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窝视频Por|午夜精品视频偷拍|网站升级狼友美日韩蜜|国产成人av按摩|天天干天天爽AV|97fuli日韩|亚洲免费一区婷婷日韩亚洲综合一区|加勒比久久综合色|日韩av免费高清不卡一级|国产成人在线资源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王某某與荊門市金某農牧有限公司合伙協議糾紛一案一審民事判決書

2021-06-09 塵埃 評論0

原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王尊松,系王某某之父。
委托代理人周明,湖北興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荊門市金某農牧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羅光伍,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楊祖國,該公司法務主管。
委托代理人楊龍,該公司財務主管。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荊門市金某農牧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某公司)合伙協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8月12日受理后,向王某某送達了受理案件通知,告知審判庭組成人員通知、舉證通知、當事人權利義務告知、開庭傳票及廉政監(jiān)督卡,向金某公司送達了應訴通知、起訴狀副本、告知審判庭組成人員通知、舉證通知、當事人權利義務告知、開庭傳票及廉政監(jiān)督卡。王某某于2014年8月12日申請對合伙財務狀況進行鑒定,就此,本案于2014年10月17日開始委托鑒定。王某某于2014年12月15日增加申請對合伙固定資產進行評估;同時雙方對合伙結束時的生物資產價值發(fā)生爭議,王某某亦要求進行評估;本院遂相應委托鑒定機構對合伙結束時的生物資產及固定資產價值予以評估。鑒定及評估過程中,因雙方對鑒定的資料及對象發(fā)生多項爭議,本院多次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詢問及質證。鑒定、評估期間,暫停計算審限。2015年7月28日,本院分別向原被告送達荊眾評報字(2015)005號資產評估報告、荊眾財審(2015)058號會計鑒定報告、證據交換通知及開庭傳票。2015年8月14日本院組織雙方進行證據交換。2015年8月20日、21日,本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庭審中金某公司提出尚有合伙聘請員工工資及牲豬檢測費未計入支出,雙方對是否存在上述費用及數額存在爭議,為此,本院要求金某公司補充證據,并于2015年11月19日再次公開開庭審理本案。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王尊松、周明,金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楊祖國到庭參加了訴訟。因當事人爭議項較多,證據收集期限較長,本案經院長批準,延長六個月審限。經合議庭評議,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王某某訴稱,2007年12月16日,王某某以武漢市奓山飲料二廠的名義與金某公司簽訂了一份《協議書》,約定:雙方合作經營金某公司位于團林鎮(zhèn)雙碑村的牲豬養(yǎng)殖場,合伙經營期限暫定為六年?,F合作期滿,王某某要求繼續(xù)簽訂合同或分割共同財產,但金某公司不予理睬。為此,請求法院:1、對王某某和金某公司合作期間的資產進行分割,由王某某按照合同約定的30%之比例分取價值為500萬元的資產(不含王某某已經領取的110萬元);2、判令金某公司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支付3959047.08元資產價值的利息,從2013年12月31日起至支付完畢止;3、訴訟費用、鑒定費用由金某公司承擔。
被告金某公司答辯稱,1、訴前金某公司一直積極配合王某某做鑒定。2、王某某要求按照30%分取500萬元的資產,雖然協議約定是30%,但之后王某某沒有追加投資,金某公司主張按照實際投資額確定分配比例。王某某曾經要求按照實際投資額計算,即便如此,凈資產也不足2033.33萬元。3、王某某要求金某公司支付利息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4、訴訟費、鑒定費由法院判決。
王某某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
A1、協議書1份,證明王某某與金某公司合作經營團林鎮(zhèn)雙碑村的牲豬養(yǎng)殖場及合作的具體內容;
A2、湖北省農村信用社存款回單5份,證明王某某投入合伙資金90萬元;
A3、荊門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報告書、荊門眾信資產評估事務所報告書,證明雙方合作經營期間的資產總額12861926.08元、王某某投資90萬元、經營利潤額7392862.16元,資產增值額3562954.12元,具體以兩份鑒定文書為準;
A4、調查取證申請書,證明荊門市掇刀區(qū)財政局撥給案涉牲豬養(yǎng)殖場12萬元財政補貼款;
A5、2012年3月20日羅某甲、姚某甲領款12萬元的領款單1份、2012年5月30日的記賬憑證1份,證明2008年至2011年羅某甲、姚某甲四年的工資已經結算;
A6、2010年12月31日制作的2010年12月份的工資表,證明2010年12月份之前羅某甲的工資標準為每月2100元,姚某甲的工資標準為每月1000元;
A7、2012年9月5日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電子回單1份,證明合伙期間曾經支付過5530元檢測費,而沒有金某公司主張的5萬元檢測費;
A8、鄂H27988車輛登記信息,證明案涉鄂H27988帕薩特小轎車登記車主為羅光伍,其相應開支不應作為合伙支出;
A9、鄂發(fā)改投資(2011)1527號文件及附表一張,證明在金某公司牲豬標準化規(guī)模養(yǎng)殖改建項目中,2011年度國家撥款60萬元。
