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
委托代理人孫長林,河北金山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海林。
被告李海軍。
委托代理人劉曉紅,河北國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張海林、李海軍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原告于2011年11月28日訴至本院,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司利國獨任審判,于2012年1月5日進行了第一次公開開庭審理,在庭審中被告張海林、李海軍以重新鑒定為由提出了中止審理申請,本院當
庭作出了(2012)灤民初字第178號民事裁定書,裁定中止審理。后被告張海林、李海軍不再重新申請鑒定,本院于2012年2月21日重新恢復審理,依法由代理審判員孫小月獨任審判,進行了第二次公開開庭審理。在第一次開庭中,原告王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孫長林,被告張海林、被告李海軍及委托代理人劉曉紅到庭參加了訴訟。在第二次開庭中,原告王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孫長林,被告李海軍委托代理人劉曉紅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張海林及被告李海軍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被告張海林與被告李海軍系親屬關系,2011年7月份,被告張海林要在大屯鄉(xiāng)大屯村建一個二層住宅小樓,并將該項工程承包給被告李海軍。被告李海軍在建筑施工期間,雇傭我和其他農(nóng)民工進行施工,答應每天給付我工資150.00元。2011年7月14日下午,我在進行施工過程中,從施工的一層頂上摔下,當場造成身體傷害,后于當日被送入灤平縣醫(yī)院進行住院治療,經(jīng)診斷為右跟骨粉碎性骨折,住院48天后,好轉出院。經(jīng)司法鑒定,我的損傷已構成殘疾。對于我在此次損傷中所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被告李海軍只支付了2,000.00元醫(yī)療費,被告張海林沒有給予任何賠償。我是在為被告的雇傭勞動中遭受的損傷,被告方應給予全面的賠償,請求法院支持我的訴訟請求。
被告張海林辯稱,小樓是我的房子,我沒有承包給李海軍,我是委托李海軍找人施工,李海軍負責管理,我給李海軍開工資。我同意對原告的經(jīng)濟損失進行合理賠償。
被告李海軍辯稱,不同意對原告進行賠償。首先,我與張海林之間沒有承包關系,我只負責給張海林組織工人、原料,事后再由張海林給付我報酬;其次,我也不應賠償,原告是在大楞沒有鋪好的情況下進行的工作,同時在校正大楞的過程中又錯誤的使用工具,以上兩點違反操作規(guī)程的作法是造成原告受傷的主要原因,故原告應對其受傷應承擔主要責任;另外張海林通過我支付給原告2,000.00元住院押金,除此之外還有1,000.00元的生活費,前后張海林共給了王某某3,000.00元。
經(jīng)審理查明,無爭議事實,2011年7月,被告張海林在大屯鄉(xiāng)大屯村自建二層住宅小樓,該工程由被告李海軍組織人員進行建筑施工。2011年7月14日下午,原告在施工過程中因用模板擊打校正木楞,導致其從一層頂上摔下,造成身體受傷。原告受傷后入住灤平縣醫(yī)院住院治療,在原告住院治療期間張海林通過李海軍給付原告3,000.00元人民幣,包括2,000.00元住院押金和1,000.00元生活費。就此次原告的人身損害賠償數(shù)額雙方未達成一致,原告訴至法院。庭審中,張海林同意賠償經(jīng)濟損失,李海軍不同意賠償。
本案的爭議焦點:1、被告李海軍對于原告的人身損害應否承擔民事賠償責任?2、原告因此次人身損害遭受的經(jīng)濟損失項目及數(shù)額?3、被告方如何承擔賠償責任,是單獨賠償還是共同賠償,是全部賠償還是按比例賠償?
