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山東省淄博市。
上訴人(原審被告):李紅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山東省淄博市。
上列兩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呂建雷,上??锏缆蓭熓聞账蓭煛?br/>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格上汽車租賃(上海)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法定代表人:許季睦,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平,江蘇日易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冠,江蘇日易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王某、李紅某因與被上訴人格上汽車租賃(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上公司”)融資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5民初442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20年3月2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王某、李紅某請求:一、撤銷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5民初4427號民事判決第(二)項,改判降低王某對格上公司的賠償金額;二、本案訴訟費及上訴費由格上公司承擔。事實與理由:出租人已經收回全部租金及利息,應以人民幣1-10元(以下貨幣單位同)左右的象征性的名義價格認定車輛留購價款,本案中約定的車輛留購價款明顯偏高,違反公平原則;此外,本案系買賣合同關系而非融資租賃合同關系。
被上訴人格上公司辯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車輛留購價款是雙方合意,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和公平原則,上訴人應予支付。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格上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一、解除格上公司與王某簽訂的《車輛租賃合同》及《車輛處分意向書》;二、判令王某賠償損失:全部未付租金291,900元(從2018年6月22日至2021年1月21日,共計31期,每期租金9,500元,扣除第6期已支付的2,600元)、支付逾期支付租金的滯納金1,334元(暫計至2018年9月27日,之后以拖欠的租金為基數(shù),按照每日萬分之五為標準,支付至實際清償完畢租金之日止)、承擔違約金29,190元(全部未付租金的10%)、律師費3,800元、支付留購價款69,000元、扣除王某已經支付的保證金69,000元及車輛殘值176,000元,共計150,224元;三、判令李紅某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四、由王某、李紅某承擔本案案件受理費。一審審理中,格上公司撤回要求王某支付律師費及違約金的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格上公司(作為出租方)與王某(作為承租方)、李紅某(作為連帶保證人)簽訂編號為XXXXXXXX-0《車輛租賃合同》,約定:租賃期間自2018年1月22日起至2021年1月21日止,共36期,合同起始日期以具體發(fā)車日期為準;租賃車輛標的為通用別克君越、滬BZXXXX車輛一輛;每月租金9,500元(包括在租賃期間內的車輛租金及本合同約定的服務項目之相關費用),每月計算一期租金,第一期租金于發(fā)車日前支付,其余各期租金在每期起租日當日支付;履約保證金69,000元,租賃結束,如果承租方無違反合同條款的行為,出租方向承租方不計息退還保證金;承租方逾期支付租金,按照逾期天數(shù)每天收取逾期租金萬分之五作為滯納金;因承租車輛是由承租方所選定之全新車輛,出租方僅負有以現(xiàn)況交車之義務,承租方同意由原制造廠負產品保固責任,承租方不得因承租車輛設計、制造、使用等瑕疵,作為解約之依據(jù),出租方僅協(xié)助處理之義務;在租賃期內車輛及車輛牌照的所有權屬于出租方,承租方對車輛及車輛牌照只有使用權。承租方保護出租方車輛所有權不受侵犯。若承租方未能履行或違反本合同條款,則出租方可單方面終止本合同及不經通知取回車輛。承租方違反本合同條款致使出租人取回車輛、訴訟、仲裁等由此衍生的訴訟費、仲裁費、律師費等費用由承租方承擔;保證人就承租方履行本合同的義務負連帶保證責任。連帶保證人承擔的擔保責任及范圍為:連帶保證責任、保證范圍包含本合同全部承租人的義務(包含合同約定義務、合同派生義務)。保證期限為:本合同簽定之日起至本合同約定的承租方義務全部履行完畢之日等。同時,格上公司(甲方)與王某(乙方)簽訂《車輛處分意向書》,約定:甲、乙雙方合意由乙方在2021年1月21日以69,000元將滬BZXXXX車輛處分予第三人或將車輛處分予乙方,并將上述處分金額交付甲方等。之后,格上公司向供應商購買涉案車輛,支付購車款219,800元,并將車輛登記于格上公司名下。2018年1月23日,格上公司向王某交付涉案車輛。王某支付了5期租金、第6期支付了部分租金2,600元后,再未支付租金。2018年8月28日,格上公司收回涉案車輛。
一審審理中,格上公司申請評估涉案車輛價值,一審法院委托上海集聯(lián)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滬BZXXXX別克君越小型汽車在2018年8月28日的市場價值進行評估,評估結論為本案所涉租賃物在上述基準日的市場價值為176,000元,發(fā)生鑒定費12,000元。當事人對評估結論均無異議。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條“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jù)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的規(guī)定,融資租賃合同具有融資和融物的特征,即第一,出租人根據(jù)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購買租賃物,第二,租金數(shù)量不僅包括了租賃物的購買價格,還包括了購買款的利息及出租人的合理利潤,第三,出租人對租賃物的所有權僅具有擔保功能,出租人不得任意收回或轉讓租賃物。根據(jù)涉案《車輛租賃合同》、《車輛處分意向書》的相關約定,格上公司根據(jù)王某的選擇購買涉案車輛并出租給王某使用,租金總額包含了涉案車輛購買價款219,800元、租息以及相關稅費,在租期屆滿后王某可以支付69,000元后處分車輛,故涉案《車輛租賃合同》、《車輛處分意向書》屬于融資租賃合同。王某未按照約定支付租金,格上公司有權依據(jù)上述合同的約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四十八條的規(guī)定解除上述合同,故對格上公司的第一項訴訟請求予以確認。關于合同解除日,格上公司認為合同解除之日為2018年12月31日,王某對此無異議,一審法院予以確認。