A10、責令金某公司提供證據申請書,證明涉案沼氣池國家撥入資金161萬元,且沼氣池建成后每年可給企業(yè)增值利潤40余萬元,給國家創(chuàng)收8萬余元;
A11、憑證單據25張,證明鑒定文書列明的沼氣池開支中有111萬多元的票據是虛假的,該111萬多元不應該計入開支;
A12、鑒定費發(fā)票3張,擬證明王某某為本案支出鑒定費10萬元。
金某公司向本院提交證據如下:
B1、雙碑村村委會與羅光伍簽訂的土地承包合同、2007年10月9日金額5萬元、2008年6月7日金額3萬元的收款收據,證明金某公司對本案合伙投入土地承包經營權,價值40萬元,已付款8萬元;
B2、2009年2月28日的記賬憑證1頁、2009年3月5日、3月8日王尊松書寫的證明3份,擬證明合伙支出600989元應計入總投入;
B3、進帳單及收據各兩份,證明王某某主張12萬元貼息收入不成立;
B4、羅某甲、姚某甲工資清算協議、領款單各1份,證明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豬場欠羅某甲、姚某甲工資共計288000元,該款應計入費用;
B5、羅某乙的工資清算協議、領款單各1份,羅某甲、姚某甲出具的證明羅某乙在豬場領取工資的證明2份,證明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豬場欠羅某乙的工資共計21萬元,減去已付的186768元,實際清算后支付了23232元;
B6、2013年7月18日轉帳5萬元的憑證,證明2013年向華中農業(yè)大學動物傳染病診斷中心支付檢測費5萬元;
B7、送檢信息表10份,證明5萬元檢測費是基于牲豬檢測真實發(fā)生的費用;
B8、鄂發(fā)改投資(2009)488號文件,證明沼氣池投入是中央投入的資金,對該款不能進行清算分配;
B9、沼氣池工程集中供氣協議書1份,證明沼氣池沒有可供分配的利潤,只有虧損。協議第一條、第三條顯示金某公司向村委會承諾連續(xù)穩(wěn)定供應211戶生活用氣。工程完工后不僅免費提供氣源,還有大量的維護費,基本沒有收入;
B10、湖北方正會計事務所有限公司于2012年4月5日出具的審計報告復印件,證明建設沼氣池的開支經過審計,其金額285萬余元屬實。
本案處理及雙方爭議涉及如下事實問題:1、合伙協議的簽訂及履行期間;2、雙方出資額;3、合伙期間的利潤、負債及資產;4、合伙已經向王某某支付的數額;5、鑒定費的數額。
一、合伙協議的簽訂及履行期間
王某某主張,2007年12月16日與金某公司簽訂合伙協議,約定經營期限自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王某某提交證據A1協議書,予以證明。
金某公司對雙方簽訂合伙協議無異議,對協議書亦無異議,但對協議中記載的分配比例有異議。金某公司提出,合伙經營中因為追加投資,雙方曾經變更過協議,約定按實際出資比例分配。

本院認為,金某公司對該協議書無異議,可據此確認王某某與金某公司簽訂合伙協議,約定合伙期限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雙方均認可實際合伙期間與約定一致。至于分配比例,金某公司雖稱雙方曾協議變更,但王某某不認可,金某公司又未提交證據證明,故金某公司該主張因缺乏證據不成立。
二、雙方出資額
王某某主張其出資90萬元,提供證據A2湖北省農村信用社存款回單5份,證據A3荊門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報告書,予以證明。
金某公司對王某某出資90萬元無異議,但認為證據A2不能證明90萬元系匯入金某公司賬戶。
本院認為,存款回單顯示,90萬元款項系存入羅光伍個人賬戶,羅光伍系金某公司法定代表人,金某公司亦認可王某某出資90萬元,因此證據A2能夠證明王某某向合伙出資90萬元,對該證據予以采信。證據A3中的鑒定報告僅記載合伙總投入,未區(qū)分雙方各自的投入,故該證據并不能直接證明王某某主張的合伙出資。
由于金某公司以支出合伙費用及成本的方式出資,故其出資額需要鑒定。鑒于合伙在經營一段時期后發(fā)生的收入已可以輔助資金周轉,金某公司同意在考慮其出資及計算實際出資比例時,以2008年12月31日為截止日期,以鑒定其此前的實際出資。金某公司稱,經鑒定合伙總投入為3010203.24元,減去王某某投入的90萬元,金某公司投入2110203.24元。此外,金某公司還主張有以下投入:1、土地承包費40萬元,其提交證據B1(土地承包合同1份、收款收據2份)予以證明;2、車輛購置費224435.63元,證據A3的鑒定報告中有記載;3、與收入863800元相對應的支出600989元,鑒定報告中有記載,金某公司并提交證據B2(2009年2月28日的記賬憑證1頁、2009年3月5日、3月8日王尊松書寫的證明3份)予以證明。綜上,金某公司共投入3335627.87元。
王某某對投資共計3010203.24元無異議,但提出1、鑒定報告中記載的票據金額日期不明的100810.30元,不能算作某一方的投資,應由法院酌定;2、對于土地承包費用,依據金某公司提交的賬目,至2013年12月31日其僅投入6萬元;3、帕薩特轎車僅羅光伍自己使用,不應作為金某公司的合伙投入;4、鑒定報告對投入只審計2008年12月31日之前的,863800元即使存在也只是合伙財產,不能作為雙方的投入。
合伙中金某公司系滾動投入,鑒定人查賬后發(fā)現,合伙第一筆收入發(fā)生于2008年9月22日(見2015年5月21日詢問筆錄第2頁),經征求原被告雙方意見,雙方一致同意分段計算合伙投入,即:2008年9月22日之前發(fā)生的支出計為雙方純粹的投入,2008年9月22日-2008年12月31日期間發(fā)生的支出扣減收入后的差額若大于零,算作投入,若小于零,則投資額按零值計算。按此原則,鑒定結果為:2008年9月22日前的投入為2753378.44元,2008年9月22日-2008年12月31日期間的凈投入為156014.50元,此外還有部分原始單據日期不明的金額為100810.30元,合計3010203.24元(鑒定報告第10頁)。上述鑒定結論中未包含雙方爭議的土地承包費及帕薩特汽車的購置與使用費用。
對于票據金額日期不明的100810.30元,鑒于:第一、王某某僅提出該款不應作為金某公司單方投入,而非主張該款不納入投入;第二、100810.30元支出的憑證有憑證號,也有業(yè)務內容,從支出用途看應屬豬場建設初期支出的費用;第三、王某某認可2009年2月之前合伙由王尊松負責記賬(見2015年5月11日詢問筆錄第7頁),則此前的票據王尊松應在其上注明時間?,F該部分票據沒有時間,責任不在金某公司。故該筆100810.30元,應計入總投入。王某某對鑒定得出的總投入3010203.24元無異議,同時主張其投入為90萬元,由此,剩余2110203.24元應為金某公司的投入。
