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
孫艷利(河北乾翔律師事務所)
韓紅娟(河北乾翔律師事務所)
廊坊銀某典當行有限責任公司
牛景芳(河北張克鋒律師事務所)
王云清
廊坊市銀某行文化商城有限公司
原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孫艷利,河北乾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韓紅娟,河北乾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廊坊銀某典當行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廊坊市廣陽區(qū)愛民東道42號。
組織機構代碼證號××。
法定代表人王云清,該公司總經(jīng)理。
組織機構代碼證號××。
法定代表人張金鵬,該公司總經(jīng)理。
被告王云清。
以上三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牛景芳,河北張克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廊坊市銀某行文化商城有限公司,住所地廊坊市安次區(qū)愛民西道38號。
法定代表人吳限剛,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廊坊銀某典當行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某典當行)、廊坊市銀某行文化商城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某行文化商城)、廊坊市眾祥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祥房地產(chǎn))、王云清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楊曉閣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王某某委托代理人孫艷利、韓紅娟,被告銀某典當行、眾祥房地產(chǎn)、王云清共同委托代理人牛景芳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銀某行文化商城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
本案現(xiàn)已缺席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訴稱,2014年4月28日,2014年7月7日,2014年8月19日被告分三次以入股名義向原告借款343萬元,雙方約定借款期限為一年,且可按季度隨時支取,但被告未按合同約定及時返還借款本金及利息,原告多次催要未果,故訴至法院,請求法院:1,依法判令被告返還原告借款本金343萬元并以年利率18%為計算標準支付自借款之日起實際至付清之日止的利息;2,本案訴訟費、保全費及案件執(zhí)行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銀某典當行、王云清辯稱,一、原告陳述不是事實,被告銀某典當行、王云清并未向原告王某某借款,原告向銀某典當行交納的入股款,原告既然已經(jīng)入股銀某典當行,就應該以入股金額為限承擔公司風險、享受公司收益;原告王某某向被告銀某典當行入股金額為256萬元,并不是原告訴請中的343萬元,原告王某某打入被告銀某行文化商城公司賬戶189.6萬元,其他為現(xiàn)金,上述款項均未到付息日和還款期限,原告要求被告提前返還343萬元沒有法律依據(jù)。
且原被告雙方約定利率過高,應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計算。
二、原告要求被告銀某行文化商城、眾祥房地產(chǎn)、王云清直接返還原告借款本金及利息沒有任何依據(jù)。
原告王某某向銀某典當行交納的是入股款,按照法律規(guī)定,該款自交納之日起就已成為被告銀某典當行有限責任公司財產(chǎn),原告作為股東應承擔股東責任;被告王云清只是銀某典當行法定代表人,其在入股憑條中只是以公司經(jīng)理名義簽字,故被告王云清不應承擔還款責任;原告打入被告銀某行文化商城的錢早已到期,該款到期后入股被告銀某典當行;該款項和被告眾祥房地產(chǎn)沒有任何關系。
原告要求被告銀某行文化商城和眾祥房地產(chǎn)承擔還款義務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
綜上,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被告眾祥房地產(chǎn)辯稱,一、原告起訴主體錯誤,被告眾祥房地產(chǎn)在本案中既不是實際借款人、也不是借款擔保人和收款人,被告眾祥公司也不是原告入股的公司,故原告起訴眾祥房地產(chǎn)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
二、原告起訴眾祥房地產(chǎn)與被告王云清、銀某典當行沒有任何關聯(lián)性。
被告眾祥房地產(chǎn)原法定代表人、股東是王云清,但2014年11月17日將其全部股權轉(zhuǎn)讓給銀商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且于同日在廊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進行了股權及法定代表人身份的變更登記。
被告王云清已不是被告眾祥房地產(chǎn)公司股東,不再擔任眾祥房地產(chǎn)法定代表人。
故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要求被告眾祥房地產(chǎn)承擔還款責任的訴訟請求。
被告銀某行文化商城未答辯。
