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王某某。
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溫淑春。
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許建華。
法定代理人:溫淑春,系許建華母親。
三再審申請人的委托代理人:關國民,黑龍江興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分公司。
負責人:李志勇,該公司負責人。
委托代理人:李寶雨,黑龍江廣鵬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某某、溫淑春、許建華與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訥河市人民法院于2012年9月15日作出(2012)訥商初字第68號民事判決。保險公司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2年11月19日作出(2012)齊商三終字第97號民事判決。王某某不服二審判決,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9月23日作出(2014)黑高民申一字第259號民事裁定,指令本院再審本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再審申請人王某某、溫淑春、許建華的委托代理人關國民,被申請人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寶雨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2012年4月13日三原告向訥河市人民法院訴稱:2012年3月29日8時20分,許久立(系王某某之子、溫淑春之夫、許建華之父)駕駛黑B47095解放大貨車在訥河市長虹孵化場院內由東向西行駛,行駛至訥河市中心大街北段向南左轉彎時車輛發(fā)生故障,許久立停車后在車下修車時,該車向西南方向移動,將在車下修車的許久立當場軋死。訥河市交通警察大隊在2012年4月13日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因事故車輛已在被告處投保了交強險,交納了保險費,且在承保期間,發(fā)生了保險事故,原告向被告提出了索賠申請,但被告拒賠,認為本案不屬于交強險理賠范圍,許久立不屬于第三者。原告方認為許久立在發(fā)生事故時不在被保險機動車上,而是在車下,應屬于交強險中的第三人,應當根據(j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和交強險合同的約定,在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萬元內賠償受害人近親屬因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喪葬費、死亡補償費等費用,故訴至法院。
保險公司辯稱:該起事故不在保險公司的理賠范圍內,交強險保險事故的保險責任是指被保險人及其合法駕駛人在使用被保險機動車過程中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傷亡,而本案中被保險車輛是在維修過程中而不是使用過程中發(fā)生事故,所以從本案事實上看不屬于保險賠償范圍。另按照機動車強制保險合同約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民商問題解釋明確規(guī)定機動車強制保險賠償范圍不應包括車上人員,同時也界定了不管駕駛人員是否在車內及車外均不屬于第三者。
訥河市人民法院一審查明:2011年3月28日被保險人富??h旺達車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與保險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分公司簽訂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保險單號為23001000062524,保險費為3136元,保險期間為2011年3月31日至2012年3月30日。被保險車輛號牌號碼為黑B47095,機動車種類為貨車,機動車廠牌型號為解放×××-3廂式貨車。2012年3月29日8時20分許,死者許久立駕駛該保險車輛在訥河市長虹孵化場院內由東向西行駛,行駛至訥河市中心大街北段向南左轉彎時,車輛發(fā)生故障,許久立停車后下車修車,該車自行向西南方向移動,將在車下修車的許久立當場軋死,后經鑒定,事故原因為駕駛人在車下修車,未采取制動措施。訥河市交警大隊訥公交認字(2012)第063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死者許久立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一審法院認為,被保險人富裕縣旺達車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與保險公司簽訂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合同,被保險人按約定交納了保險費用,保險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致許久立死亡,應當承擔保險理賠責任。被告辯稱該起事故不是交通事故,一審法院認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五款對“交通事故”的解釋為: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故??梢娊煌ㄊ鹿实陌l(fā)生不以車輛是否是在使用過程中或是否發(fā)生碰撞為標準,本案中被保險車輛在運行過程中致許久立死亡,應為交通事故。被告辯稱許久立系被保險車輛的合法駕駛人,而非第三者,其應是車上人員。一審認為判斷因保險車輛發(fā)生意外事故而受害的人屬于“第三者”還是“車上人員”應以該人在事故發(fā)生當時這一特定的時間是否身處保險車輛之上為依據(jù),在車上即為“車上人員”,在車下即為“第三者”。