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哈爾濱市南崗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峰,黑龍江法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姍姍,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哈爾濱中脈科技有限公司經(jīng)理,住哈爾濱市道外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魏壯,黑龍江嘉鴻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與被告李姍姍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張紅宇獨任審判,于2018年1月1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峰、被告李姍姍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魏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王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解除合同;2、李姍姍向王某支付租金69,479.45元(從2015年7月20日至2017年3月7日應交租金是669,479.45元,扣除已付的600,000元,剩余租金應是69,479.45元);3、李姍姍償還王某代其支付的物業(yè)費65,704.84元(2015年7月20日至2017年3月7日期間,年收費標準是40,238.70元);4、由李姍姍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2015年5月2日,王某與李姍姍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王某將其所有的位于哈爾濱市××區(qū)世茂大道88號房屋租賃給李姍姍,租期八年,前三年每年租金41萬元、第四年47萬元、第五年52萬元……合同簽訂后,李姍姍于當日交納了200,000元定金,后又于同年7月20日前交納2015至2016年度的租金40萬元。按照合同約定,李姍姍應當在2016年7月20日前交納2016年至2017年的剩余租金,但在王某多次催促下至今未能交納,且拖欠應當由其交納的物業(yè)費。2017年3月7日王某向李姍姍發(fā)出《律師函》,要求解除合同、李姍姍交納租金和物業(yè)費,但李姍姍置之不理。王某在《律師函》發(fā)出之后,更換了門鎖。王某出租給李姍姍的是毛坯房,李姍姍進行了裝修,但具體情況王某不了解,室內(nèi)的可移動物品沒有了,剩余的是固定裝修物。李姍姍并未在2016年9月提出解除合同事宜,后來雙方在電話里算過賬,但沒有達成一致。2016年11月,李姍姍與王某的母親楊柳協(xié)商租金問題,但未協(xié)商一致,將鑰匙掛在出租房屋門上,王某將鑰匙取走。2016年11月30日,雙方又就租金的結(jié)算問題進行了磋商,當時李姍姍認為投入了裝修,欲以此折抵相應費用,但王某不同意,故未達成一致。綜上,王某認為,李姍姍的行為嚴重違反了租賃合同的約定和合同法規(guī)定,故提起訴訟,租金和物業(yè)費應當計算至2017年3月7日。
被告李姍姍辯稱,同意與王某解除合同,雙方實際上已經(jīng)于2016年11月30日自行解除了合同,不存在訴訟解除合同問題。李姍姍因為自身經(jīng)營的調(diào)整于2016年9月提出了解除合同,與王某多次協(xié)商之后于2016年11月23日從出租房搬出,但沒有恢復原狀,室內(nèi)裝修予以保留,因為雙方?jīng)]有進行最終結(jié)算,考慮到裝修王某還有需要,如果恢復原狀將會產(chǎn)生一定的破壞,因此沒有動。李姍姍想將裝修物作價抵給王某,但雙方?jīng)]有商談。李姍姍離開時,剩余的就是固定裝修物。李姍姍認為錢還有剩余,想把原來多交的錢進行多退少補,截止到2016年11月30日欠了15,000元,李姍姍的裝修也投入了100多萬元,想用裝修進行折抵。
原告王某為支持其訴訟主張,提交證據(jù)如下:
證據(jù)A1.2013年6月13日《哈爾濱市商品房買賣合同書》。證明原告對本案涉及的商品房屋具備所有權。
證據(jù)A2.2015年5月2日原、被告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證明租賃房屋的地址,租賃期限以及租金的交納方式。租賃期滿或者合同解除后被告返還該房屋及其附屬設施,雙方驗收后應結(jié)清各自承擔的費用,被告添置的新物可由其自行收回。
證據(jù)A3.2015年4月16日黑龍江省地方稅務局通用機打發(fā)票3張、2017年3月24日黑龍江增值稅普通發(fā)票1張。證明原告代被告交納物業(yè)費,物業(yè)費的收費標準為每年40,238.70元。
證據(jù)A4.《律師函》一份。證明原告委托律師向被告發(fā)函,要求被告交納拖欠的房租和物業(yè)費。
