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所地黑龍江省海林市。
委托代理人張齊林,黑龍江森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呂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農(nóng)民,住所地黑龍江省海林市。
委托代理人董婭娟,黑龍江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呂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4月11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高秋蘭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張齊林、被告呂某的委托代理人董婭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一、借據(jù)1張、欠據(jù)1張;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民間借貸法律關系,被告于1996年7月13日從原告處借款11000元,口頭約定1996年底償還;1998年1月21日被告從原告處借款23700元,約定三月末還清,但被告并未按約定償還借款,經(jīng)原告多年催要,被告至今未還。
被告呂某認為,形式要件沒有異議,證明問題有異議。該欠條上寫的時間是1998年、1996年,從時間看,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法律不應保護,而且該欠條和借條上沒有約定利息。該欠條是當時合伙經(jīng)營木材生意所寫,并且錢款已經(jīng)還清,所以多年原告也沒有向被告主張過權利,只是當時因原被告感情尚好被告沒有將欠條索要回來。
本院認為,被告呂某對證據(jù)的形式要件沒有異議,雖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但未提供證據(jù)駁斥上述證據(jù),對該證據(jù)所證明的內(nèi)容,應予采信。
證據(jù)二、證人王曉輝的證言。證明我?guī)椭腋绺绻軈文骋^錢,這個錢是呂某通過我向我哥哥借的錢,所以我哥哥就讓我?guī)兔Υ咭@么多年我一直催要。呂某沒有給過,現(xiàn)在出庭我也不知道我想說什么。1996年呂某我們都在二道住,呂某找我想借點錢家里用,我們就來海林找我哥哥借了11000元,第二筆是1998年呂某找我說上大哥那借點錢,又借了23700元,但是始終催要,始終都沒還。第二次借款說是三月末就還錢,當時沒有說有利息,但是后期說該給點利息我每一年都去,和我朋友一起去,從1997年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我一直都找他催要,我和我朋友祖連冬,王慶海,李金成等人,都陪我去要過錢。
被告呂某認為,有異議。該證人所述的事實與真實情況不符,事實上是原、被告經(jīng)營木材生意打的借條,后期木材賣了以后錢并沒有分給被告,就當?shù)謨斀杩盍?,所以原告從來沒有向被告主張過任何權利,而證人與原告屬于親屬關系,對本案有利害關系,不應采信,證人聲稱多次向被告索要借款,但是原告從來沒有向被告要過借款,也證明原告其實已經(jīng)自認被告不欠原告錢。
本院認為,證人王曉輝與原告王某某雖系親屬關系,對其證明的問題因與其他證人證言可相互印證,應予采信。
證據(jù)三、證人祖連冬的證言。我和王曉輝,王慶海都一起去過,第一次大概是1998年去的,一直到2002年,連續(xù)幾年去了6、7次。一年最多去過兩次。證明被告欠王曉輝的錢,我和王曉輝去要過6、7次帳。
被告呂某認為,有異議。證人與一起同去的證人是朋友關系,證人之間有利害關系,而且每次前往要賬并沒有經(jīng)過原告的授權,而且每次去時只是聽本案證人王曉輝簡單說了幾句,實質上,證人不詳細具體內(nèi)容,而且該證人最后一次見到呂某的時間是2002年,至今已經(jīng)有10余年,就算證人去要借款,至今也已經(jīng)超過訴訟時效,不應采信。
本院認為,證人祖連冬的證言與其他證人的證言可以想到印證,本院應予采信。
證據(jù)四、證人王慶海的證言。證明:王曉輝曾經(jīng)去北寧找呂某要過多次錢,要了好多年,事實存在。我從2003年到2014年呂某在工地的時候我們都去要過,但是呂某就是說現(xiàn)在沒有錢,有錢了就給。2014年、2015年到牡丹江110指揮中心的工地找的呂某要錢,我和王曉輝去找的
被告呂某認為,有異議。剛才證人說與王曉輝如親兄弟一樣的朋友,而且每次要錢的時候原告王某某沒有在場,只是聽王曉輝說,該證言不應采信
本院認為,證人王慶海的證言與其他證人的證言可以想到印證,本院應予采信。
證據(jù)五、證人李金成的證言。我找呂某要過帳我和王曉輝,大概是2006年、2008年這幾年到2015年冬天都去要過帳。說工程款沒下來什么的,就是沒有錢。去年冬天,也是王曉輝我們最后一次去。
被告呂某認為,有異議。證人向呂某要錢的時候原告沒有在場,也沒有得到原告的授權,而且該證人與王曉輝系多年的好朋友關系,有利益關系,而且剛才證人聲稱最后一次與王曉輝向呂某索要欠款的地點是在呂某家,剛才庭下,王曉輝也說確實是最后一次向呂某要錢時本案的這位證人也在場,而且王曉輝出庭作證時聲稱最后一次找到呂某的地點是在麻將廳,沒有其愛人,明顯該證人及證人王曉輝均在撒謊,不應采信
本院認為,證人王慶海的證言與其他證人的證言可以想到印證,本院應予采信。
證據(jù)六、錄音資料1人份。證明:證明:1、呂某欠王某某借款兩次共計34700元。呂某也承認王曉輝找過呂某,而且承諾在9月份月亮灣錢下來,就把錢給原告送來,對借款的總金額呂某也確認,只是辯解意見是原告同意在向他要10000元,但是原告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通過錄音也證實原告與被告主張過要求還款的事情;2、原告委托王曉輝向被告多次催要借款;3、被告對出具兩張借據(jù)無異議;4、原告訴訟未超過訴訟時效。
