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偉民(系原告之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陳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吉,上海市海之純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與被告陳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偉民,被告陳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王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返還原告不當?shù)美嗣駧牛◣欧N下同)20,000元。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系前同事關系,案外人張瑩秋是原告原公司客戶。被告想進東航當乘務員,案外人張瑩秋稱可以幫忙,故被告通過原告向案外人轉(zhuǎn)賬20,000元,又直接向案外人支付20,000元。后被告未進東航欲向案外人追償,但其不敢直接找案外人,而要求原告支付20,000元,原、被告曾合意各自損失20,000元,當買一個教訓,故原告支付被告20,000元,且未在本案中主張。2014年12月,被告又要求原告支付20,000元,稱幫其渡過難關,并承諾和原告一起向案外人張瑩秋追討40,000元,追討到后將40,000元都給原告,原告因內(nèi)心愧疚,且認為這筆錢能要的回來的,故先給被告20,000元,事后再以被告名義一起向案外人追討。后被告未幫原告討回系爭款項,且表示不愿意和原告一起追討,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違反其原先的意思表示,且其取得系爭款項無法律依據(jù),故訴至本院,要求被告返還后一筆20,000元。
陳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與案外人的事實經(jīng)過基本同原告所述,且被告直接支付案外人后一筆20,000元時,原告在場。本案原告主張的后一筆20,000元是被告將其債權債務關系轉(zhuǎn)讓給原告,原告將錢款給被告,被告系根據(jù)原、被告之間的約定取得錢款,本案不存在不當?shù)美P系;且本案訴訟時效已過,如原告現(xiàn)向被告主張,被告已無法根據(jù)訴訟時效向案外人索要此款;另,被告與案外人之間存在多筆錢款糾紛,被告不清楚案外人是否已將全額錢款還給原告。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事實如下:2017年10月30日,原、被告共同出具《關于4萬元事實經(jīng)過》中載明,2014年,被告對原告講想進東航,原告對案外人張瑩秋講起時,其答應可以辦妥,但要求支付40,000元。被告確認此事后,先通過原告交給案外人張瑩秋20,000元,后當著原告的面又支付了另20,000元,都未留下收條。張瑩秋之前向原告借款若干萬元,有借條,后歸還結(jié)清,但未歸還被告40,000元。原告認為對此事有責任,將張瑩秋騙被告的四萬元,都給了被告,被告確認收到。現(xiàn)為向張瑩秋討回,記此為據(jù)。下附原、被告署名確認。
審理中,原告陳述曾兩次向被告支付20,000元,本案其主張的20,000元是后一次分兩筆轉(zhuǎn)賬支付的20,000元,并提供2份轉(zhuǎn)賬憑證,證明其于2014年12月20日、25日各向被告支付10,000元。庭審中,被告對轉(zhuǎn)賬憑證的真實性無異議,確認收到過該兩筆10,000元。審理中,原告對支付該筆20,000元的過程描述如下:“2014年12月,被告要求我轉(zhuǎn)賬20,000元,并承諾和我一起向案外人張瑩秋追討40,000元,追討完之后再把20,000元給我,我認為這筆錢是可以要的回來的。”“之后,被告又向我要20,000元,我內(nèi)心愧疚所以愿意先給被告20,000元,事后一起向案外人追償錢款?!?br/> 以上事實,有雙方當事人的當庭陳述,原告提供的《關于4萬元事實經(jīng)過》、轉(zhuǎn)賬憑證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本案中,根據(jù)原告自述及在案證據(jù),系爭款項是原告基于與被告及案外人之間的糾紛給付被告,原告并非錯誤給付,被告亦非不當?shù)美试嬉圆划數(shù)美鹪V被告,本院難以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王某的全部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00元(原告已預交),因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計人民幣150元,由原告王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仲佳寧
書記員:鄒招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