2、對于土地承包費,金某公司雖主張系40萬元,但其提交的收款收據顯示僅交納8萬元。鑒于雙方合伙期限為6年,且鑒定人陳述,根據合伙賬目租金僅需交納30萬元,土地租賃期限30年,即租金應為1年支付1萬元,原被告雙方對此亦無異議,故對金某公司的該部分投入應以6萬元計。
3、對于帕薩特轎車,該車登記在羅光伍個人名下,且羅光伍另外經營有蔬菜大棚,該車也供蔬菜大棚日常經營所用,故該車購置費不應算作金某公司的投入。
但依據鑒定報告,該車在2008年12月31日前發(fā)生油費等支出23766.63元。王某某表示,對該車2010年之前發(fā)生的費用愿意負擔一半(見2015年8月21日庭審筆錄第22頁),故油費23766.63元的一半11883.32元應作為金某公司的投入。
4、對于與收入863800元相對應的支出600989元,金某公司提出863800元系跨期收入,鑒定人將其納入收入中,則該收入對應的支出600989元應記為投入。
就該問題,鑒定人明確表示,863800元收入系2008年9月22日至2008年12月31日間的收入,并非跨期收入(見2015年8月21日庭審筆錄第4頁),故863800元應計入收入中,但600989元的支出票據日期不明,無法將其納入合伙投入的核算中。
對600989元,證據B2中的記賬憑證顯示,該款系因購買玉米所支出。2009年3月5日王尊松出具的證明意在表明在本案豬場與另一個豬場之間就600989元分賬。其中2008年12月31日前購進飼料價值478692元(429462元+49230元),但該證明中無付款時間,且該款是否全由合伙支付亦不明確。由此,證據B2不能證明合伙于2008年12月31日前支付600989元,金某公司要求將該款納入投入,因證據不足不能予以支持。
綜上,金某公司對本案合伙投入,應為鑒定投入額2110203.24元,加上土地承包費6萬元及油費11883.32元,共計2182086.56元。
三、合伙期間的利潤、負債及資產
(一)合伙利潤
據荊眾財審(2015)058號鑒定報告,截止2013年12月31日,合伙期間的凈利潤為7392862.16元。
就利潤及影響利潤的項目,雙方爭議在于,1、王某某主張在合伙賬目和鑒定數額之外,還有貼息收入12萬元未計入;2、金某公司主張(1)計算利潤時應另行扣除管理和銷售費用347000元;(2)羅某甲、姚某甲、羅某乙預支工資應計入支出而非作為債權;(3)2013年7月18日支付華中農業(yè)大學動物傳染病診斷中心檢測費5萬元應納入支出;(4)生產性生物資產價值應按購進價確定,并應折舊及計提減值準備;3、就帕薩特轎車,金某公司主張將其納入合伙財產,因此相應費用應作為合伙支出;王某某主張不納入合伙資產,相應費用不作為合伙支出。
1、關于貼息收入
王某某對鑒定的利潤額不持異議,但提出合伙因貸款200萬元國家給予補貼12萬元,該款應納入合伙收入,其提交證據A4調查取證申請書,要求本院對荊門市掇刀區(qū)財政局撥給合伙豬場12萬元補貼款的事實進行調查。
金某公司認可合伙確曾有短期貸款199萬元,國家為此給予貼息,2010年、2011年兩年發(fā)放補貼共計106294.11元,但該款不應作為合伙收入。理由為:2010年發(fā)放的兩筆補貼,已作為合伙費用開支。2010年年底,王尊松不同意豬場繼續(xù)貸款,且不愿支付貸款利息,該筆貸款和補貼因此被轉入蔬菜大棚項目,其相應的補貼收入也不應作為合伙收入。金某公司提交證據B3進帳單及收據各兩份,以證明王某某主張12萬元貼息收入不成立。
對證據B3,王某某質證稱,(1)對該組證據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金某公司主張的貼息數額106294.11元亦無異議;(2)對于金某公司陳述的2010年的兩筆補貼收入,其未提交證據證明該兩筆收入已作合伙費用支出;(3)對于2011年4月7日貼息19959.70元、2012年6月20日貼息43588.47元,據王某某在財政部門了解,該筆貸款的利息補貼是針對豬場發(fā)放,金某公司將其挪至蔬菜大棚不當,應返還給豬場。
對于該爭議,經詢問鑒定人,鑒定人表示合伙賬目中曾有金額199萬元的貸款,合伙支付該筆貸款利息至2010年,但賬目中沒有該筆貸款的補貼收入。2010年底之后,合伙賬目中已沒有該貸款。王某某則稱其于鑒定中查看合伙賬目時發(fā)現有200萬元貸款及貼息,但對于貼息的數額及發(fā)放情況不清楚。為此,本院對補貼支付單位荊門市中小企業(yè)信用擔保有限公司進行了調查核實,該公司向本院提供2010年8月26日金某公司貸款申請1份,勞動密集型小企業(yè)額貸款申請審批表1份,2010年4月8日金額16584.16元的收款收據1份、中國銀行轉帳支票存根1份,2010年9月25日金額26710.78元的收款收據1份、中國銀行轉帳支票存根1份,2011年4月7日金額19959.70元的收款收據1份、中國銀行轉帳支票存根1份,2012年6月20日金額43588.47元的領款單1份、中國銀行轉帳支票存根1份。以上資料顯示,2009年金某公司曾以勞動密集型小企業(yè)申請過200萬元貸款,用于申請貸款的項目為“牲豬飼養(yǎng)及銷售、蔬菜種植及銷售”,該筆貸款發(fā)放了兩筆利息補貼,分別為2010年4月8日16584.16元、2010年9月25日26710.78元。2010年9月再次申請該項貸款,獲批后就該貸款又發(fā)放了兩筆利息補貼,分別為2011年4月7日19959.70元、2012年6月20日43588.47元。
王某某對上述證據顯示的發(fā)放貼息的金額及時間無異議,但提出合伙應當享有上述補貼收入至少一半的權益。金某公司對上述證據無異議。
經審查,王某某對證據B3的真實性無異議,該組證據中的單據與本院調取的部分單據相一致,對證據B3予以采信。但因本院調取的證據更為完整,故就該爭議,依據本院調取的證據進行審查認定。
本院調取的證據顯示,案涉貸款系金某公司以豬場和蔬菜大棚項目共同申請,鑒于2010年底之前貸款由豬場使用,利息也由豬場支付,2010年的兩筆貼息共計43294.94元應作為合伙收入。2010年底之后,因貸款轉入蔬菜大棚項目,利息也由其支付,故2011年及2012年的兩筆貼息不應作為合伙收入。金某公司稱2010年的貼息收入43294.94元已作為合伙費用支出,但其未提交證據證明,且即使存在支出,也不影響該筆貼息作為合伙營業(yè)外收入的性質,故該款應作為合伙收入。
2、是否應扣除管理和銷售費用347000元
