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淼,女,1980年6月25日出生,漢族,住大慶市薩爾圖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洋,系黑龍江海天慶城(大慶)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黑龍江方略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哈爾濱市南崗區(qū)紅旗大街289號龍坤小區(qū)3棟7單元2層3號(實際辦公地點林甸縣東北街龍泉新城售樓處)。
法定代表人:蔣文國,系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全勝,男,1964年2月17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大慶市林甸縣,系該公司林甸縣龍泉新城項目副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林寶昌,系黑龍江靈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淼與被告黑龍江方略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略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月2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因案情復雜,于2016年7月11日中止審理。恢復審理后,重新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6月21日、2018年6月26日兩次公開開庭,依法進行審理。
原告王淼起訴時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人民法院依法確認10間車庫登記房屋登記有效;2.依法辦理商品房過戶手續(xù)(林甸龍泉新城7號樓2-8-1-13樓113車庫;2-8-1-16樓116號車庫;2-8-1-1,7樓117號車庫;7號樓2-8-1-18樓118號車庫;2-8-1-19樓119號車庫;2-8-1-20樓120號車庫;2-8-1-21樓121號車庫;2-8-1-22樓122號車庫;2-8-1-23樓123號車庫;2-8-1-24樓124號車庫)房款共計467200元;3.訴訟費及其他費用被告承擔。2018年5月15日原告變更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將位于林甸龍泉新城7號樓2-8-1-13樓113車庫;2-8-1-16樓116號車庫;2-8-1-1,7樓117號車庫;7號樓2-8-1-18樓118號車庫;2-8-1-19樓119號車庫;2-8-1-20樓120號車庫;2-8-1-21樓121號車庫;2-8-1-22樓122號車庫;2-8-1-23樓123號車庫;2-8-1-24樓124號車庫共計十間車庫交付給原告;2.請求判令被告將上述10間車庫為原告辦理房屋過戶手續(xù);3.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4.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6年6月,原告為投資置業(yè),購買了被告開發(fā)建設的位于林甸縣××街龍泉新城7號樓10間車庫,雙方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原告按合同約定交付了全部購房款,共計467200.00元,被告為原告開具了收據(jù),2014年7月,原告辦理了10間車庫的預購商品房預購登記,合同約定被告逾期交房將承擔違約責任,被告按日向原告支付已交房款萬分之五的違約金,上述房屋早已具備交付使用和辦理房屋過戶,經(jīng)多次協(xié)商未果,故訴訟至法院,懇請法院依法維護原告訴訟請求。在第二次庭審中,原告變更第二項訴訟請求為請求判令被告將上述十間車庫在具備房屋登記條件時,為原告辦理過戶登記手續(xù)。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經(jīng)審理查明案涉7-117號、7-121號、7-122號車庫已于2015年5月29日、2015年9月7日、2015年6月19日分別被案外人呂廣林、楊萬新、杜振平預告登記,至今未撤銷;案涉全部車庫土地使用權(quán)已于2016年9月12日、2016年9月22日、2017年6月13日先后被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大慶市高新區(qū)人民法院、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查封,至今未解除。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未經(jīng)預告登記人同意,轉(zhuǎn)移所有權(quán)不發(fā)生物權(quán)效力,土地使用權(quán)在被人民法院查封期間亦不能辦理轉(zhuǎn)移登記手續(xù)。據(jù)此情況,經(jīng)本院釋明,原告仍堅持按當庭確認的訴訟請求提起本案訴訟,不符合法定起訴條件,應先行通過另案處理上述爭議,待起訴條件成就后再行根據(jù)真實基礎法律關系另訴解決。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項、第三項、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零八條第三款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王淼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10444元,退還原告王淼。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大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于振貴
審判員 劉實
審判員 陳暉
書記員: 李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