本院認為,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有答辯并對對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jù)進行質(zhì)證的權利,本案被告廊坊銀某行文化商城有限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其放棄了答辯和質(zhì)證的權利。
本案中,第一、被告銀某典當行出具的入股憑條明確約定了一年期限及利息支付標準,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借款合同的特征。
且被告銀某典當行屬于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入股應嚴格遵守法定程序,被告銀某典當行只為原告王某某及案外人李冬生、李冬梅出具了入股憑條,原告等人也未實際享有股東權利,故原告王某某及案外人李冬生、李冬梅與被告銀某典當行之間的行為屬于借貸而非入股。
第二、案外人李冬生、李冬梅將其享有的對被告銀某典當行的債權轉(zhuǎn)讓給原告王某某,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該債權轉(zhuǎn)讓行為有效。
債權人轉(zhuǎn)讓債權依法應當通知債務人,而不必取得債務人同意。
本案中案外人李冬生、李冬梅雖未將債權轉(zhuǎn)讓事宜書面通知被告銀某典當行,但本案發(fā)生后,被告銀某典當行已了解到上述債權轉(zhuǎn)讓情況,應視為其得到通知。
故原告王某某依法享有案外人李冬生、李冬梅對被告銀某典當行的債權及相關從權利。
綜上,原告王某某依法履行了出借義務,借款雖未到期,但被告銀某典當行經(jīng)營狀況嚴重惡化,可能喪失償債能力,原告有權向被告銀某典當行主張權利。
原告與被告銀某典當行雙方約定的利息標準為年利率18%,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原告要求被告銀某典當行償還借款本金343萬元并以年利率18%為計算標準支付自借款之日起實際至付清之日止的利息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被告王云清、銀某行文化商城作為被告銀某典當行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為被告王云清實際控股的眾祥房地產(chǎn)公司償還2014年河北省大城縣人民法院周景申、陳變英、竇德敬、馬德芳與眾祥房地產(chǎn)四起民間借貸案件中3800萬元債務,而銀某典當行注冊資本僅為2000萬元,其行為造成被告銀某典當行嚴重資不抵債,致使對原告王某某的343萬元借款無力償還,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王某某的利益。
被告王云清、銀某行文化商城作為銀某典當行的股東,上述行為符合公司法關于法人人格否定的構成要件,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 ?第三款 ?的規(guī)定,被告王云清、銀某行文化商城依法應對原告王某某的借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被告王云清在擔任銀某典當行法定代表人期間,利用關聯(lián)關系,為其實際控股的眾祥房地產(chǎn)公司償還周景申、陳變英、竇德敬、馬德芳與眾祥房地產(chǎn)四起民間借貸案件中3800萬元債務,造成關聯(lián)公司財產(chǎn)混同,其行為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被告眾祥房地產(chǎn)作為受益的關聯(lián)公司,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 ?第三款 ?的規(guī)定,應對銀某典當行的對原告王某某的借款承擔連帶責任。
雖然2014年11月20日,被告眾祥房地產(chǎn)股權發(fā)生變更,但是不影響其責任的承擔。
對于原告主張的案件執(zhí)行費用,因未實際發(fā)生,故本院不予支持。
對于被告王云清、銀某典當行辯稱未到付息日和還款期限,因目前被告銀某典當行經(jīng)營狀況嚴重惡化,原告要求提前實現(xiàn)債權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 ?、第八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第二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廊坊銀某典當行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返還原告王某某借款本金343萬元,并以借款本金27萬元為基數(shù)支付原告王某某自2014年4月28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的利息,以借款本金256萬元為基數(shù)支付自2014年7月7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的利息,以借款本金60萬元為基數(shù)支付自2014年8月19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的利息;利息標準按照年利率18%計算。
二、被告王云清、廊坊市銀某行文化商城有限公司、廊坊市眾祥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三、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后17120元,保全費5000元,由被告廊坊銀某典當行有限責任公司、王云清、廊坊市銀某行文化商城有限公司、廊坊市眾祥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接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有答辯并對對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jù)進行質(zhì)證的權利,本案被告廊坊銀某行文化商城有限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其放棄了答辯和質(zhì)證的權利。