金某公司稱,銷售的過程中會產生如員工工資、管理人員工資等費用,按照會計準則,與豬場的銷售收入對應的管理和銷售費用應計提347000元,而鑒定報告未計提該費用。
鑒定人解釋稱,銷售過程中發(fā)生的相關費用已納入鑒定范圍,金某公司主張的347000元系預計的費用,而未真實發(fā)生。即便計提,最終清算時也會因未真實發(fā)生而重新納入清算范圍,故于清算時不必再計提該費用。
本院認為,鑒定報告第6頁記載了已支出的管理費用明細,此與鑒定人的解釋相符,金某公司該項異議不成立。
3、羅某甲、姚某甲、羅某乙預支工資如何處理
金某公司提出,羅某甲、姚某甲、羅某乙三人預支的工資,在三人為合伙提供勞動后已轉化為實際支付的工資,該款不應作為合伙債權,而應作為支出。
對此,鑒定人認可該款應作為工資扣減,但因原被告雙方對三人的工資標準意見不一致,故在鑒定時無法扣減,而是按照條據內容記為應收款。訴訟中,金某公司提交證據B4羅某甲、姚某甲工資清算協議、領款單各1份,證明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豬場欠羅某甲、姚某甲工資共計288000元,該款應計入費用;證據B5羅某乙的工資清算協議、領款單各1份,羅某甲、姚某甲出具的證明羅某乙在豬場領取工資的證明2份,證明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豬場欠羅某乙的工資共計21萬元,減去已付的186768元,實際清算后支付了23232元。
王某某對上述證據的真實性有異議,認為:(1)荊門市2013年的社平工資僅2643元/月,湖北省2013年統計的農林牧副漁業(yè)的工資1907元/月,工資清算協議上記載的工資標準過高。(2)以上證據均是與金某公司有利害關系的人單方出具的,缺乏其他證據佐證,還應提供相應的原始憑證或勞動合同。(3)羅某甲工作時間自2008年3月至2013年12月31日,共5年。前4年的工資每月1500元,已經結清,還有2年的工資每月2500元。姚某甲工作時間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31日,其他待遇與羅某甲一樣。羅某乙的工作時間自2010年12月3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王某某提供證據A5(2012年3月20日羅某甲、姚某甲領款12萬元的領款單1份、2012年5月30日的記賬憑證1份),證明2008年至2011年羅某甲、姚某甲四年的工資已經結算,證據A6(2010年12月31日制作的2010年12月份的工資表)證明2010年12月份之前羅某甲的工資標準為每月2100元,姚某甲的工資標準為每月1000元。
金某公司質證稱,證據A5由法院按證據內容認定,對證據A6的真實性和證明目的均無異議。
對于合伙應負擔的羅某甲、姚某甲、羅某乙三人的工資標準,原被告雙方存有爭議,金某公司提交的證據B4、B5中工資清算協議系金某公司單方與羅某甲、姚某甲、羅某乙簽訂的,王某某不予認可,該組證據中的領款單系依據清算協議所形成,故該證據不能證明應納入合伙成本計算的標準。王某某主張羅某甲、姚某甲2011年之前的工資已經支付,證據A5中領款單記載,2012年3月20日,羅某甲、姚某甲領2008年、2009年、2011年工資12萬元,領款單上備注“2010年工資已預支完”,王尊松在該條據上注明“工資兩年10萬元,其余2萬元做下年度借支”,羅光伍在條據上批示“同意列支”,王尊松批示“同意借支”。證據A5中2012年5月30日的記賬憑證上記載“3月工資其他應付款羅某甲2萬元”,該兩份證據結合起來,可以證明領款單上“工資兩年10萬元,其余2萬元做下年度借支”中的“下年度”應指2012年,則該筆10萬元支付的系2010、2011年兩年的工資。金某公司對證據A6的真實性和證明目的均無異議,該證據可證明2010年12月份之前合伙應負擔的羅某甲工資標準為每月2100元,姚某甲的工資標準為每月1000元。但因本案雙方爭議的是2011年之后二人的工資標準,故2010年及之前的工資標準對確定此后的工資數額僅有參考價值。
王某某認可羅某甲、姚某甲2012年、2013年兩年的工資沒有支付,且對二人該兩年的工資愿意按每月2500元支付(見2015年11月19日庭審筆錄第5-7頁)。考慮到2010年以前羅某甲月工資2100元,姚某甲僅1000元,王某某提出的2500元,數額較為合理。以此為據,合伙應向二人支付2012年、2013年的工資12萬元。鑒定報告記載,2012年-2013年,二人向合伙預支工資共計184521元記為合伙債權,由此,應增加合伙支出12萬元。
對于羅某乙的工資,金某公司主張其工作的時間自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王某某則認為羅某乙自2010年12月3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豬場工作。金某公司雖主張羅某乙自2010年1月1日即在豬場工作,但其未能提交勞動合同或工資發(fā)放憑證等證據,故對羅某乙工作的起始時間只能依王某某認可的時間確認為2010年12月31日。對于工資標準,王某某認可按每月3000元計算(見2015年11月19日庭審筆錄第7頁),由此,就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間的工資,合伙應向羅某乙支付108000元。2011年-2013年,羅某乙向合伙借款186768元,鑒定時記為合伙債權,因此應增加合伙支出108000元。
綜上,羅某甲、姚某甲、羅某乙三人自合伙借款共計371289元,鑒定報告將其作為應收款記入合伙債權,賬目處理上并無不當。但據雙方證據審核,該部分債權中應扣除工資228000元,從而相應調增合伙成本228000元,合伙債權亦相應減少。
4、5萬元檢測費是否應作為支出
金某公司主張,在合伙賬目之外,其為豬場牲豬檢測支付檢測費5萬元,其提供的證據B6(2013年7月18日轉帳5萬元的憑證)、B7(送檢信息表10份),可證明其于2013年7月18日支付了該款。
王某某對上述證據質證稱,對證據B6記載的收款人有異議,轉帳憑證上記載是個人收款,如果是單位檢測,費用應支付給單位。對證據B7的真實性有異議,如果確已送檢,應該有相關檢測機構蓋章。王某某提出,送檢信息表系金某公司單方制作,紙張新舊程度反映是近期制作而非此前舊存的。王某某提交證據A7(2012年9月5日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電子回單1份)證明雙方合伙期間曾經支付過5530元檢測費,而沒有金某公司主張的5萬元檢測費。
