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暨被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彭仁高,湖北諾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暨原告:武漢基準汽車模具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硃山湖大道129號。
法定代理人:萬賢毅,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黃吉華,該公司員工。
委托代理人:鄒學紅,該公司員工。
原告王某某訴被告武漢基準汽車模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準公司)及原告基準公司訴被告王某某勞動爭議糾紛兩案,本院分別于2015年12月3日、2016年1月25日立案受理,案號分別為(2015)鄂武經(jīng)開民初字第02386號、(2016)鄂0191民初228號,因兩案均系不服同一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提起的訴訟,本院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將(2016)鄂0191民初228號合并至(2015)鄂武經(jīng)開民初字第02386號一并審理,依法由審判員董海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6年2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暨被告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彭仁高,被告暨原告基準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鄒學紅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王某某于2012年11月12日入職基準公司,雙方分別于2013年3月1日、2014年3月1日簽訂兩次書面勞動合同,合同期限至2017年2月28日止。2013年3月開始,基準公司為王某某辦理社會保險。2014年9月4日,王某某在工作中受傷。2014年11月24日,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武人社工險決字(2014)第3425號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王某某2014年9月4日所受傷害為工傷;2015年4月17日,武漢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武勞鑒結字(2015)0441號武漢市職工工傷與職業(yè)病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審定王某某致殘等級為九級。王某某的醫(yī)療費用經(jīng)結算,由工傷醫(yī)療保險基金支付人民幣2438.92元,王某某自費費用人民幣499.98元。在王某某傷后休息至2015年元月,因傷病尚在恢復期,基準公司調(diào)換了王某某工作崗位,工資收入相應減少。2015年6月25日,王某某向基準公司提出辭職,《員工離職申請單》離職原因一欄載明“1、本人工傷后無法勝任原工作;2、本人的工傷賠償事宜;3、其它(公司一位領導所說原因逼迫)。同時,希望公司能盡快與本人協(xié)商工傷賠償事宜”,2015年8月14日基準公司出具《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載明“因協(xié)商解除原因,依據(jù)《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我單位已于2015年7月14日終止(解除)與該勞動合同者的勞動合同”。2015年9月14日,王某某向武漢市漢南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請求裁決基準公司:1、支付王某某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部分人民幣15538.98元;2、支付王某某2013年9月、2014年8月、2015年1月至7月的拖欠的勞動報酬工資差額部分人民幣30459.52元;3、支付王某某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14日解除勞動關系的經(jīng)濟補償金人民幣15538.98元;4、支付王某某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未休年假待遇人民幣32149.61元;5、支付王某某2014年9月至12月停工留薪期待遇人民幣18572.2元;6、支付王某某醫(yī)療費人民幣499.98元;7、支付王某某交通費人民幣1000元;8、為王某某辦理九級工傷保險待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人民幣46616.94元申報手續(xù);9、為王某某辦理九級工傷保險待遇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人民幣34652.8元申報手續(xù);10、支付王某某九級工傷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人民幣51979.2元。武漢市漢南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5年11月16日作出漢勞人仲裁字(2015)第209號仲裁裁決書,裁令:1、基準公司支付王某某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人民幣51979.20元、2014年9月至12月停工留薪期工資差額人民幣16723.80元、帶薪年休假工資差額人民幣9523.8元;2、基準公司依法為王某某向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申報辦理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領取手續(xù);3、駁回王某某的其他仲裁請求。王某某和基準公司均不服該仲裁裁決,法定期限內(nèi)訴至本院,請求依訴予判。
另查明,2013年9月基準公司發(fā)放王某某工資人民幣223.22元、2014年8月發(fā)放工資人民幣401.52元,基準公司提交對應的考勤表記錄為“休”,工資明細表中顯示因缺勤扣款分別扣減人民幣759元、686元。王某某和基準公司均認可2014年9-12月為工傷停工留薪期,此期間基準公司發(fā)放工資的情況為:2014年9月人民幣980.52元、2014年10月-12月均為人民幣638.52元。王某某因就醫(yī)需要向基準公司借款人民幣2000元,此款基準公司從其2014年10月至2015年元月工資中予以扣減。基準公司提交的考勤表還顯示,王某某分別于2013年2月6日-15日休假10天、2014年1月28日-2月6日休假10天、2015年2月15日-25日休假11天。王某某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人民幣4833.62元(2013年9月、2014年8月因存在缺勤記錄未計算在內(nèi))。
本案在庭審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均認可王某某在入職基準公司前工作累計超過20年。