針對第一爭議焦點,即被告李海軍對于原告的人身損害應否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原告方認為,李海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因為李海軍就是工程承包人,李海軍與張海林是承包關系。為證實其觀點,原告方申請證人于海河到庭作證,于海河當庭陳述:我和被告李海軍不認識,是邊振利介紹我到李海軍處干活,李海軍找了個姓劉的工長,還負責組織施工人員及物料,李海軍沒說是誰的活,我不清楚該工程是不是由李海軍承包的,也不清楚李海軍與張海林之間是不是承包關系;后來木匠不夠,我又介紹原告王某某到李海軍處干活,我和李海軍談了每天給我170.00元,給王某某每天150.00元;我當時也在施工現(xiàn)場,王某某用模板砸的木楞,然后木楞掉了,他也就從木楞上摔了下來。
被告李海軍對于海河的證言無異議。
被告張海林對于海河的證言無異議。
被告李海軍認為,不應由其對原告的人身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因為李海軍與張海林不是承包關系,李海軍只是受雇于張海林進行管理;另外,違反操作規(guī)程是造成原告受傷的主要原因,也不應由李海軍承擔賠償責任。被告李海軍提交于海河、劉賀東的書面證言,用于證明李海軍與張海林不存在承包關系;提交邊振利、王順利、黃亞蓉的書面證言,證明原告違反了操作規(guī)程。
原告方的質證意見為,被告方提供的書面證言中,除于海河外其他證人都沒有出庭作證,按法律規(guī)定沒有出庭作證的證言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對于于海河的證言,于海河本人無法證實原告是否違反操作規(guī)程。另外,證人證實的情況也與事實不符,其他人無法對原告違反操作規(guī)程作出判斷,李海軍沒有安排原告使什么工具,李海軍也沒有出具原告不能使用模板的操作規(guī)程。
綜合原、被告的舉證及質證意見,對第一爭議焦點,本院作如下認定:被告李海軍在張海林在建的二層小樓建筑工程中負責組織施工人員及物料,與張海林不存在承包關系,對于原告的人身損害不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理由:按照法律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chǎn)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fā)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fā)包或者分包業(yè)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chǎn)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根據(jù)此規(guī)定,接受發(fā)包或者分包業(yè)務的雇主應當對雇員在雇傭活動中的人身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故認定此爭議焦點的關鍵在于被告李海軍是否為接受發(fā)包業(yè)務的雇主,是否與被告張海林是承包關系?在本案中,原告對自己提出的李海軍將工程承包給李海軍的主張負有舉證責任,但從其提供的于海河的出庭證言看,于海河只能證明李海軍負責組織施工人員及物料,對于李海軍是否承包張海林工程一事并不知情,原告的證據(jù)無法證實李海軍與張海林之間的承包關系,故李海軍對于原告的人身損害不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認定上述事實,采信的證據(jù)有原、被告雙方的訴辯陳述、于海河的出庭證言、被告李海軍提交的于海河的書面證言。
針對第二爭議焦點,原告因此次人身損害遭受的經(jīng)濟損失項目及數(shù)額?
原告方認為,其因此次人身損害遭受的經(jīng)濟損失項目及數(shù)額包括:一、醫(yī)療費6,642.53元,提交1號證據(jù)醫(yī)院收費收據(jù)4張(附費用清單2張)用以證明醫(yī)療費金額;二、住院伙食補助費2,400.00元,按住院48天,每天50.00元計算,提交2號證據(jù)住院病歷10頁、3號證據(jù)出院記錄1頁、4號證據(jù)疾病診斷書1頁用以證明原告進行了住院治療且住院天數(shù)為48天;三、營養(yǎng)費960.00元,按住院48天,每天20.00元計算,提交3號證據(jù)出院記錄1頁用以證明存在適度增加營養(yǎng)的醫(yī)囑;四、誤工費13,650.00元,誤工天數(shù)從受傷的7月14日到評殘前的10月13日,共計91天,每天150.00元;五、護理費3,900.00元,按住院48天,出院護理30天,每天50.00元計算;六、殘疾賠償金11,916.00元,按5,958.00元×20年×10%計算,提交5號證據(jù)司法鑒定書1份用以證明原告達到了10級傷殘的標準;七、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00元;八、司法鑒定費800.00元,提交6號證據(jù)司法鑒定費收據(jù)1張用以證明鑒定費金額;九、交通費600.00元,提交7號證據(jù)交通費車票25張,金額180.00元。
被告李海軍的質證意見為,不認可賠償。對于醫(yī)療費,除了11.50元利咽靈片和272.16元的通迪膠囊不認可,認可其他1號證據(jù)的費用;住院伙食補助費過高,認可原告提交的2號至4號證據(jù);營養(yǎng)費不認可,因為其傷沒有必要加強營養(yǎng);誤工費不認可,應該按住院天數(shù)計算,每天150.00元過高,應該按34.00元計算;護理費過高,出院的30天護理天數(shù)不認可,每天只認可34.00元;殘疾賠償金不認可,對原告提交的5號和6號證據(jù)有異議,灤平縣司法鑒定中心沒有資格以工傷標準鑒定傷殘,只能按人身損害賠償標準鑒定,按人身損害標準原告不夠評殘條件;精神損害撫慰金不認可;交通費不認可,180.00元過高。
被告張海林的質證意見同被告李海軍。
