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黎族,住保某黎族苗族自治縣(以下簡稱”保某縣”)國營南茂農場二區(qū)什芽隊。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潤苗,海南衛(wèi)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保某縣。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某支公司,住所地保某縣保興東路50號。
負責人:李文雄,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興源,海南金裕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訴被告李某某、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某支公司(以下簡稱”人保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7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5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潤苗、被告李某某、人保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興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李某某賠償原告醫(yī)療費2321.49元、住院伙食補助費6700元、交通費4408元、食宿費7100元、財產損失(手機損壞)1000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133105元、精神撫慰金10000元、傷殘賠償金61634元、營養(yǎng)費6000元、護理費9900元、誤工費13200元、后續(xù)治療費12000元,合計267368.49元;2、被告人保支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對原告承擔賠償責任;3、本案訴訟費和鑒定費2900元等相關費用由兩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7年8月5日07時,被告李某某駕駛×××號輕型普通貨車從南田往保某方向行駛至××區(qū)段時,與原告駕駛的×××號飛鷹牌二輪摩托車相撞,造成原告受傷及手機與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原告被送往保某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經診斷為右尺骨鷹嘴粉碎性骨折,多處軟組織挫擦傷,住院治療67天,醫(yī)療費為31321.49元。被告李某某已向原告支付19000元,被告人保支公司已向原告預付10000元,尚有2321.49元未付。經三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第0030783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李某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無責任。海南華洲司法鑒定中心瓊華洲司鑒[2018]臨鑒字第113號,鑒定原告為傷殘十級,護理期90日左右,誤工期120日左右,營養(yǎng)期60日左右,護理人數1人,后續(xù)治療費12000元左右。經查,被告人保支公司承保被告李某某駕駛×××號輕型普通貨車的保險,應在其保險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原告認為,本案事故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有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67天,每天住院補助100元)、交通費、住宿費、財產損失(手機損壞)、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兒子王某1現年14周歲,兒子王某2現年8周歲)、精神撫慰金、傷殘賠償金、營養(yǎng)費、護理費、誤工費(農林牧漁業(yè)年收入28811元,每月工作日21.75天,即28811÷12÷21.75×120=13200元)、后續(xù)治療費,合計267368.49元。原告為維護其合法權益,特提起訴訟,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李某某辯稱,原告住院的時候,我墊付2000元,以及醫(yī)療費15000元,大概有20000元左右。
被告人保支公司辯稱,1、原告主張的醫(yī)療費過高,該費用應為1786.2元,超出部分不予認可。2、對住院伙食補助費沒有異議。3、對交通費4408元有異議。原告受傷后在保某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而根據原告提供的證據顯示,交通費票據所記載的時間均不在原告住院期間,且往返地點也不在保某縣境內;同時費用過大,短時間內在保某縣境內不可能發(fā)生大額費用,不符合常理,與本案無關,不予認可。4、對食宿費7100元有異議。原告沒有提供證據證明住院期間的人員護理。原告提供的餐票,每一天的數額都超過了一個人一天的伙食費標準。從餐票來看,恰恰反映了多人同時用餐,不符合司法解釋關于食宿費的相關規(guī)定。而且,原告也沒有提供住宿的發(fā)票,應承擔其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不予認可。5、對財產損失1000元有異議。原告沒有提供相關證據證明因事故造成手機損壞的事實,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6、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是基于傷者所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進行計算的,因此應當考慮原告?zhèn)麣埵壍那闆r,其費用應為13310.5元。原告主張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計算有誤。7、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告經鑒定為傷殘等級十級,該費用應為3000元。