受害人許久立雖為發(fā)生事故車輛的駕駛員,但在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其不在被保險車輛上,而是在車下,其身份已經發(fā)生轉換,由駕駛員變?yōu)榈谌?,因此被害人許久立屬于交強險中的第三者,被告作為保險人,應當根據(j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和交強險合同的約定,在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萬元內賠償因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喪葬費、死亡賠償金等費用,又許久立發(fā)生事故時不滿60周歲,其死亡賠償金應為7590.7元×20年即151814元,喪葬費為14801.5元,原告請求11萬元在該范圍和強制險保險合同約定的賠償限額內,應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參照《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的規(guī)定,判決:被告保險公司賠償原告受害人喪葬費、死亡補償費等共計人民幣11萬元,于判決生效后7日內付清。案件受理費2500元,由被告負擔。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二審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許久立,作為被保險車輛的被保險人,在所駕駛的車輛出現(xiàn)故障下車修車時車移動將許久立軋死。許久立是屬于“第三者”還是“車上人員”?!稒C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是指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機動車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shù)膹娭菩载熑伪kU?!钡谒氖l第二項:被保險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許的合法駕駛人。商業(yè)三者險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人以外的,因保險車輛發(fā)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的保險車輛下的受害者。許久立是被保險人,同時也是被保險車輛的駕駛人。依據(jù)以上法律規(guī)定,許久立作為被保險人不能成為自己的侵權人,也就是構成責任保險事故基礎的侵權法律關系并不存在,所以,因被保險的機動車事故導致的被保險人人身損害,不能作為本車的機動車責任保險受害人向保險人請求賠償,否則就違反了責任保險的最基本原則。在同一個責任保險事故中,被保險人不能成為第三者。綜上,保險公司上訴理由充分,有法律依據(jù)。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一、撤銷訥河市人民法院(2011)訥商初字第68號民事判決;二、駁回王某某、溫淑春、許建華的訴訟請求。一、二審案件受理費5000元由王某某、溫淑春、許建華承擔。
王某某、溫淑春、許建華不服二審判決,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稱: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2012)齊商三終字第97號民事判決書,將死者許久立認定為被保險車輛的被保險人,不屬于交強險中的第三者系適用法律有錯誤,望依法撤銷,維持訥河市人民法院(2011)訥商初字第68號民事判決,支持申請人的訴訟請求。其認為本案一、二審法院認定的事實正確,但認為死者許久立并不是投保車輛的被保險人。根據(jù)車輛保單明確標明被保險人和投保人均是富??h旺達車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而根本不是死者許久立,但二審判決卻認為許久立是被保險人。顯然適用法律錯誤。雖然在發(fā)生事故前許久立是車上的司機,但在該人發(fā)生事故這一特定的時間其不在被保險車輛上,而是身處在保險車輛之下,其身份已經發(fā)生轉換,由駕駛員變?yōu)榈谌?,判斷因保險車輛發(fā)生意外事故而受害的人屬于“第三者”還是“車上人員”應以該人在事故發(fā)生當時這一特定的時間是否身處保險車輛之上為依據(jù),在車上即為車上人員,在車下即為第三者,由于機動車是一種交通工具,任何人都不可能永久置身于車輛之上,機動車保險合同中所涉及的第三者和車上人員均為在特定時空下的臨時性身份,二者可以因特定時空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況且交強險是對車輛的投保。上述觀點關于第三者和車上人員的界定,最高人民法院在2008年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第7期發(fā)布的一起指導性案例中的裁判摘要明確進行了界定。本案死者許久立在發(fā)生事故前是合法駕駛人,但在發(fā)生事故時在車下被投保車輛軋死,身份已經轉變。二審法院根本沒有考慮死者許久立是在投保車輛下被軋死的這一客觀事實,只是機械地引用條文,是對法規(guī)的錯誤理解。最高院在2012年9月17日通過的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2)19號第17條規(guī)定:“投保人允許的駕駛人駕駛機動車致使投保人遭受損害,當事人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但投保人為本車人員的除外?!痹撘?guī)定雖然不能作為本案再審的法律依據(jù),但可以作為認定被保險人轉變?yōu)榈谌呱矸莸膮⒖?。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第42條第2項:被保險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許的合法駕駛人。該條的立法原意是將投保人允許的合法駕駛人也規(guī)定為被保險人,這樣不管機動車處于何人掌控之下,只要機動車處于具有合法掌控權的人手中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就受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障,都有權要求保險人理賠。