金某公司對證據A7質證稱,5530元是2012年的檢測費用,該單據亦僅為中國工商銀行網上銀行電子回單而非正規(guī)發(fā)票,這證明合伙運營不規(guī)范,是用匯款憑證做帳。5萬元是2013年發(fā)生的檢測費用,原被告雙方共同至鑒定人處查賬時沒有查到2013年的檢測費用,是因為該費用沒有正式發(fā)票,所以未入賬。
證據A7上對匯款用途記載為“庫某甲檢測費”,原被告雙方對該筆5530元系檢測費均無異議。鑒于:(1)證據B6與證據A7均為轉帳憑證而非發(fā)票,且證據B6上記載收款人為庫某甲,與王某某認可的檢測費單據上記載的收款對象為同一人;(2)對于牲豬養(yǎng)殖來說,檢測具有必要性,檢測費是豬場會發(fā)生的合理費用;(3)金某公司還提交了送檢信息表10份,每一份信息表對檢測類別、檢測項目、送檢時間及涉及的病毒名稱均有詳細的記載。以上證據內容結合起來,可認定金某公司為合伙支付了5萬元檢測費,且該支出尚未納入合伙賬目及鑒定范圍。對金某公司提交證據B6、B7的證明目的予以采信。
5、生產性生物資產價值
金某公司提出,(1)鑒定人評估時對公豬按5500元一頭,對經產母豬按3500元一頭估價過高,應按購進價確定價值。(2)依據財政部《關于印發(fā)﹤農業(yè)企業(yè)會計核算辦法﹥的通知》附件11506“生物資產累計折舊”的規(guī)定,對生產性生物資產應折舊。(3)依據財政部《關于印發(fā)﹤農業(yè)企業(yè)會計核算辦法﹥的通知》附件1第(十一)項、第(十二)項,以及1508“陳述生產性生物資產減值準備”的規(guī)定,對生產性生物資產應計提減值準備。
對此,本院認為,(1)評估時,原被告雙方對公豬和經產母豬的單價意見不一致,且本案證據不足以證明雙方曾就生產性生物資產的價值達成過一致意見,故最終雙方均同意由鑒定人評估確定其價值。(2)雙方簽訂之協議書第7條約定:合作期滿后,場內各種豬按當時的市場價計算。由此,鑒定人以合伙結束時的市場價為依據進行評估,符合雙方約定。(3)金某公司援引的上述財政部的通知規(guī)定,折舊標準應由企業(yè)先行確定,且應于每一年度終了時實施。本案雙方簽訂的合伙協議未約定生物資產折舊,因此沒有折舊標準,合伙賬目也未對生物資產折舊。合伙結束時再作賬目處理已無必要。因此,金某公司要求折舊及按購進價確定其價值,與合伙協議約定不符,且無充足之理由,其該項異議不成立。
對于計提減值準備,(1)依照上述財政部的通知,企業(yè)提減值準備,是為預防下一年度的災害所導致的損失,是在賬目上處理,而現在是清算,與財務上的處理無關;(2)按照上述文件規(guī)定,計提減值準備是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提取,但合伙期間未作提??;(3)即便提取,因未發(fā)生實際損失,對于提取部分依然會納入清算范圍,故無事后提取之必要。
6、關于帕薩特轎車
帕薩特轎車,由于王某某提出異議,并考慮其登記及使用狀況,如前所述,其購置費用未認定為金某公司的投入。該車因此不納入合伙資產分配范圍,繼續(xù)由羅光伍所有。此種情形,據鑒定人解釋,亦不影響可分配利潤的數額,故鑒定報告中的利潤無須因此進行調整,只是在考慮資產評估增值部分時,不再添加車輛部分的金額即可。
就帕薩特轎車的使用費用,王某某進一步主張,該車登記在羅光伍名下,車輛發(fā)生的費用不應作為合伙支出,其提交證據A8(鄂H27988車輛登記信息),予以證明。
金某公司對證據A8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證明目的有異議。金某公司認為,車輛購置費、上牌費等費用應該算其對合伙的投入,車輛發(fā)生的費用也應作為合伙支出。
對于合伙期間車輛使用發(fā)生的費用,包括折舊、修理、保險及油料、過路費等使用費用,鑒定報告記載為292042.28元。對該數額,雙方均無異議。王某某雖不同意將該車作為合伙財產,但認可合伙期間豬場曾使用該車輛,對車輛發(fā)生的費用愿負擔三分之一(見2015年6月23日詢問筆錄第12頁),理由為除開豬場外,羅光伍還經營有大棚蔬菜、生物肥料;后又表示2010年之前車輛發(fā)生的費用豬場可承擔一半(見2015年8月21日庭審筆錄第22頁),理由為羅光伍于2010年開辦蔬菜大棚,故2010年之前的費用,豬場負擔一半。金某公司認可該車輛曾為大棚蔬菜所使用,但提出生物肥料含在大棚蔬菜中,并非獨立項目;王某某對此未提出異議。鑒于上述事實,帕薩特轎車于合伙期間發(fā)生的費用,酌定由合伙負擔一半。鑒定時已將全部費用作為合伙支出,由此,應調減支出。
此外,證據交換時王某某提交證據A9,擬證明在鑒定報告之外還有2011年國家撥款60萬元應納入合伙收入。金某公司質證稱,該款已納入鑒定報告記載的政府補貼收入中,鑒定人亦表示該款已計入補貼收入中,王某某對此未提出異議,故對證據A9不予采信。
(二)合伙債務
荊眾財審(2015)058號鑒定報告記載,截止2013年12月31日,合伙負債總額為469063.92元。
王某某和金某公司對該數額均無異議,對此予以確認。
(三)合伙資產
據荊眾財審(2015)058號鑒定報告,截止2013年12月31日合伙資產賬面清查值為12861926.08元(包含生物資產增值)。
王某某對鑒定報告記載的資產總額無異議,但提出合伙結束時的資產還包括:1、荊眾評報字(2015)005號評估報告記載的評估增值3562954.12元;2、沼氣池政府補貼161萬元;3、豬場基建支出532204.36元形成的資產;4、庫存煤6萬元,庫存鋼條32根價值16000元。
金某公司認為,1、對證據A3鑒定報告和評估報告的內容有異議,具體包括:(1)鑒定報告第3頁鑒定結論中可供分配的利潤應按凈資產額進行分配;(2)鑒定報告第7頁政府補貼收入1934400元中60萬元改擴建補貼收入形成的資產532204.36元,應該折舊而未作折舊;(3)固定資產折舊應分類折舊,鑒定人統一按合伙協議約定的15年折舊不當;(4)鑒定報告中未將土地承包費作為金某公司的投入,但又納入了可分配的凈資產;(5)林木應計入費用而非資產。2、對于沼氣池,金某公司認為該項目起初為合伙項目,后因王某某不同意作配套投入而將其從合伙賬目中剔除,由金某公司單獨投資建設,故沼氣池不應作為合伙資產。后金某公司于2015年11月19日的庭審中表示,放棄沼氣池的全部財產利益、所有涉及沼氣池的現有有形資產。3、對于庫存煤、庫存鋼條,合伙結束時并沒有這些資產。