8、對傷殘賠償金有異議,參照2018年城鎮(zhèn)賠償標準應為28453元年,原告參照的標準有誤,超出部門不予認可。9、對營養(yǎng)費6000元有異議,按每天50元計算,該費用應為3000元。10、對護理費有異議,原告沒有提供相關證據證明發(fā)生護理費的事實,對該費用不予認可;即使存在護理費,也應參照每年28811元計算,應為7104元。11、對誤工費有異議,原告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其存在誤工損失,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不予認可。12、對后續(xù)治療費沒有異議。13、鑒定費與訴訟費,屬于與訴訟相關的費用,根據保險法及保險合同的規(guī)定,不屬于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的賠償范圍。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已為原告墊付10000元醫(yī)療費。
本院經審理認定以下事實:2018年8月5日7時,被告李某某駕駛車牌號×××普通貨車,與原告駕駛的車牌號×××二輪摩托車相撞,并影響到緊跟其后的黃秀妹駕駛的車牌號×××二輪摩托車,造成原告、黃秀妹不同程度受傷,以及原告手機及三輛車不同程度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當日,原告受傷后,被送往保某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至2017年10月11日出院,住院67天,發(fā)生醫(yī)療費30978.49元。原告發(fā)生的醫(yī)療費中,包括被告李某某墊付的19000元及被告人保支公司支付的10000元。
2017年8月28日,三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作出第0030783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簡易程序)》,認定被告李某某未按操作規(guī)范安全駕駛造成事故的,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無責任。
被告李某某駕駛的車牌號×××普通貨車已分別購買被告人保支公司的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限內。交強險的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負責賠償喪葬費、死亡補償費、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用、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護理費、康復費、交通費、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住宿費、誤工費、被保險人依照法院判決或者調解承擔的精神損害撫慰金;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負責賠償醫(yī)藥費、診療費、住院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和合理的后續(xù)治療費、整容費、營養(yǎng)費。
2018年3月7日,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被告李某某賠償醫(yī)療等費用合計163483.49元,被告人保支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同日,原告向本院申請對其傷殘等級、護理期、誤工期、營養(yǎng)期、后續(xù)治療費進行鑒定。2018年3月26日,本院依法委托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原告申請的事項作出鑒定。2018年4月17日,海南華洲司法鑒定中心作出瓊華洲司鑒[2018]臨鑒字第113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原告?zhèn)麆轂槭墏麣?,后續(xù)治療費為12000元左右,誤工期120日左右、護理期90日左右、營養(yǎng)期60日左右,護理人數為1人,自受傷之日起計算。2018年4月27日,原告在保某縣人民醫(yī)院復診檢查,發(fā)生醫(yī)療費347.3元。2018年5月8日,原告當庭提出變更訴求,請求被告李某某賠償醫(yī)療費合計267368.49元,被告人保支公司在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
本院認為:首先,三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簡易程序)》,認定被告李某某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無責任,予以確認。
其次,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原告主張的各項賠償費用。(1)醫(yī)療費,根據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藥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原告受傷后在保某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67天,發(fā)生醫(yī)療費30978.49元(原告未將費用162.22元小數點后面0.22元計入)。其中包括被告李某某墊付19000元,被告人保支公司支付10000元,原告?zhèn)€人支付1978.49元。庭審前,原告在保某縣人民醫(yī)院復診,發(fā)生醫(yī)療費347.3元。但原告請求的費用中只按343元計算,予以采納。原告?zhèn)€人支付的醫(yī)療費,合計為2321.49元,予以確認。(2)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予以確定。原告請求住院伙食補助費按100元天計為6700元,被告人保支公司沒有異議,予以支持。(3)后續(xù)治療費,原告請求按鑒定意見書評估的費用12000元賠償,被告人保支公司沒有異議,予以支持。