以上事實,有本院庭審筆錄,王某某和基準公司提交人員入職登記表、勞動合同、工傷認定決定書、鑒定結論通知書、武漢市工傷保險醫(yī)療費用結算清單、稅收完稅證明、武漢市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交易明細、社會保險查詢單、工作證、離職申請、離職手續(xù)交接清單、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考勤記錄、借條、工資清單、扣減明細表、仲裁裁決書、快遞單等證據(jù),經(jīng)庭審質(zhì)證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1、基準公司應自雙方建立勞動關系后一個月內(nèi)與王某某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為此應支付自2012年12月12日至2013年2月28日共78天未簽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人民幣4833.62÷30×78=12567.41元,王某某訴請超過的部分,本院不予支持;2、2013年9月和2014年8月工資,基準公司提交證據(jù)證明王某某存在缺勤情況,王某某雖提出異議,但未提交證據(jù)予以反駁;2015年1-7月工資,此段時間因王某某尚在工傷恢復期,不適宜原工作崗位,雙方協(xié)商調(diào)整了崗位,故上述三種情況均不屬于基準公司拖欠工資的情形,王某某的訴請不予支持;3、王某某離職時反復要求基準公司解決工傷賠償事宜,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符合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jīng)濟補償?shù)那樾?,因王某某工傷前后的月工資標準存在較大差異,計算其經(jīng)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標準以傷前工資為宜,故基準公司應向王某某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人民幣4833.62×3=14500.86元;4、有關帶薪年休假,雖然基準公司提交的證據(jù)顯示王某某在2013-2015年春節(jié)期間休假,但其間均包含7天法定節(jié)假日和調(diào)休,應予扣減,故本院認定王某某已享受帶薪年休假2013年為3天、2014年為3天、2015年為4天,根據(jù)王某某的工作年限,可享受15天帶薪年休假,其應休未休天數(shù)分別為2013年12天、2014年12天、2015年204÷365×15-4=4天,共計28天,基準公司應支付帶薪年休假工資差額人民幣4833.62÷21.75×28×200%=12445元;5、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停工留薪期內(nèi)的工資福利不變,基準公司未按此規(guī)定發(fā)放王某某停工留薪工資,應予補足,其間2014年10月-12月每月沖抵借款的人民幣638.52元應作為基準公司實際支付款項予以計算,停工留薪期工資差額為人民幣4833.62×4-(980.52+638.52×3)=16438.4元;6、有關醫(yī)療費、交通費,王某某因治療工傷而發(fā)生的合理費用,應由工傷保險基金負擔,工傷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部分人民幣499.98元由基準公司負擔為妥;王某某未提交證據(jù)證明交通費產(chǎn)生的原因及金額,本院不予支持;7、王某某已參保且因工傷致九級傷殘,基準公司應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人民幣4331.6元×12=51979.2元,基準公司于2015年1月-7月通過銀行卡向王某某支付的是雙方勞動關系存續(xù)期間王某某的勞動報酬,基準公司主張從一次性就業(yè)補助金中予以扣減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基準公司還應依法為王某某辦理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申取手續(xù),有關金額由工傷保險基金核定,不屬于法院的審理范圍。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四條、《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第五條、《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六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暨原告武漢基準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暨被告王某某未簽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人民幣12567.41元;
二、被告暨原告武漢基準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暨被告王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人民幣14500.86元;
三、被告暨原告武漢基準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暨被告王某某2013年-2015年未休帶薪年休假工資差額人民幣12445元;
四、被告暨原告武漢基準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暨被告王某某停工留薪期工資差額人民幣16438.4元;
五、被告暨原告武漢基準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暨被告王某某醫(yī)療費人民幣499.98元;
六、被告暨原告武漢基準汽車模具有限公司支付原告暨被告王某某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人民幣51979.2元;
上述款項,均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完畢。
如義務人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七、被告暨原告武漢基準汽車模具有限公司為原告暨被告王某某辦理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的領取手續(xù);
八、駁回原告暨被告王某某和被告暨原告武漢基準汽車模具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0元,減半收取人民幣10元,由原告暨被告王某某負擔人民幣5元(免予交納),由被告暨原告基準公司負擔人民幣5元(已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按照不服本院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交納上訴費,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費匯至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戶名: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67,開戶行:農(nóng)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行號: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預交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董海燕
書記員:陶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