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趙迎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付國濤,湖北龍?zhí)锫蓭熓聞账蓭煛?br/>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姚習洪,湖北瑞通天元(仙桃)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成某某。
上訴人趙迎某因與被上訴人王某、成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仙桃人民法院(2015)鄂仙桃民二初字第0162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6月2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趙迎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付國濤,被上訴人王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姚習洪,被上訴人成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趙迎某上訴請求:改判駁回王某的訴訟請求或發(fā)回重審。理由如下:一、王某在一審中提交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借款135000元給趙迎某的事實,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二、一審法院在庭審中并未當庭播放王某提交的錄音,而對該錄音予以采信屬審理程序違法;三、王某的訴訟請求超過了訴訟時效期間。
王某答辯稱,一、從王某提交的銀行流水明細可以看出涉案借款系趙迎某所借,且趙迎某和成某某對外以夫妻關系相稱,涉案借款也是用于他們共同生活的支出,故一審判決認定涉案借款系趙迎某與成某某的共同債務正確。二、王某在一審庭審中提交錄音的同時也提供了根據(jù)錄音整理的文字材料,且該錄音在二審中也可以當庭播放。因此,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成某某答辯稱,本案涉及的是趙迎某和王某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與成某某無關,其不應承擔責任。
王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要求成某某、趙迎某償還借款本金135000元并支付相應利息(自2014年1月1日起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支付至清償之日止)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王某與趙迎某系同事關系,2013年8月,趙迎某、成某某因工程建設需資金周轉(zhuǎn),向王某借款,王某于2013年8月20日通過中國銀行向趙迎某匯款5萬元,后趙迎某以上述理由向王某借款,王某于2013年11月1日通過中國銀行將48500元匯入趙迎某帳戶,另給現(xiàn)金1500元,2014月4月,王某前往福建向趙迎某、成某某催討上述借款,趙迎某、成某某未償還借款,趙迎某以工地急需發(fā)工資為由向王某借款35000元,王某向其朋友徐某借款后以現(xiàn)金方式借款30000元給趙迎某,5000元由徐某直接匯入趙迎某帳戶,上述借款共計135000元。后王某向趙迎某、成某某催討借款并要其出據(jù)借條,趙迎某未償還借款,也未出具借條。成某某于2014年9月8日、2015年11月29日分別兩次向王某出具“由趙迎某經(jīng)手向王某借款135000元”的借據(jù)兩張。王某于2015年12月16日向法院起訴,要求判如所請。
一審法院認為:王某與趙迎某、成某某之間的借款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規(guī)定。王某履行了合同約定的借款義務,成某某、趙迎某未按約定償還借款,應承擔本案的民事責任。王某要求成某某、趙迎某償還借款本金135000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因雙方未約定利息,也未約定還款期限,因此,王某要求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只能從起訴之日起按年利率6%支付利息。成某某辯稱其沒有向王某借款,借據(jù)是王某、徐某(本案證人)把借條寫好讓其抄寫,但沒有提供其受脅迫的證據(jù),對該抗辯理由不予采納。趙迎某辯稱其未向王某借款,王某通過銀行向其匯款98500元系王某償還借款的抗辯理由,因其沒有提交證據(jù)證明,不予采納。趙迎某辯稱,借款已過訴訟時效,因成某某于2014年9月8日,2015年11月29日分別向王某出具了借據(jù),該案尚在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對該抗辯理由,不予采納。綜上,判決:成某某、趙迎某返還王某借款本金135000元并支付利息(利息從2015年12月16日起按年利率6%支付至本判決指定履行之日止)。
本案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zhì)證。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二審中,趙迎某申請證人陳某出庭作證,以證明王某曾向趙迎某借過五萬元錢,王某給付趙迎某的款項系償還所欠趙迎某的借款,但本院認為證人陳某系趙迎某的好友,其出具的證言在本案中無其他證據(jù)佐證,不能單獨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jù);同時趙迎某還出具了其與案外人杜小明的錄音整理記錄一份,以證明王某與本案一審時的證人徐某存在利害關系,但該錄音整理記錄真實性存疑,且無其他證據(jù)佐證,本院不予采信。本案中,雙方所爭議的是王某借款135000元給趙迎某、成某某的事實是否屬實。本院認為,趙迎某所辯稱的王某通過銀行向其匯款98500元系王某償還借款的主張并無證據(jù)支持,且趙迎某在一、二審庭審中對于其借款給王某時,王某是否出具了借條的問題上的回答前后矛盾,本院對其上述陳述的真實性亦存有疑慮。而王某在一審中提交的銀行卡轉(zhuǎn)賬明細、成某某出具的兩份借據(jù)及證人郭某和徐某的出庭證言等證據(jù)夠相互印證,可以認定王某共計給付趙迎某135000元的事實,同時結合雙方無爭議的事實(王某與趙迎某系好友,而王某與成某某之前并不相識,雙方通過趙迎某認識;成某某與趙迎某在一起從事工程建設工作;成某某兩次為王某出具借據(jù),并在借據(jù)中載明借款135000元用于了工程建設),根據(jù)民事案件認定事實高度蓋然性原則,本院依法認定趙迎某、成某某因工程建設需要資金共同向王某借款共計135000元。對于一審認定的其他事實,本院亦予以認定。
本院認為,趙迎某在本案二審中主張一審法院在庭審時未當庭播放王某提交的錄音屬程序違法,但王某在一審舉證時已一并提交了錄音的書面整理記錄,且趙迎某就該書面整理記錄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時也并未要求當庭播放錄音,因此本院認為一審審理時已充分保障了趙迎某的質(zhì)證權利,雖未當庭播放錄音,但并不違反法定程序。至于趙迎某主張的王某的訴訟請求已過訴訟時效的問題,根據(jù)本案已認定的事實,王某于2014年4月向趙迎某、成某某主張過償還借款,該行為產(chǎn)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故王某的訴訟請求并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
綜上,趙迎某的上訴理由不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實體處理得當。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000元,由趙迎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蘇 哲 審 判 員 趙湘湘 代理審判員 王 青
書記員:曹志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