綜合雙方意見,就合伙結束時的資產,雙方存有以下爭議:1、在鑒定報告之外,下列資產是否納入合伙資產范圍:(1)庫存煤6萬元,庫存鋼條32根;(2)豬場改擴建后期基建支出532204.36元形成的資產,以及是否應對該資產折舊;(3)沼氣池;(4)評估增值部分。2、鑒定報告中計算資產總額的部分項目是否應作調整:(1)林木;(2)固定資產折舊是否應分類;(3)土地承包費是否納入可分配的凈資產。
1、關于合伙資產范圍爭議
(1)庫存煤、庫存鋼條
王某某主張合伙結束時有庫存煤價值6萬元,庫存鋼條32根價值16000元,但金某公司不予認可,王某某也未提交證據證明(見2015年8月20日開庭筆錄第12頁),故對王某某主張的該部分財產不予認定。
豬場改擴建后期基建支出532204.36元
王某某提出,基建支出532204.36元已經轉化為固定資產,該費用應納入資產范圍。金某公司則主張,該筆532204.36元對應于國家補貼收入60萬元,系豬場后期改擴建所支出,如將該支出形成的資產納入合伙財產,應對其折舊。
就此,經詢問鑒定人,鑒定人稱,清查合伙賬目時,發(fā)現豬場改擴建支出約30多萬元的部分憑證缺失,遂詢問金某公司會計羅某丙,羅某丙將共80余萬元支出的憑證提交鑒定人。王某某查看憑證后表示,532204.36元憑證虛假,因該部分憑證并未納入合伙賬目,鑒定人遂將其單獨列出。
考慮到532204.36元系基建支出,且本身即在合伙賬外,雙方均無證據表明該支出與本案合伙資產存在關聯,或現有合伙資產之外尚遺漏有與該支出對應的資產,而現有固定資產在鑒定中均已折舊,故王某某一方要求將該支出形成的資產納入合伙資產范圍,金某公司一方要求對該資產折舊的主張,均不能成立。
(3)沼氣池
王某某主張,沼氣池項目屬合伙經營項目,國家撥款161萬元,且沼氣池建成后每年可給企業(yè)增值利潤40余萬元,給國家創(chuàng)收8萬余元,161萬元應納入合伙收入,其要求本院責令金某公司提交國家撥入資金的證據(證據A10責令金某公司提供證據申請書)。同時,王某某提交證據A11(憑證單據25張),用于證明鑒定報告中列明的沼氣池開支中有111萬多元的票據虛假,該111萬多元不應計入開支。
金某公司對上述證據質證稱,對證據A10、A11有異議,沼氣池項目與王某某無關,鑒定報告也未將沼氣池納入合伙項目。沼氣池的建設國家投入一部分,企業(yè)自投一部分,王某某不同意投入,所以全部由金某公司投入建設資金。證據A11不能證明沼氣池建設支出中存在111萬余元的虛假開支。針對王某某的該項主張,金某公司提供反駁證據B8(鄂發(fā)改投資(2009)488號文件),證明國家對沼氣池項目的撥款161萬元不能用于分配;證據B9(沼氣池工程集中供氣協議書1份)證明金某公司與荊門市掇刀區(qū)團林鎮(zhèn)雙碑村民委員會簽訂了供氣協議書,免費為雙碑村211戶農戶供氣,沼氣池沒有可供分配的利潤證據;證據B10(湖北方正會計事務所有限公司于2012年4月5日出具的審計報告復印件)證明建設沼氣池支出285萬余元。
王某某對證據B8-B10質證稱,對證據B8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目的有異議,整份文件都沒有說明財產不能劃分,不能折價。對證據B9的真實性有異議,第一、沼氣池的建設項目省發(fā)改委通知時間在2009年4月22日,而該份供氣協議簽訂于2008年10月30日,協議簽訂時項目還未確定下來。第二、協議書雖然約定免費供氣,但不代表沼氣池不能產生收益,如果沒有免費條件,就不會有村委會的使用和維護責任。根據金某公司提交的文件,沼氣池產出的沼氣可供300多戶農戶使用,協議上免費供應的是211戶,沼氣應該還有剩余。同時,還可以產生沼肥,可用于大棚蔬菜,也是收益。第三、沼氣池是原被告雙方合伙項目的工程之一,王某某至今未追認該協議,金某公司單方與雙碑村民委員會簽訂該協議無效。對于證據B10,王某某稱如有原件供核對,其認可該報告。但需要說明,實際投資額285萬余元,形成的交付使用的價值也為285萬余元,投入和形成的資產價值是等值的,不存在超值。鑒定報告第11頁第8項第1點,審計的價值是不對等的。
對于沼氣池項目是否納入合伙資產范圍,本院認為,第一、本案訴訟之初雙方就此即存有爭議,鑒定后鑒定人陳述沼氣池的賬目起初在合伙賬目中,后被拿出(見2015年8月21日庭審筆錄第7頁),這印證了金某公司陳述的王某某不同意投資建設從而將該項目剔除的事實,也即雙方已就沼氣池不作為合伙財產達成了合意。第二、從沼氣池的賬面支出來看,總支出270多萬元,大于國家撥款161萬元。沼氣池的建設,金某公司支付了一部分資金,而王某某未參與支出。現在王某某要求分配國家補貼161萬元,但不同意分攤支出。此情形下,不適合將其納入合伙資產。第三、目前證據來看,沼氣池并沒有盈利,將其納入合伙資產王某某只能分攤費用,對其并無實益。且于訴訟中,金某公司明確表示放棄沼氣池相關的所有財產權益,王某某亦稱沼氣池作為固定資產,其不可能將其搬離而不愿取得實物資產。故沼氣池不宜納入合伙資產范圍,對原被告雙方就此爭議提交的證據均不予采納。
(4)評估增值部分
王某某主張,評估報告里記載的資產增值部分3562954.12元,應加到資產總額中。
據荊眾評報字(2015)005號資產評估報告,截止2013年12月31日,申報評估的生物資產、房屋及構筑物、設備設施等,評估增值3562954.12元。其中,生物資產評估增值2091163.59元,房屋及構筑物評估增值1430427.05元,其他固定資產評估增值41363.48元。
鑒定人稱,生物資產評估增值已納入鑒定的利潤額7392862.16元中,在營業(yè)外收入項下。如將評估增值納入資產分配范圍,則只應加固定資產增值1471790.53元(見2015年8月20日庭審筆錄第16頁)。王某某對此無異議,故在凈利潤(可分配利潤)之外,僅需考慮固定資產增值額。
同時,由于帕薩特轎車不作為合伙財產納入分配范圍,故固定資產增值部分不應考慮該車的增值額。因此,固定資產增值額項下僅需計算房屋及構筑物增值(1430427.05元)、帕薩特轎車以外的其他固定資產增值(40072.69元),共計1470499.74元。
此外,鑒定人提示,鑒定時對固定資產清查計提了折舊,評估時對固定資產又計提折舊一次,如此清查值與評估增值就折舊存在重合,具體為:房屋建筑物類評估值較賬面值增值額1430427.05元,評估值較審計清查值增值額1452478.62元;辦公設備及車輛評估值較賬面值增值額41363.48元(其中辦公設備40072.69元,車輛1290.79元),評估值較審計清查值增值額-41178.22元(其中辦公設備8601.13元,車輛-49779.35元)。對鑒定人的該項陳述,原被告均無異議。因本案已認定帕薩特轎車不屬合伙財產,故在審查折舊重合部分時,將該車的增值重復額排除在外。經計算,固定資產評估增值折舊與清查折舊重合9419.99元(1430427.05元+40072.69元-1452478.62元-8601.13元)。
