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戶籍地豐寧滿族自治縣,現(xiàn)住豐寧滿族自治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新,河北凱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
負責人:李向雨,職務組長,住豐寧滿族自治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康玉國,河北飛雁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物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8月1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9月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孫新、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負責人李向雨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康玉國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給付給原告31227.00元;2、承擔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與宋桂國結婚后,于2008年4月21日將戶口從原籍遷入達二營村11組493號,戶主為宋桂國。原告自2008年4月21日至今為達二營村第11村民組的村民,一直享受著本村組的各項村民待遇(每年都分得了按人口應分得的各種款項)且一直在本村辦理著養(yǎng)老保險和新農(nóng)合手續(xù),因宋桂國死亡,2013年4月22日公安機關將原告變更登記為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11組493號的戶主至今。被告于2018年7月5日制定并被村、鎮(zhèn)同意批準的征地補償款《分配方案》及《2018年度按人部分計標表》確定分給原告“王某某1人份31227.00元”。被告至今未發(fā)放此補償款。
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辯稱,原告起訴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原告不是小組的經(jīng)濟組織成員,原告戶籍雖在被告小組,但戶籍并不是確認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的唯一依據(jù),更重要的是是否取得了本小組的土地,并以土地而生活。關于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的確認不屬于法院受案范圍,應駁回原告的起訴。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08年12月8日,原告王某某與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村民宋桂國登記結婚,并將戶籍從原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多倫縣灤源鎮(zhèn)黃羊溝村遷入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2012年2月16日,原告王某某與宋桂國離婚,戶籍未遷出。宋桂國死亡后,公安機關于2013年4月22日將原告王某某登記為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11組493號的戶主。2018年7月5日,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的土地被征用112.8602畝,每畝收儲價為10.6萬元,共1184.9846萬元,本次分配9470703.00元,分配方案中確定有戶無地兒媳及入戶姑爺7分,并制作了計標表,計標表中列明原告應分得31227.00元,但在具體分配時被告以原告離婚后一直未在本組居住、不具有小組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資格為由未向原告分配此款。另查明,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在本次征地款分配之前的補償分配中原告均正常取得,并不存在爭議。
本院認為,原告王某某因婚嫁入戶至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并生活在該組,成為該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自此取得該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資格。原告雖然與宋桂國離婚,但戶籍并未遷出,其成員資格并未喪失。在以往土地補償款發(fā)放時,原告與其他成員一樣得到了分配,本次分配補償款計標表中也有原告王某某應分得的數(shù)額,證明原告一直在享有被告經(jīng)濟組織成員待遇,具有該組織成員資格,其要求被告給付補償款的請求應予支持。被告以原告離婚后不在該村居住,不屬于該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為由拒絕向原告發(fā)放補償款的理由不能成立。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條、第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nóng)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王某某補償款31227.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80.00元,減半收取計290.00元,由被告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鎮(zhèn)達二營村第十一村民組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海龍
書記員: 徐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