本案中,第一、被告銀某典當行出具的入股憑條明確約定了一年期限及利息支付標準,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借款合同的特征。
且被告銀某典當行屬于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入股應嚴格遵守法定程序,被告銀某典當行只為原告王某某及案外人李冬生、李冬梅出具了入股憑條,原告等人也未實際享有股東權利,故原告王某某及案外人李冬生、李冬梅與被告銀某典當行之間的行為屬于借貸而非入股。
第二、案外人李冬生、李冬梅將其享有的對被告銀某典當行的債權轉(zhuǎn)讓給原告王某某,是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該債權轉(zhuǎn)讓行為有效。
債權人轉(zhuǎn)讓債權依法應當通知債務人,而不必取得債務人同意。
本案中案外人李冬生、李冬梅雖未將債權轉(zhuǎn)讓事宜書面通知被告銀某典當行,但本案發(fā)生后,被告銀某典當行已了解到上述債權轉(zhuǎn)讓情況,應視為其得到通知。
故原告王某某依法享有案外人李冬生、李冬梅對被告銀某典當行的債權及相關從權利。
綜上,原告王某某依法履行了出借義務,借款雖未到期,但被告銀某典當行經(jīng)營狀況嚴重惡化,可能喪失償債能力,原告有權向被告銀某典當行主張權利。
原告與被告銀某典當行雙方約定的利息標準為年利率18%,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原告要求被告銀某典當行償還借款本金343萬元并以年利率18%為計算標準支付自借款之日起實際至付清之日止的利息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被告王云清、銀某行文化商城作為被告銀某典當行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為被告王云清實際控股的眾祥房地產(chǎn)公司償還2014年河北省大城縣人民法院周景申、陳變英、竇德敬、馬德芳與眾祥房地產(chǎn)四起民間借貸案件中3800萬元債務,而銀某典當行注冊資本僅為2000萬元,其行為造成被告銀某典當行嚴重資不抵債,致使對原告王某某的343萬元借款無力償還,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王某某的利益。
被告王云清、銀某行文化商城作為銀某典當行的股東,上述行為符合公司法關于法人人格否定的構成要件,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 ?第三款 ?的規(guī)定,被告王云清、銀某行文化商城依法應對原告王某某的借款本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被告王云清在擔任銀某典當行法定代表人期間,利用關聯(lián)關系,為其實際控股的眾祥房地產(chǎn)公司償還周景申、陳變英、竇德敬、馬德芳與眾祥房地產(chǎn)四起民間借貸案件中3800萬元債務,造成關聯(lián)公司財產(chǎn)混同,其行為嚴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被告眾祥房地產(chǎn)作為受益的關聯(lián)公司,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 ?第三款 ?的規(guī)定,應對銀某典當行的對原告王某某的借款承擔連帶責任。
雖然2014年11月20日,被告眾祥房地產(chǎn)股權發(fā)生變更,但是不影響其責任的承擔。
對于原告主張的案件執(zhí)行費用,因未實際發(fā)生,故本院不予支持。
對于被告王云清、銀某典當行辯稱未到付息日和還款期限,因目前被告銀某典當行經(jīng)營狀況嚴重惡化,原告要求提前實現(xiàn)債權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 ?、第八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條 ?、第二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廊坊銀某典當行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返還原告王某某借款本金343萬元,并以借款本金27萬元為基數(shù)支付原告王某某自2014年4月28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的利息,以借款本金256萬元為基數(shù)支付自2014年7月7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的利息,以借款本金60萬元為基數(shù)支付自2014年8月19日起至實際付清之日止的利息;利息標準按照年利率18%計算。
二、被告王云清、廊坊市銀某行文化商城有限公司、廊坊市眾祥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三、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后17120元,保全費5000元,由被告廊坊銀某典當行有限責任公司、王云清、廊坊市銀某行文化商城有限公司、廊坊市眾祥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承擔。
審判長:楊曉閣
書記員:劉樹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