關于格上公司主張的第二項訴訟請求,一審法院認為,格上公司、王某對收回租賃物情況下格上公司的損失范圍未明確約定,而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格上公司有權主張的損失賠償范圍為承租人全部未付租金及其他費用與收回租賃物價值的差額。經核算,《融資租賃合同》項下王某全部未付租金222,900元(9,500元×31期-2,600元,扣除保證金69,000元)。
關于滯納金,格上公司主張收車日前,以每期到期未付租金為基數(shù),該主張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亦符合合同約定,故予以支持。關于滯納金的標準,合同約定利率為每日萬分之五,一審法院予以確認。經核算,截至2018年8月28日,王某尚欠格上公司滯納金1,472.50元。
關于收回租賃物的處置及價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此有約定的適用約定,沒有約定的法院可以參照合同約定的租賃物折舊以及合同到期后租賃物的殘值確定,或者委托評估、拍賣確定。經一審法院委托,上海集聯(lián)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對滬BZXXXX別克君越小型汽車在收車日2018年8月28日的市場價值進行了評估,評估金額為176,000元,當事人對此均無異議,一審法院予以確認,該金額應當在格上公司主張的損失賠償范圍內予以扣除。格上公司認為,雙方在《車輛處分意向書》中合意,在租賃合同期滿時,王某若想取得車輛所有權,須另行支付69,000元,據(jù)此可知在租賃期間屆滿后,車輛所有權歸格上公司所有,損失賠償范圍應當包括融資租賃合同到期后租賃物的殘值,而本案的評估金額已經包括車輛殘值在內,該69,000元應當從評估金額中予以扣除。王某認為,其支付69,000元的前提系取得車輛所有權,現(xiàn)格上公司收回車輛,王某無需支付上述費用。對此一審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五十條規(guī)定:“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約定租賃期間屆滿租賃物的歸屬。對租賃物的歸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租賃物的所有權歸出租人。”本案中,格上公司、王某就租賃物在租賃期限屆滿后的歸屬并未約定,結合王某取得租賃物所有權的前提是支付69,000元對價,故一審法院確認租賃物的所有權歸格上公司所有,格上公司的損失賠償范圍應相應增加融資租賃合同到期后租賃物的殘值。關于殘值金額,《車輛處分意向書》約定,在租賃期滿,王某若想取得車輛所有權,需向格上公司支付69,000元,故該金額應當視為在租賃期滿后,雙方對車輛殘值的約定,格上公司的損失范圍應當為未付租金、滯納金、殘值扣除租賃物價值的差額。現(xiàn)格上公司自愿用上述租賃物價值抵扣未付租金,系其對自身權利的處分,一審法院予以確認。經抵扣,本案王某未付租金為46,900元。
李紅某在《車輛租賃合同》上簽字,承諾就王某的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一審法院予以確認。
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二百三十七條、第二百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判決:一、確認格上公司與王某簽訂的編號為XXXXXXXX-0《車輛租賃合同》、編號XXXXXXXX-0《車輛處分意向書》于2018年12月31日解除;二、王某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格上公司損失,損失賠償范圍為租金46,900元、滯納金1,472.50元及自2018年8月29日起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滯納金(以截至2018年8月28日的到期未付租金25,900元為基數(shù),按每日萬分之五,以實際逾期天數(shù)計算)、殘值69,000元;三、李紅某對王某的上述第二項付款義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李紅某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王某追償。
本院二審期間,各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一審法院認定事實無誤,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涉案《車輛租賃合同》、《車輛處分意向書》系雙方締約真實意思,雙方理應恪守。從內容上看,《車輛租賃合同》約定的內容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應認定為融資租賃合同。上訴人關于涉案合同應認定為買賣合同的上訴主張,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納。關于格上公司的損失認定問題,上訴人主張,涉案租賃物的殘值過高,應以1-10元左右價格認定,對此本院認為,涉案《車輛處分意向書》約定,格上公司與王某合意在2021年1月21日以69,000元將滬BZXXXX車輛處分予第三人或將車輛處分予王某,該約定系雙方當事人合意,并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一審法院認定的損失計算方式亦不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之規(guī)定,對于上訴人的該項上訴主張,本院亦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王某、李紅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790元,由上訴人王某、李紅某共同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周??菁
書記員:沙??洵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