2、關于鑒定、評估報告中的部分資產項目
(1)林木
金某公司主張,種植林木主要以環(huán)保為目的,不應將其計入資產,對于林木維護的費用應計入管理費用。
就林木計入資產的原因,鑒定人解釋,購買林木及相關種植和維護費用已納入成本,即便合伙結束,林木依然具有價值,故鑒定報告中將其作為固定資產(見2015年8月20日庭審筆錄第16頁);且將林木作為資產,不影響可分配利潤的數額。
本院認為,鑒定報告中購買林木及發(fā)生的相關費用已納入成本,將林木計入固定資產對可分配利潤并無影響。評估時,王某某主動放棄對林木的評估,因此,固定資產增值也不包括林木。此情形下,鑒定人考慮林木本身具有經濟價值將其納入固定資產范圍,處理并無不當。
(2)固定資產折舊是否應分類
金某公司對鑒定報告就固定資產一律按合伙協議約定的15年折舊提出異議,認為應分類折舊。
本院認為,協議書第6條約定,該場總投資的固定資產按十五年折舊完畢。鑒定人據此對固定資產按十五年折舊,符合雙方約定。金某公司要求分類折舊,與合伙協議約定不相符,對其該項主張不予采納。
(2)土地承包費
金某公司主張,土地承包費如不作為其投入,則不應納入可分配資產。
本院認為,合伙期間的承包費6萬元,如前所述,已算作金某公司的投入。同時,鑒定人在計算管理費用時,就該項費用也調整為6萬元。因此,金某公司的異議不影響可分配利潤的鑒定結論。
此外,承包合同書雖約定承包費40萬元,但合伙賬目反映,實際按一年一萬元,共只需支付30萬元,對該費用扣除納入管理費用的6萬元,剩余24萬元,鑒定時調整為長期待攤費用,計入資產總額。但該筆長期待攤費用,(1)金某公司未全額支付;(2)對于可分配利潤也不構成影響。
四、合伙已向王某某支付的數額
荊眾財審(2015)058號鑒定報告反映,2011年至2013年,王尊松累計自合伙處借支1104706.90元。
王某某與金某公司對此均無異議,且王某某認可該款系其委托王尊松借支,故可確認王某某自合伙借支1104706.90元。
鑒定費的數額
王某某主張為本案鑒定,其支出鑒定費10萬元,提供證據A12鑒定費發(fā)票3張,予以證明。
金某公司質證稱,對該組證據形式上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鑒定是否確需10萬元有異議。訴訟前,雙方曾委托荊門正信會計師事務所鑒定,鑒定費僅2萬元左右,本案10萬元鑒定費過高。
對此,本院審核證據認為,王某某提交的發(fā)票均有本案的鑒定單位荊門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加蓋公章,且為原始票據,可據此認定王某某已支付鑒定費10萬元,對證據A12予以采信。至于收費金額,應由鑒定申請人與鑒定機構依政府指導性收費標準協商確定,而不能以其他鑒定機構的收費為判斷標準。
基于上述對證據的審核,認定本案事實如下:
2007年12月16日,金某公司(甲方)與王某某(乙方)簽訂《協議書》1份,協議內容為:經甲乙雙方友好協商,雙方合作經營甲方位于荊門市掇刀區(qū)團林鎮(zhèn)雙碑村的牲豬養(yǎng)殖場,本著互利互惠的原則,一致達成如下協議:1、雙方合作經營期限暫定為六年(自二OO八年一月一日至二O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2、甲乙雙方按股份制經營,甲方占股份70%,乙方占股份30%。甲方雙方投資額按場建成后的總投資額依此股份比例分攤;3、合作經營期間,政府對該場的扶持、獎勵資金由甲乙雙方按所占股份比例分享并分攤各項費用;4、會計由甲方負責,出納由乙方負責,做到日清月結,賬目清楚;5、場內各項財務支出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由甲方負責人羅光伍負責審批;6、該場總投資的固定資產按十五年折舊完畢;7、合作期滿后,場內各種豬按當時的市場價計算;8、本協議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持一份,自雙方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
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雙方合伙經營牲豬養(yǎng)殖場。合伙期間屆滿后,王某某于2014年7月29日訴至本院,請求分割合伙財產。
訴訟中,經鑒定,合伙資產賬面總額12861926.08元(含生物資產增值),負債總額469063.92元,賬面實收資本500萬元,可分配利潤7392862.16元。其中,帕薩特轎車已記入合伙資產賬面總額,使用費292042.28元已記入合伙支出;姚某甲、羅某甲、羅某乙預支工資371289元,作為應收款,已記入合伙債權。經審核,合伙應支付姚某甲、羅某甲2012年、2013年工資12萬元,羅某乙2011年至2013年工資108000元。在鑒定結論之外,合伙另有2010年貼息收入43294.94元,支出檢測費5萬元。
經評估,除帕薩特轎車以外的固定資產增值1470499.74元,固定資產清查折舊與評估折舊重合9419.99元。
經清查,截止2008年12月31日,王某某投入90萬元,金某公司投入2182086.56元。
2011年至2013年,王某某累計自合伙處借支1104706.90元。訴訟中,王某某書面表示同意將該款自其應分得的財產中抵扣。
王某某為本案鑒定、評估支付鑒定費用10萬元。
本院認為,王某某與金某公司簽訂書面合伙協議,并共同經營位于荊門市掇刀區(qū)團林鎮(zhèn)雙碑村的牲豬養(yǎng)殖場,雙方之間合伙關系成立。合伙期間屆滿后,雙方并無繼續(xù)合伙的意愿,王某某亦實際退出豬場的經營管理,故至此雙方合伙結束,應行清算。但由于豬場系金某公司下屬部分項目,且合伙期滿后,金某公司仍繼續(xù)經營該項目,為維持豬場的繼續(xù)經營及金某公司的存續(xù),宜由金某公司繼續(xù)保有豬場資產、債權、經營資料及債務,同時,在豬場已存在盈利的情況下,根據財務清理結果,向王某某支付其應得合伙利益。
由于本案不能執(zhí)行標準清算程序,分配不能以合伙資產為中心展開,資產總額僅得作為參考。經鑒定及評估,以2013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豬場資產(包括債權)總值(賬面清查值及固定資產增值)大于雙方出資及合伙債務之和,同時結合鑒定情況,王某某可分配之部分應包括其合伙出資,及按約定比例應分配之合伙利潤和固定資產增值部分。