被告呂某認為,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證明的問題有異議,該證據(jù)顯示的是王曉輝與呂某的通話錄音,王曉輝反應的情況本錄音不能表現(xiàn)出是經(jīng)過原告授權且向呂某要錢;2、呂某在該錄音中清楚的表達了當時的狀況是與原告合伙做木材生意,當時打了欠條,拿著錢買木材,木材拉到了院里,后期并沒有分給被告錢,而且原告從被告處拿回錢時,也并沒有打條,而且原告就該合伙做木材生意與被告表示以前的帳都不算了,就再給10000塊錢就完事,但被告并沒有同意,因此本案借款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借款,而且也與木材合伙時已經(jīng)抵消,所以原告要證明的問題不存在。該證據(jù)材料不能證明原告多次委托證人向被告催要借款,而且可以表示出在錄音當天才向被告催要這筆款,呂某根本就不知道。
本院認為,被告呂某對該視聽資料的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其形式要件,應予采信。
被告呂某未提供證據(jù)。
為查明案件事實,為被告呂某做的調查筆錄1份。
原告王某某認為,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對部分內(nèi)容有異議,對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合伙能夠確認,且被告承認從原告處借錢,對于被告說同意其給付10000元的事實與事實不符,原告沒有表述過只給10000元的事情。
被告呂某認為,對形式要件沒有異議,但是內(nèi)容上和我的當事人和我陳述的有點出入,我要回去核實一下。
本院認為,調查筆錄的內(nèi)容系當事人自行陳述,應予采信。
據(jù)此,結合原、被告的陳述,本案確認如下事實,原、被告經(jīng)案外人王曉輝介紹認識,被告因用錢于1996年7月13日向原告借款11000元,未書面約定還款期限,未約定利息。1996年年末原告開始向被告催要該款,之后原告多次委托其弟弟王曉輝向被告催要該款,被告未償還該借款。1998年1月21日被告向原告借款23700元,雙方約定還款期限3個月,證人王曉輝、祖連冬、王慶海、李金成證明自1996年年末開始多次向被告呂某催要該款。被告呂某認可是與案外人王曉輝合伙做生意,錢是從原告王某某手里拿的。且被告在錄音資料中同意部分償還該款。借款后,被告呂某未償還。被告呂某同意償還借款10000元。
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被告呂某因用款通過王曉輝介紹向原告王某某借款,原、被告間形成借貸法律關系。原、被告間借款時雖未約定還款期限,借款后原告王某某委托介紹人王曉輝向被告呂某自1996年年末起開始催要該款,其催要過程有證人王曉輝、祖連冬、王慶海、李金成予以證明。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nèi)返還。經(jīng)原告委托案外人王曉輝多次催要,被告至今未償還,其行為構成違約。公民之間的無息貸款,原、被告間未約定償還期限但經(jīng)出借人催要后,借款人仍不償還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應當予以準許。借款雙方因利率發(fā)生爭議,如果約定不明,又不能證明的,可以比照銀行同類貸款利息計息。對原告要求被告呂某償還借款本金34700元,利息按年利率6%標準計算38316元訴訟請求的合理部分,本院應予支持。被告呂某主張:1、借款已償還,與原告系合伙關系,但未提供證據(jù)支持其主張;2、該案起過訴訟時效期間,《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六條:義務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擔保、請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償債務計劃等承諾或者行為的,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的當事人一方“同意履行債務”。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證人王曉輝、祖連冬、王慶海、李金成證言證明原告主張,被告對雖有異議,但未提供證據(jù)駁斥上述證人證言,對其主張不應予以支持;3、借款上沒有約定利息視為不支付利息,該借款經(jīng)原告催要后,被告未償還,雙方當事對有無利息發(fā)生爭議的,可以比對銀行同類貸款利息計息。故對被告的上述主張,不應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能則》第一百四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73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呂某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10日內(nèi)給付原告王某某借款本金11000元及利息12705元(從1997年1月1日按年利率6%標準計算到2016年4月1日止)2016年4月1日以后的利息按年利率6%標準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
二、被告呂某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10日內(nèi)給付原告王某某借款本金23700元及利息25596元(從1998年4月21日按年利率6%標準計算到2016年4月21日止)2016年4月21日以后的利息按年利率6%標準計算至實際給付之日。
案件受理費1620.90元,減半收取810.45元,由被告呂某負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牡丹
江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高秋蘭
書記員:王明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