被告李姍姍為支持其訴訟主張,提交證據(jù)如下:
證據(jù)B1.2015年5月2日雙方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證明根據(jù)合同第4條和第8條約定,被告在租賃原告的毛坯房后進行了裝修和修繕,合同解除后被告依據(jù)合同約定有權取回已添置的裝修、修繕的物品,將房屋恢復原狀。
證據(jù)B2.2016年11月30日原告王某母親楊柳與李姍姍方汪向陽的錄音(錄制在汪向陽的手機上)。汪向陽是公司的副總,李姍姍租這個房子是為了開辦中脈科技公司的體驗店。證明2016年11月30日時雙方對房屋租賃協(xié)議的解除達成了共識,原告對于2016年11月30日房屋的搬離和合同解除無異議。
證據(jù)B3.哈爾濱市南崗區(qū)可心搬家公司出具的證明及轉(zhuǎn)款憑證各一份。證明該房屋于2016年11月22、23日由可心搬家公司負責搬家服務,將室內(nèi)辦公物品搬離。
被告李姍姍對于原告王某舉示的證據(jù)質(zhì)證意見為:對證據(jù)1、3無異議。對證據(jù)2無異議,房屋出租人王某的簽名是王某的母親楊柳代簽的。同時可以證明本協(xié)議第4條約定的乙方對房屋的裝修和修繕,第8條被告在合同期滿或合同解除后有權自行收回對于房屋添置的新物。對證據(jù)4真實性無異議,證明問題有異議,內(nèi)容與事實不符,合同解除的時間應該確認在2016年11月30日。
原告王某對被告李姍姍舉示的證據(jù)質(zhì)證意見為:對證據(jù)1無異議。對證據(jù)2真實性無異議,合法性有異議,因為在這份證據(jù)獲取的時候,楊柳是不清楚的,這種證據(jù)來源和方式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即使可以作為證據(jù)使用只是作為一種協(xié)商,而不能是說解除合同的一個證據(jù),雙方只是在協(xié)商。對證據(jù)3真實性無異議,證明問題有異議,他只證實了被告方存在將室內(nèi)物品搬出的行為,而不能證明是解除合同。
本院認證意見為:原告王某舉示的證據(jù)A1至A4、被告李姍姍舉示的證據(jù)B1、B3內(nèi)容客觀真實、來源合法、與本案有關聯(lián),故予以采信。被告李姍姍舉示的證據(jù)B2內(nèi)容真實、來源合法、能夠證明被告方與原告方對房屋租賃的相關事宜進行了協(xié)商,被告方告知原告方其已搬離該房屋,原告方同意接收房屋鑰匙,但雙方就費用結(jié)算問題并未協(xié)商一致,故予以部分采信。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案涉房屋位于哈爾濱市××區(qū)世茂濱江新城三期四區(qū),建筑面積1360.67平方米,系原告王某購買。2015年5月2日,王某作為出租方(甲方)與作為承租方(乙方)的李姍姍簽訂《房屋租賃合同》。該協(xié)議出租方處由王某母親代為簽寫了王某的名字,承租方處由李姍姍簽名。該合同約定租期八年,自2015年7月20日至2023年7月21日止。前三年每年租金為人民幣肆拾壹萬元……乙方以現(xiàn)金形式向甲方支付租金,首次租金繳納60萬元,其中20萬元定金于合同簽訂之日當天給付,剩余40萬元付款為裝修截止日為2015年7月20日。第二年剩余房租繳納時間為2016年7月20日前……甲方將房屋交給乙方后,乙方可以對房屋進行裝修以及修繕。包燒費由甲方負責繳付。物業(yè)費、水電費等其他費用均由乙方負責……租賃期滿或合同解除后,乙方返還該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甲乙雙方驗收認可后雙方應結(jié)清各自應當承擔的費用。乙方添置的新物可由其自行收回。合同簽訂后,李姍姍依約分兩次共計交納租金600,000元,并對案涉房屋進行了裝修。2016年11月,李姍姍因自身經(jīng)營問題提出解除合同,與王某方進行了磋商,于11月23日搬離案涉房屋。11月30日,被告方派人給原告母親打電話,雙方就交接房屋鑰匙以及租金結(jié)算等事宜進行了電話磋商,被告方告知原告方房屋鑰匙放置地點,原告母親表示同意接收房屋鑰匙,但雙方對租金及其他費用結(jié)算未達成一致。2017年3月7日,王某向李姍姍發(fā)出《律師函》,要求解除合同、支付拖欠的房租和物業(yè)費。另查明,案涉房屋物業(yè)費為每年40,238.70元,至今均由王某交納。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本案《房屋租賃合同》的解除問題和合同解除后的責任承擔問題。
