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為。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彭承貴,湖北鵬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王家貴。
委托代理人(特別授權)李永松,湖北正典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王某為為與被上訴人王家貴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來鳳縣人民法院(2014)鄂來鳳民初字第0126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5年6月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王某為訴稱:原告原以學徒身份跟被告學修摩托車,自2003年2月被告在來鳳縣翔鳳鎮(zhèn)鳳翔大道公路段開設摩托車店,原告一直工作到2014年9月被辭退。此間,雙方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被告也未為原告繳納社會養(yǎng)老保險。2014年9月,被告未依法提前30日告知原告即將原告辭退,原告要求被告依法給予經濟補償,被告不予理睬,雙方發(fā)生爭議。2014年11月10日,原告依法申請仲裁,來鳳縣勞動人事仲裁委員會作出來勞仲不字(2014)18號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原告依法提起勞動爭議訴訟,訴請判令被告解除勞動關系違法,被告支付原告經濟補償金45000元,賠償金90000元,雙倍工資41250元,失業(yè)保險金15120元,并為原告補繳社會養(yǎng)老保險金105000元,醫(yī)療保險金47250元,生育保險金4200元,工傷保險5250元。
原審被告王家貴辯稱:原、被告之間無勞動關系,其訴請不成立,原告申請仲裁的被訴主體是來鳳五羊本田摩托車專賣店并非被告王家貴,現(xiàn)原告起訴被告王家貴,未經仲裁程序,本案不應受理,已經受理的應駁回其起訴。
原審法院查明:被告王家貴自2004年4月19日在來鳳城區(qū)從事摩托車及配件批零兼營業(yè)務,并在工商行政管理機構注冊辦理了營業(yè)執(zhí)照,后因業(yè)務發(fā)展需要,經營地遷至來鳳縣鳳翔大道北155號來鳳縣公路段一樓,門頭標識為五羊本田。原告王某為一直在該店從事銷售及售后服務業(yè)務,其勞動報酬實行底薪加提成,按月結算。王某為上班期間,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王家貴亦未依法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費。2011年9月14日,王家貴的營業(yè)執(zhí)照被注銷。此后,該店以王某為的名義注冊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其經營范圍不變,其工資待遇由原底薪加提成變更為年薪45000元,并參與年終利潤分成。此前,王某為的父母以王某為名義在該店投資40000元,在王某為經營期間,王家貴已將此款全額退還。2014年9月14日,王某為及其父親王家福因原投資利息問題與王家貴發(fā)生爭議,雙方經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王家貴于2014年9月19日支付王某為及王家福原投資利息40000元,王某為的母親出具收條,店內員工王中華、劉輝、陳建英、向澤兵以見證人身份在該收條上簽名,該收條載明:今收到王家貴付的利息肆萬元正(¥40000)從今以后王家貴與王家福、王某為父子在經濟上、生意上、店面上無任何關系和糾紛。同月25日,王某為在工商行政管理機構辦理注銷登記,企業(yè)注銷信息債權債務清算情況欄載明:已完結。王某為退出經營并離開該店。王家貴獨自繼續(xù)經營該店,并在工商行政管理機構注冊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2014年11月7日,王某為以來鳳五羊本田摩托車專賣店為被申請人提出仲裁申請,來鳳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4年12月5日作出來勞仲不字(2014)18號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王某為在法定期間以王家貴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經營的店鋪名稱為五羊本田,其標識清晰可辯,但在注冊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時并未冠以該名稱或字號,而是以個人作為經營者的個體工商戶。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九條規(guī)定,勞動者與起字號的個體工商戶產生的勞動爭議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以營業(yè)執(zhí)照上登記的字號為當事人,但應同時注明該字號業(yè)主的自然情況。本案中,被告注冊辦理的營業(yè)執(zhí)照上并未登記字號或名稱,原告起訴時將被告由來鳳五羊本田摩托車專賣店變更為王家貴并無不當。原告經營前,與被告形成事實勞動關系,此間,被告未為原告繳納社會保險,原告對此從未提出異議,也未主張其權利,尤其是原告以自己名義經營后,其員工身份已變更為經營者,待遇明顯提高,與被告之間不再是勞動關系,原告退出經營前,雙方只為投資利息有爭議,并不涉及其他待遇。被告依協(xié)商意見履行支付利息義務,原告才到工商管理機構辦理注銷登記,其企業(yè)注銷信息債權債務清算欄記載已完結,與原告母親出具的收條記載的從今以后被告與原告及其父親在經濟上、生意上、店面上無任何糾紛一致,形成證據(jù)鏈,應視為原告自愿放棄其民事權利和訴訟權利。原告退出經營后又要求被告給予經濟補償,有違誠實信用原則。故原告的訴請沒有證據(jù)加以證明,法院不予支持。被告的部分辯解理由成立,法院予以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王某為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王某為負擔。
經審理查明:原審法院查明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根據(jù)勞動法的規(guī)定,個體工商戶與其勞動者之間就勞動權利與義務形成的法律關系為勞動關系,故在以王家貴為登記業(yè)主期間,雙方間的法律關系應認定為勞動關系。登記業(yè)主變更為王某為后,王某為的身份不僅僅是勞動者,亦為該摩托車店的經營人之一,故雙方的法律關系應認定為合伙經營關系。因經營事宜發(fā)生爭議后,王家貴與王某為之母達成“由王家貴支付利息40000元,此后與王家福、王某為父子在經濟上、生意上、店面上無任何關系和糾紛”的協(xié)議。結合王某為此后自愿在當?shù)毓ど叹肿N其工商登記的行為看,王某為對其母與王家貴達成的協(xié)議是知情并默認的。故應認定王某為與王家貴已就本案爭議問題進行了協(xié)商解決。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即具有法律效力,行為人非依法律規(guī)定或對方當事人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協(xié)議履行后,王某為又以相關勞動權益沒有得到保障為由提起仲裁和訴訟,違背了我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的誠實信用原則,依法不應支持。綜上所述,上訴人王某為的上訴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王某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汪清淮 審判員 鄭 玥 審判員 張成軍
書記員:劉繼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