綜合原、被告的舉證及質證意見,對第二爭議焦點,本院作如下認定:一、對于醫(yī)療費,經(jīng)本院核對收費單據(jù)總額為6,643.23元,11.50元的利咽靈片屬于治療感冒的藥物,與被告的腳部傷情無關,應從總額中扣除;272.16元的通迪膠囊是術后治療疼痛的藥物,與被告?zhèn)橛嘘P,予以認定;綜合考量,醫(yī)療費認定為6,631.73元。二、對于住院伙食補助費,被告認為過高,本院綜合認定為48天×20.00元/天=960.00元。三、對于營養(yǎng)費,雖然被告不認可,但根據(jù)原告提供的加強營養(yǎng)的醫(yī)囑,認定為48天×20.00元/天=960.00元。四、對于誤工費,原告主張的91天的誤工天數(shù)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每天150.00元的誤工費因原告沒有證據(jù)提交,應按建筑業(yè)的標準即每天67.09元計算,綜合認定為91天×67.09元/天=6,105.19元。五、對于護理費,原告主張的護理天數(shù)不合理,應按住院的48天計算,不應再包括出院護理天數(shù);另外,原告主張每天50.00元的護理費因無證據(jù)提交,應按農(nóng)林牧副漁業(yè)每天34.06元的標準計算,合計為48天×34.06元/天=1,634.88元。六、對于傷殘賠償金,根據(jù)原告提供的司法鑒定書其傷情被認定為10級傷殘,雖然被告提出了不予認可的抗辯理由,但并未提交相關證據(jù)也未申請重新鑒定,故原告的主張合理,殘疾賠償金應按農(nóng)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計算,即為5,958.00元×20年×10%=11,916.00元。七、對于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告的主張缺乏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認可。八、對于司法鑒定費,因原告提供了有效的司法鑒定費收據(jù),本院認定為800.00元。九、對于交通費,因原告只提供了金額180.00元的發(fā)票,本院認定為180.00元。以上各項經(jīng)濟損失合計為29,187.80元。
認定上述事實,采信的證據(jù)有原、被告雙方的訴辯陳述,原告提交的1號證據(jù)醫(yī)院收費收據(jù)4張(附費用清單2張)、2號證據(jù)住院病歷10頁、3號證據(jù)出院記錄1頁、4號證據(jù)疾病診斷書1頁、5號證據(jù)司法鑒定書1份、6號證據(jù)司法鑒定費收據(jù)1張、7號證據(jù)交通費車票25張。
針對第三爭議焦點,被告方如何承擔賠償責任,是單獨賠償還是共同賠償,是全部賠償還是按比例賠償?
原告方認為,對于原告所遭受的損失,二被告應承擔全額的連帶賠償責任。理由是原告所從事工程的所有人為張海林,承包人為李海軍。雖然被告李海軍不承認其承包了此項工程,但二被告系親屬關系,他們有意隱瞞事實真相。李海軍對工地和現(xiàn)場人員進行管理,并在原告住院期間給予了2,000.00元的醫(yī)療費,李海軍對此事故負有責任,所以要求二被告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對于賠償比例,因原告從事的雇傭勞動均由李海軍安排,被告方并沒有告知原告具體的操作規(guī)程,所以不存在違反操作規(guī)程的說法,所以因由被告方全額賠償。無證據(jù)提交。
被告李海軍認為,李海軍與張海林無承包關系,李海軍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張海林明確表示沒有把二層樓的工程承包給李海軍,被告也沒有證據(jù)證明張海林將工程承包給李海軍。李海軍在原告受傷時在張海林處支了3,000.00元為原告墊付醫(yī)療費,此筆款項應從張海林的賠償數(shù)額中扣除。對于賠償比例,原告受傷的起因是因為違反操作規(guī)程,故應由其按50%的比例賠償.
本院認為: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在本案中被告李海軍在張海林在建的二層小樓建筑工程中負責組織施工人員及物料,與張海林不存在承包關系,故原告的真正雇主是張海林,而不是李海軍,所以對于原告的此次人身損害應由張海林單獨承擔賠償責任,而不應再由李海軍連帶賠償。原告請求由李海軍和張海林連帶賠償?shù)闹鲝?,因無證據(jù)證明兩者具有承包關系,故不予支持。
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原告王某某系長期從事木工行業(yè)的成年人,應具備專業(yè)的施工常識。其受雇后,在施工的現(xiàn)場從事高空危險作業(yè),應注意人身安全,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合理判斷,但其在施工中卻未盡到注意義務,用模板擊打校正木楞,導致其從一層頂上摔下,對損害事實的發(fā)生,原告王某某亦存在一定過錯,應就其過錯自行承擔相應的責任,適當減輕雇主張海林的賠償責任。鑒于本案的實際情況原告王某某應自行承擔其經(jīng)濟損失的30%,即29,187.80元×30%=8,756.34元;雇主張海林應承擔原告經(jīng)濟損失的70%,即29,187.80元×70%=20,431.46元,由于在原告住院治療期間,被告已給付原告3,000.00元,所以張海林最終應賠償王某某17,431.46元。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由被告張海林賠償原告王某某因此次糾紛造成的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殘疾賠償金、司法鑒定費、交通費等各項經(jīng)濟損失17,431.46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付清。
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它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500.00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200.00元,被告張海林負擔300.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代理審判員 孫小月
書記員: 張麗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