關于本案《房屋租賃合同》的解除問題。王某與李姍姍自愿簽訂《房屋租賃合同》,該合同有效,對雙方均有約束力,雙方均應依約履行?,F(xiàn)雙方均認為該合同已經(jīng)解除,但對于解除方式和解除時間各執(zhí)一詞。王某認為,李姍姍未依約定時間支付下一年度剩余租金,構成違約,其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權,合同自2017年3月7日發(fā)送律師函之日解除。李姍姍認為,其于2016年9月向原告提出解除合同,此后經(jīng)協(xié)商其在搬離案涉房屋后,于2016年11月30日通知原告方時雙方協(xié)商解除。對此本院認為,雙方合同未明確約定解除權的條件,故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斗课葑赓U合同》約定,李姍姍應于2016年7月20日前交納下一年度剩余租金,李姍姍未能依約交納構成違約,但王某并未因此及時向被告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而李姍姍主張的其因自身經(jīng)營問題于9月份即與王某協(xié)商解除合同事宜亦未能舉示證據(jù),且合同并未約定被告此項解除權,李姍姍不享有此單方解除權?,F(xiàn)被告方與原告的母親于2016年11月協(xié)商租金事宜但未達成一致;雙方在2016年11月30日又就租賃合同的結(jié)算問題進行了磋商;被告舉示的2016年11月30日的錄音證據(jù)能夠證明原告方對被告方于2016年11月23日搬離案涉房屋明知且并未反對,亦同意接收房屋鑰匙。上述事實表明,原告同意被告交回房屋、雙方對不再繼續(xù)履行房屋租賃合同達成一致意見,故雙方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應于2016年11月30日解除,租期共計500天,被告應付租金為561,643.84(410,000÷365×500)元、物業(yè)費55,121.51(40,238.70÷365×500)元,合計616,765.35元。扣除已經(jīng)預付的600,000元,還應向原告支付16,765.35元。
關于合同解除后的責任承擔問題。本院認為,原告依約履行了合同義務,系守約方。被告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未按約定日期支付剩余租金的違約行為,后又因自身的經(jīng)營問題向原告要求提前解除合同,故在合同解除后應及時向原告結(jié)算租金和物業(yè)費,即便雙方存在爭議,被告亦應當將其認可的費用積極交付于原告,但其并未舉示證據(jù)證明其主動履行結(jié)算義務,拖欠應付費用,致使雙方糾紛無法及時妥善解決,被告對此負有責任。因雙方對合同解除方式和解除時間存在爭議,案涉房屋自被告搬出后空置至2017年3月7日,雖然本院現(xiàn)對合同的解除予以認定,但自2016年11月30日至2017年3月7日房屋空置期間未能物盡其用,原告產(chǎn)生租金和物業(yè)費損失,對此被告應當承擔相應責任。而原告在明知被告搬離房屋后,并未積極主張權利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損失擴大,對于房屋空置期間的租金和物業(yè)費損失亦應當承擔相應責任。結(jié)合本案實際,從2016年11月30日合同解除至2017年3月7日共計97天的租金、物業(yè)費損失,應當參照合同約定的年租金410,000元標準以及前述物業(yè)費標準,由原、被告各半負擔為宜。因此,2015年7月20日至2016年11月30日,租期共計500天,被告應付租金為561,643.84元、物業(yè)費55,121.51元,合計616,765.35元。扣除已經(jīng)預付的600,000元,還應向原告支付租金、物業(yè)費合計16,765.35元;自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3月7日共計97天,案涉房屋空置期間的租金損失為108,958.90(410,000÷365×97)元、物業(yè)費損失為10,693.57(40,238.70÷365×97)元,合計119,652.47元,此款雙方各半承擔,李姍姍應賠償原告59,826.24元。
綜上,本院對王某要求解除合同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對王某其他訴訟請求部分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一款、第九十七條、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姍姍給付原告王某租金、物業(yè)費合計16,765.35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付清;
二、被告李姍姍賠償原告王某房屋空置期間的租金、物業(yè)費損失合計59,826.24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付清;
三、駁回原告王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02元(原告王某已預付)由原告王某負擔644.60元,被告李姍姍負擔857.40元。被告李姍姍應付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王某,本院不另收退。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紅宇
書記員: 孟祥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