將合法駕駛人規(guī)定為被保險人立法原意是為了保障投保車輛造成受害人損害能得到理賠。綜上所述,被保險人富裕縣旺達車輛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與被申請人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市分公司簽訂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合同,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致許久立死亡,作為被申請人應當承擔保險理賠責任,望人民法院依法改判以維護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本院再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jù)。本院再審查明的事實與二審查明的事實一致。庭審中,雙方爭議的焦點是許久立在案涉交通事故中是否屬于交強險責任范圍內的“第三者”,保險公司應否承擔保險賠償責任。
本院認為,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險是指由保險公司
對被保險機動車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shù)膹娭菩载熑伪kU?!稒C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及《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均規(guī)定,被保險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許的合法駕駛人。本案中,許久立既是肇事車輛的合法駕駛人,又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具有雙重身份。按照交強險條例的規(guī)定,作為肇事車輛的合法駕駛人,其所受到的損害不屬于交強險賠償責任范圍。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1、交通事故發(fā)生時,許久立是否“本車人員、被保險人以外的受害人”即是否“第三者”。2、被保險人是否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在交強險賠償責任范圍內。
關于焦點1,合議庭認為,由于機動車輛是交通工具,任何人都不可能永久地置身于機動車輛之上,故機動車輛保險合同中涉及的“第三者”和“車上人員”均為特定時空條件下的臨時身份,即“第三者”與“車上人員”均不是永久、固定不變的身份,二者可以因特定時空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因保險車輛發(fā)生意外事故而受害的人,如果在事故發(fā)生前是保險車輛的車上人員,事故發(fā)生時已經置身于保險車輛之下,則屬于“第三者”。至于何種原因導致該人員在事故發(fā)生時置身于保險車輛之下,不影響“第三者”的身份。本案中受害人許久立在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其不在被保險車輛的車上,而是在車下,故發(fā)生交通事故時許久立屬“第三者”。而無論是交強險條例、亦或是交強險條款中對“第三者”免責的情形,均規(guī)定為因受害人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損失,保險公司不予賠償。本案中,對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系:許久立未按操作規(guī)范駕駛,違反停車規(guī)定,未采取制動措施導致事故發(fā)生,負事故的全部責任。排除了作為受害人的許久立故意造成損失的情形,保險公司對涉案被保險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
關于焦點2,合議庭認為,最高人民法院法釋(2012)19號《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規(guī)定:“投保人允許的駕駛人駕駛機動車致使投保人遭受損害,當事人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但投保人為本車人員的除外?!痹撍痉ń忉寣⒃诮粡婋U中定義為被保險人之一的投保人,被其允許的駕駛人駕駛所投保車輛造成其自身損害,規(guī)定為交強險賠償范圍,進而可確定被保險人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屬于交強險責任對象。且《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款》第十條規(guī)定的絕對免責的情形并不包括被保險人。交強險不同于商業(yè)險之處,在于商業(yè)險具有盈利性質,而交強險具有公益性,是為了在被保險車輛發(fā)生事故時,最大限度保護受害人利益,使其遭受的損失得到最基本的救濟。故此,涉案交通事故的受害人許久立即使兼具駕駛人(被保險人)的身份,承保該車輛交強險的保險公司也應當在責任限額內給予其賠償。
綜上,本院二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有誤。再審申請人王某某、溫淑春、許建華的再審請求應予支持。本案經過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撤銷本院(2012)齊商三終字第97號民事判決,維持訥河市人民法院(2012)訥商初字第68號民事判決。
二審案件受理費5000元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
公司齊齊哈爾市分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范永玲 審判員 趙廣平 審判員 梁麗娜
書記員:唐婧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