對于王某某出資90萬元雙方無爭議。爭議在于利潤及固定資產增值部分;以及金某公司在支付王某某應得利益時是否同時支付利息。
利潤
本案鑒定的可分配利潤為7392862.16元。此外,如前所述,還應加上貼息收入43294.94元,帕薩特轎車使用費項下調減開支146021.14元(王某某認可帕薩特轎車使用費由合伙負擔一半),工資及檢測費項下調增支出278000元,合伙可供分配的利潤實際應為7304178.24元。依約定之分配比例,王某某應分配30%,即2191253.47元。
固定資產增值
經評估,固定資產增值(不含帕薩特轎車)1470499.74元,該部分財產價值亦應納入分配范圍。但固定資產清查折舊與評估折舊存在重合部分計9419.99元,故將固定資產增值納入分配范圍時,應在增值1470499.74元的基礎上扣減9419.99元,實際應為1461079.75元。王某某可依約定分配比例參與分配,依30%計算,其應得額為438323.93元。
綜上,金某公司共應向王某某支付3529577.40元(90萬元+2191253.47元+438323.93元)。合伙期間,王某某自合伙借支1104706.90元,其同意抵扣。由此,金某公司應向其支付2424870.50元。
三、金某公司是否應支付利息
王某某認為合伙期滿,金某公司即應向其返還投資款并支付合伙期間的利潤,但其一直未獲支付,故訴請金某公司一并支付利息,以3959047.08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利率,自2013年12月31日計算至支付完畢止。
金某公司抗辯稱,合伙財產分配需經過清算。合伙期滿后,雙方即開始清算。清算過程中,雙方發(fā)生爭議后曾委托荊門正信會計師事務所鑒定,金某公司積極提供材料予以配合,不存在阻撓或干擾鑒定的行為,因雙方對賬目有爭議造成時間過長,此非金某公司過錯,王某某要求金某公司承擔延期利息,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本院認為,合伙結束后需經清算才能分配。本案清算過程顯示,雙方對財產及分配存在諸多爭議,爭議未定之前,難以分配,故本案分配遲延不可歸責于金某公司一方。但客觀上財產、賬目的清理時間較長,金某公司占有、使用應付王某某的資金長達兩年,其受有利益,為此,金某公司應向王某某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以2424870.50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自2014年1月1日起計算至付清之日止。
四、案件受理費、鑒定費的負擔
王某某請求判令金某公司負擔本案鑒定費10萬元,訴訟費81783元。
對上述兩項費用,金某公司認為,1、訴訟費由法院判決決定。2、鑒定費用是王某某提供證據所需要支付的費用,依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二條之規(guī)定,該費用應由王某某自己承擔。
本院認為,對于案件受理費81783元,依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應依據王某某請求成立之狀況予以決定。本案中,王某某請求分取價值500萬元的合伙資產,并要求金某公司向其支付利息(以3959047.08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利率,自2013年12月31日計算至支付完畢止),最終其請求部分得到支持,故就案件受理費,王某某應負擔42527元,金某公司負擔39256元。
對于鑒定費,《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訴訟過程中因鑒定、公告、勘驗、翻譯、評估、拍賣、變賣、倉儲、保管、運輸、船舶監(jiān)管等發(fā)生的依法應當由當事人負擔的費用,人民法院根據誰主張、誰負擔的原則,決定由當事人直接支付給有關機構或者單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痹摋l應是對鑒定費預交及由何人收取的規(guī)定,而非該費用的負擔原則。因鑒定是確定雙方可分配額的必經程序,而非僅為王某某一方,故對該費用,按合伙財產分配比例,確定由王某某承擔3萬元,金某公司承擔7萬元。
綜上,王某某的請求部分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5條,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54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荊門市金某農牧有限公司向原告王某某支付2424870.50元;
二、被告荊門市金某農牧有限公司向原告王某某支付利息,以2424870.50元為本金,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自2014年1月1日起計算至付清之日止;
三、被告荊門市金某農牧有限公司向原告王某某支付鑒定費7萬元;
四、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列第一、二、三項于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履行。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1783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42527元,被告荊門市金某農牧有限公司負擔3925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湖北省財政廳非稅收入財政專戶,賬號:17-052101040000369,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武漢市東湖支行。上訴人采用銀行轉賬、銀行匯兌等方式繳款的,繳款時必須在銀行憑據用途欄內簡要注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單位編碼“103001”。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王源淵
審判員 王小云
代理審判員 熊蓓

書記員: 馬詠蓮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