(chǎn)損失,當事人請求侵權人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三)依法從事貨物運輸、旅客運輸?shù)冉?jīng)營性活動的車輛,因無法從事相應經(jīng)營活動所產(chǎn)生的合理停運損失;"之規(guī)定,×××車發(fā)生的停運損失應當獲得支持,同時,公估鑒定服務費是為確定損失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也應當獲得支持。因此,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誠請貴院判如所請。
被告王某辯稱:圣源祥保險公估公司出具的公估報告數(shù)額過高,不認可。在(2016)冀0204民初374號民事判決書中已確認王某為事故車輛×××/×××在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主車三者險的限額為50萬元,掛車三者險的限額為10萬,且均為不計免賠。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nèi),所以原告的損失應由被告保險公司承擔。
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辯稱:我公司對本次事故無異議,但事故時間應為2015年1月1日22時許。被告王某所說車輛保險信息屬實。在(2015)古民初字第525號民事判決中我公司所承保的強制險財產(chǎn)損失2000元已賠付給該案的原告唐山交通運輸集團古冶運輸公司金元汽車出租分公司,賠付的是本案中原告承租的出租車的車損。停運損失以及公估費不屬于保險理賠范圍。圣源祥保險公估公司出估的公估報告我公司不予認可。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原告提交圣源祥保險公估有限公司作出的車輛損失公估報告和公估費發(fā)票,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和被告王某均不予認可,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申請鑒定人出庭作證;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鑒定人陳述的鑒定程序中存在一人調(diào)查、未到修理廠實際核實情況等情形,故本院對該公估報告不予采信,對公估費發(fā)票亦不予確認;2、原告提交河北盛衡保險公估有限公司作出的公估報告和公估費發(fā)票,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認為該報告缺乏客觀真實性,但其并未提交相應證據(jù)予以證實,且因該鑒定系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本案中二次搖號委托鑒定單位所作,程序合法、結(jié)論客觀,故本院予以采信;3、原告提交出租車承租費發(fā)票一張,用以證明停運期間向出租人唐山交通運輸集團古冶運輸有限公司金元汽車出租分公司交納承租費10200元,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認為該發(fā)票系一年后補繳,恰能證明根據(jù)市場情況出租車每日平均可變成本中應該包括租賃費用而鑒定報告中沒有將租賃費用予以扣除;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河北盛衡保險公估有限公司作出的鑒定結(jié)論及出具的情況說明中明確每日停運損失金額已包含每日平均純收入及每日平均不變成本,而承租費用系每日平均不變成本,故不再重復計算該損失,本院對原告該承租費損失不予確認;4、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提交×××/×××重型貨車投保單及投保提示單,證明保險公司對王某就免責條款已進行了解釋說明,被告王某申請對投保單及投保提示單上王某簽字進行鑒定;經(jīng)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委托唐山物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上述投保單及投保提示上"王某"非王某所寫。本院經(jīng)審查對該鑒定意見予以采信。
本院根據(jù)上述認證查明:2015年1月2日8時許,許海嶺駕駛被告王某所有的車牌號為×××/×××重型貨車行駛至卑家店立交橋下時,與原告王某某雇傭的司機劉建軍駕駛的車牌號為×××出租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雙方車輛受損。許海嶺負事故全部責任。
另查明,原告王某某于2013年9月24日與唐山交通運輸集團古冶運輸有限公司金元汽車出租分公司簽訂了承租合同書,由王某某承租該出租公司的×××號出租車,租賃期間自2013年9月28日起至法定車輛報廢日止。其中,2014年9月28日起至2015年9月27日期間的月承租金為3400元。許海嶺系被告王某雇傭的司機,事故發(fā)生時系從事雇傭行為。被告王某為事故車輛×××/×××在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主車投保了交強險和限額為50萬元的商業(yè)三者險,不計免賠,掛車商業(yè)三者險的限額為10萬元,不計免賠,保險期限自2014年12月9日零時起至2015年12月8日二十四時止。此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nèi)。
2015年4月22日,王某某和唐山交通運輸集團古冶運輸有限公司金元汽車出租分公司作為共同原告,以許海嶺、王某、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向我院提起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的訴訟,我院于2016年1月12日作出了(2015)古民初字第525號民事判決書,對事故造成原告損失中的車損、拖車費、公估費、交通費等作出了裁決,但對于原告為證明車輛維修期間停運損失而提交的公估報告,以"報告中未提供足夠的每日平均純收入和每日不變固定支出的依據(jù),故本院認為公估報告中所體現(xiàn)的日營運損失471.3元理據(jù)不足"為由,未予采信,并以"因依原告王某某申請所作出的停運損失鑒定報告,無法證明事故車輛的實際合理修理時間及日停運損失,故此對原告王某某要求賠償停運損失及鑒定費的請求不予支持,原告王某某可確定實際合理損失后另行起訴解決"為由,對王某某的該項訴訟請求予以駁回。