(4)營養(yǎng)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y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原告請求按鑒定意見書確定的營養(yǎng)期60日,以每天100元的標準計算,計為60天×100元=6000元,予以支持。被告人保支公司認為營養(yǎng)費應按每天50元的標準賠償,與當地的物價水平相比,稍顯過低,不予采納。(5)殘疾賠償金,原告?zhèn)麆萁涜b定為十級傷殘,其請求參照海南省人民政府發(fā)布的2017年我省城鎮(zhèn)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17元年計算,即30817元年×20年×10%=61634元,予以支持。(6)護理費,原告請求參照我省上一年度農林牧漁業(yè)的平均工資28811元年,以一人每月工作日21.75天的標準計算,即28811元年÷12÷21.75×90天=9934元。被告人保支公司不認可每月21.75個工作日的標準,予以采納。原告請求護理費,應按一年365天的標準計算,即28811元年÷365天×90天=7104元。(7)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fā)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y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原告請求交通費4408元,并提供32張交通費票據予以證明。從庭審詢問與原告自認的情況來看,原告發(fā)生交通費的往返地點為保某至三亞,以及保某經陵水至???,與其就醫(yī)治療的地點不符。原告自認前往三亞的目的是原告的家人(不包括原告在內)為了配合三亞交警辦理交通事故后續(xù)事宜而發(fā)生的交通費;前往海口的目的則是為了鑒定事宜而發(fā)生的交通費。這兩項交通費的發(fā)生均不符合交通費規(guī)定的情形,但往返海口配合鑒定發(fā)生的交通費可以酌情考慮。原告2018年3月29日從保某經陵水至???,由一人陪同,發(fā)生高鐵費用一人77元次,兩人兩次合計308元;市內交通從高鐵站往返鑒定地點發(fā)生交通費兩次,一次是27元,一次是35元,合計62元。兩項合計370元,予以確認。(8)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根據撫養(yǎng)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被撫養(yǎng)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原告的女兒王某1生于2003年,兒子王某2生于2010年。原告請求參照上一年度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9015元年的標準計算,被告人保支公司沒有異議。但被告人保支公司認為原告未將傷殘程度計入,應該考慮撫養(yǎng)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即19015×(4+10)÷2×10%=13310.5元,予以確認。此項費用計入殘疾賠償金,合計為74944.5元。(9)食宿費7100元,原告提供食宿發(fā)票證明在其住院期間,其親屬發(fā)生的食宿費用,包括去三亞配合交警處理交通事故事宜的食宿費用、保某縣內的食宿費用、以及護理人員在醫(yī)院的床位費。這些不是原告住院治療必然發(fā)生的費用,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沒有法律依據,不予支持。(10)誤工費,原告請求參照我省上一年度農林牧漁業(yè)的平均工資28811元年,以一人每月工作日21.75天的標準計算,即28811元年÷12÷21.75×120天=13200元,不予采納。原告請求誤工費,應按一年365天的標準計算,即28811元年÷365天×120天=9472.11元。(11)精神損害撫慰金,原告?zhèn)麆萁涜b定為十級傷殘,請求賠償精神撫慰金10000元,比較當地生活物價水平,尚屬合理,予以支持。(12)財產損失1000元,原告認為三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簡易程序)》中,記載了原告手機損壞的事實。但原告沒有提供其他相關如現場照片加以佐證,僅有上述記載的內容,不足以證明手機損壞的真實性,不予支持。(13)鑒定費2900元,是原告為提供本案相關賠償項目依據而支出的鑒定費用,應當由被告李某某與被告人保支公司各承擔一半。
最后,被告人保支公司已先前為原告墊付交強險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超出部分即上述(1)-(4)項合計27021.49元由商業(yè)三者險予以賠償。交強險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負責賠償上述(5)-(12)項,合計101890.61元。被告李某某承擔鑒定費1450元。
綜上,被告人保支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賠償原告?zhèn)麣堎r償金、護理費、交通費、誤工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合計101890.61元;在商業(yè)三者險約定限額內賠償原告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后續(xù)治療費、營養(yǎng)費合計27021.49元。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某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王某人民幣128912.1元;
二、駁回原告王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人民幣2655.26元,由原告王某承擔人民幣1534.56元(已申請免交);被告李某某承擔人民幣1120.7元。鑒定費人民幣2900元,由被告李某某承擔人民幣1450元,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保某支公司承擔人民幣14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傳智
書記員: 馮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