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年,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被告:嘉某(上海)包裝制品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彬初,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錢明輝,上海藍白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年訴被告嘉某(上海)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11月2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年、被告嘉某(上海)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錢明輝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年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4月25日至2018年5月15日期間工資2,200元;2、被告支付原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56,400元;3、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2月1日至2018年3月13日期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8,000元。事實與理由:原告于2012年8月30日進入被告處工作,雙方簽有書面勞動合同,末份勞動合同期限自2018年3月14日至2021年1月31日。2018年2月1日至2018年3月13日期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后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F(xiàn)原告對勞動仲裁的裁決不服,故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嘉某(上海)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辯稱,關于工資,原告在2018年4月25日前的工資已經足額支付。2018年4月25日后,因原告未提供勞動,存在群體性停工、曠工的情形,故依法無須支付工資。關于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被告基于原告存在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和勞動紀律的行為,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系合法解除,無須支付賠償金。關于二倍工資差額,認可仲裁裁決結果。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于2012年8月30日進入被告處工作。原、被告簽有勞動合同,末份勞動合同系2018年3月14日簽訂的自2018年2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的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原告從事普工崗位工作,基本工資為2,300元/月。該合同另對加班工資基數(shù)進行約定,并約定:被告的計件工資制度已經將原告的加班費用計算在計件單價內。
2018年4月26日,被告員工劉言雷向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新橋派出所報警,該派出所出具接報回執(zhí)單,其中載明:接報后我所民警迅速趕到現(xiàn)場,經了解系嘉某(上海)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現(xiàn)因效益不好,該公司與裕同科技印刷有限公司進行合并重組,其中裕同科技印刷有限公司占90%股份,嘉某(上海)包裝制品有限公司占10%股份。上述員工知曉此事后擔心相關權益被侵犯,故堵門維權。經新橋鎮(zhèn)職能部門介入,已告知該批員工通過合理合法途徑維權。
2018年4月27日,被告發(fā)出公告,承諾:1、所有員工在被告處的工齡予以承認;2、被告經營管理權為盧佳莉;3、被告沒有任何裁員計劃;4、被告所有員工合法權益不受任何損害。
2018年4月28日,被告發(fā)出公告,載明:公司今天有60名員工開工,為了鼓勵員工,公司已給每位開工員工發(fā)放一百元現(xiàn)金作為鼓勵,非常感謝開工的員工,更希望其他員工盡快開工。
2018年5月11日,被告發(fā)出公告,對原告等人暫從輕處以記過處理,并告知原告等人,至2018年5月14日上午若仍不復工,公司有權依法作出開除決定、解除與其的勞動合同。
2018年5月15日,被告出具開除公告,以原告等人至5月15日仍拒絕復工、繼續(xù)無理由不提供任何勞動,累計曠工14天,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及勞動者的基本勞動紀律為由,決定自2018年5月16日起解除和原告的勞動合同。
被告的工會委員會于2018年5月18日針對被告的通知簽收送達回執(zhí),并在回執(zhí)中注明同意解除、退回。該通知載明以原告等人自2018年4月25日無理由停工并在公司作出處分決定后仍拒絕復工、不提供任何勞動,已經構成嚴重違紀為由,決定解除勞動合同。
被告《員工手冊》第十一條規(guī)定,凡有下列行為之一予以開除或辭退:……4、月累計曠工6天(含)或年累計曠工10天(含)……8、在公司內打架斗毆、聚眾鬧事、散布謠言、以暴力威脅恐嚇領導、同事,擾亂正常生產經營秩序……14、煽動罷工、怠工……。
另查明,2018年4月20日,被告申報股權變更備案,由深圳市裕同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90%的股權。
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室于2018年5月4日發(fā)函,同意區(qū)工業(yè)用地管理協(xié)調工作組聯(lián)合評審意見。
又查明,2018年5月29日,原告向上海市松江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1、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4月25日至2018年5月15日期間工資2,200元;2、被告支付原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56,400元;3、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2月1日至2018年3月13日期間未簽訂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8,000元。2018年7月26日,該仲裁委員會出具松勞人仲(2018)辦字第1520號裁決書,裁決:1、被告支付原告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3日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951.72元;2、原告的其余請求,不予支持。裁決后,原告不服,遂訴至本院。
審理中,原告確認看到復工公告,但認為被告未給復工條件。原告另明確其所稱的未給復工條件是指在公司股權變更、新股東的人員稱要辭退45歲以上員工的情況下,沒有開員工大會、沒有給員工一個說法。原、被告另確認前一份勞動合同簽至2018年1月31日、末份勞動合同于2018年3月14日簽訂。
以上事實,有滬松府辦便函[2018]103號函件、外商投資企業(yè)變更備案回執(zhí)、勞動合同書、公告、通知、送達回執(zhí)、開除公告、員工手冊、仲裁裁決書、當事人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因用人單位作出的解除勞動合同決定而發(fā)生的勞動爭議,應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本案中,被告主張原告未提供勞動,嚴重違反規(guī)章制度和勞動紀律,故解除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對此,被告提供了視頻、視頻截圖等證據(jù),可以反映在工作時間內原告有不在工作崗位,也未正常提供勞動的情形。原告也認可其存在不在崗位的情況,而在被告發(fā)出公告鼓勵、要求復工后,原告也仍未恢復正常工作。至于原告所稱的調休,對此原告并未提供證據(jù)證實,本院難以采信。考慮到被告的股權發(fā)生變更,原告希望對于未來的工作情況有所了解并提出一定要求屬于正常范疇,也可以理解;但原告完全可以通過正常的途徑來主張權利?,F(xiàn)原告在主張權利時存在未正常提供勞動的情形,持續(xù)時間也較長,違反了其作為勞動者的基本義務,也影響了用人單位的正常經營管理,該行為本院難以認同。在被告發(fā)出公告要求原告復工并明確不復工的處理方式后,原告仍未恢復正常工作,結合之前未正常提供勞動的情形,原告的行為既違反了《員工手冊》的規(guī)定,也嚴重違反了勞動者的基本勞動紀律,有悖勞動者的職業(yè)道德。被告依此解除和原告之間的勞動合同,并無不當。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依據(jù)不足,本院難以支持。
關于2018年4月25日至2018年5月15日期間的工資,因原告在該期間未正常提供勞動,被告作為用人單位無須支付上述期間的勞動報酬,故對原告的該項訴訟請求,本院亦難以支持。
關于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本案中,原、被告均確認雙方簽訂的前一份勞動合同于2018年1月31日到期,且雙方于2018年3月14日才簽訂末份勞動合同。故被告應支付原告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3日期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1,564.31元。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一款、第四十八條、第八十二條、第八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嘉某(上海)包裝制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王某年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13日期間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1,564.31元;
二、駁回原告王某年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被告嘉某(上海)包裝制品有限公司未能按照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間履行金錢給付之債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王某年負擔(已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楊??名
書記員:伍怡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