2016年2月29日,原告王某某以許海嶺、王某、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向我院提起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的訴訟,我院于2016年5月6日作出了(2016)冀0204民初374號民事判決,判決駁回原告王某某的訴訟請求。判后,原告王某某不服該判決進行上訴,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16)冀02民終4983號民事裁定書發(fā)回我院重審。我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在審理過程中,原告王某某于2016年12月27日提出撤訴申請,我院予以準許。
2017年1月13日,原告王某某以王某、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作為共同被告再次向我院提起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的訴訟。2017年3月6日,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對合理修車時間及停運損失進行鑒定。經(jīng)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技術室委托河北圣源祥保險公估公司進行鑒定。因該鑒定在程序上存在問題,原告王某某再次申請鑒定。經(jīng)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技術室二次搖號委托河北盛衡保險公估公司進行鑒定,鑒定意見為:×××號車輛合理修車時間為58天,每日停運損失金額人民幣叁佰貳拾元整RMB320元。2017年7月14日,被告王某申請對×××/×××重型貨車投保單及投保單提示單上"王某"是否為王某本人所寫。經(jīng)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技術室委托唐山物證司法鑒定中心鑒定,鑒定意見為:送檢的《神行車保系列產(chǎn)品保險單(副本)》尾頁及《投保提示》尾頁上"王某"簽名字跡不是王某所寫。
本院認為:公民的財產(chǎn)安全受法律保護。由于過錯侵害他人財產(chǎn)安全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告王某為其所有的車輛×××/×××在被告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依照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yè)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jù)保險合同及責任比例予以賠償;仍有不足的,由侵權人按責任比例予以賠償。本案中,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就×××出租車的財產(chǎn)損失在交強險限額內(nèi)賠償2000元,故原告訴請停運損失應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nèi)予以賠付。原告提供公估意見證明其停運損失為18560元(合理修車時間58天×停運損失320元/天),因該鑒定系經(jīng)過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委托公估機構所作,鑒定程序合法,鑒定結(jié)論客觀、公正,故本院予以采信。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關于投保單及投保提示單上雖非王某本人簽字,但王某本人委托代理人進行投保并由其自己繳納保費的行為視為對代簽字行為的追認,說明保險人對免責條款已盡到提示告知義務的質(zhì)證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三條中"投保人已經(jīng)交納保險費的,視為其對代簽字或者蓋章行為的追認"的規(guī)定,投保人交納保費僅表明投保人愿意訂立該保險合同,是對代簽保險合同行為的追認,保險合同對其生效,但不能因此認為投保人認可保險人已經(jīng)向其履行了保險免責條款的明確說明義務。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并未提交證據(jù)證實已對免責條款的內(nèi)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解釋說明,故按照我國《保險法》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免責條款不產(chǎn)生效力,本院對被告太平洋保險盧某支公司的該質(zhì)證意見不予采信。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內(nèi)賠償原告王某某18560元和公估費3000元,合計21560元;
二、被告王某不承擔賠償責任;
三、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75元,減半收取計238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48元,被告王某負擔190元;筆跡鑒定費3000元,由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盧某支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冰
書記員: 王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