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秦皇島市。公民身份號碼:×××。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彥軍,河北港博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秦皇島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孟慶文,理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焦汝秋,河北法建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某某上訴請求:撤銷本案一審判決,改判被上訴人支付上訴人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的績效工資,由被上訴人承擔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原審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于2015年2月終止勞動合同關系錯誤。上訴人于2015年10月10日取得退休證,在取得退休證之前,上訴人一直未離崗,并且被上訴人按時給上訴人發(fā)放工資,應確定2015年10月后,上訴人不在被上訴人處工作、不領取工資為勞動合同解除。上訴人在離職前和離職后,多次找到被上訴人相關領導,要求解決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的績效工資問題,被上訴人一直承諾給予解決,但遲遲未能解決,以致成訴,上述事實構成訴訟時效中斷,故上訴人主張2009年至2015年1月期間的績效工資,并未超訴訟時效。秦皇島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辯稱,1、上訴人不是被上訴人的副科級人員;2、上訴人在2006年就已經不再上班;3、上訴人的仲裁請求超過仲裁時效。一審判決結果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秦皇島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原告無需向被告支付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的績效工資;2、由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被告王某某自述其1990年曾任秦皇島郊區(qū)農村信用社副主任,1994年經市農行黨組研究同意任聯(lián)社三產公司總經理,享受副科級待遇,1998年經秦皇島市人民銀行研究同意,任命被告為秦皇島郊區(qū)聯(lián)社副科級督導員。2006年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河北監(jiān)管局作出銀監(jiān)冀局復(2006)334號《關于核準秦皇島市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開業(yè)的批復》,批復秦皇島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開業(yè)同時秦皇島郊區(qū)農村信用社及所轄農村信用社法人自行終止。2015年1月被告王某某達到退休年齡,辦理了退休手續(xù),2015年10月10日被告領取退休證。2016年7月16日被告王某某向秦皇島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裁決被申請人(本案原告)按副科級待遇標準支付申請人(本案被告)2009年至退休之日應發(fā)未發(fā)績效工資。2017年1月22日該仲裁委員會作出秦勞人仲案字(2016)第568號裁決書,裁決:被申請人自收到本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申請人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的績效工資。原告不服裁決,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法院認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勞動者認為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在法律規(guī)定的時限內主張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后產生的支付工資、經濟補償金、福利待遇等爭議,勞動者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承諾支付的時間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后的具體日期的,用人單位承諾支付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勞動者不能證明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本案中,被告王某某于2015年2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經審批退休,其退休之日為原、被告雙方終止勞動關系之日,此時,被告應當知道其與單位是否存在支付績效工資的勞動爭議,雖然向被告發(fā)放退休證的時間是2015年10月10日,但退休證的發(fā)放時間不能等同于終止勞動關系的時間,被告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原告承諾支付的具體日期,因此,應當以雙方終止勞動關系之日(即2015年2月退休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被告于2016年7月16日向秦皇島勞動人事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主張權利,超過了上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一年仲裁時效,因此,對被告的仲裁請求不予支持。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guī)定,判決:原告秦皇島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不支付被告王某某仲裁時主張的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的績效工資。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王某某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以下證據:證據1、《會議記錄》一份,欲證明在2015年12月12日被上訴人就上訴人的績效工資待遇問題作出給予解決承諾,亦證明在2015年12月12日上訴人找過被上訴人理事長孟慶文及趙永利主任。證據2、證人吳某當庭證言,欲證明吳某與上訴人多次找過被上訴人領導,最后在2015年12月找過孟慶文理事長,其答復盧龍縣有個徐敬宜的案件,說等那個案子判下來再說。被上訴人對上訴人提交證據1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不認可,認為該證據為上訴人與吳某單方書寫,不應予以采信;對于證據2吳某的當庭證言,認為吳某與上訴人有利害關系,其與上訴人一起申請仲裁,對整個案件情況了解,其證言不應予以采信。經審核,上訴人提交的證據1為上訴人王某某與吳某單方書寫,無被上訴人方簽字確認,且被上訴人對該證據不予認可,本院不予采信;證據2證人吳某的當庭證言,由于吳某與上訴人王某某一起申請仲裁,向被上訴人主張績效工資,故吳某與上訴人存在利害關系,對其證言不予采信。被上訴人秦皇島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未提交新證據。本院對一審法院審理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北景钢校簧显V人秦皇島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在一審訴訟中提交的《退休人員基本養(yǎng)老金計發(fā)表》中,顯示王某某的退休時間為2015年1月,王某某對該證據的真實性認可,且王某某于2015年2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故一審判決將本案雙方當事人勞動關系終止之日即上訴人王某某退休之日(2015年2月)認定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并無不當。上訴人王某某于2016年7月16日申請仲裁主張權利,未提交其未超過仲裁申請期限或存在不可抗力及其他正當理由的充分證據,故一審認定上訴人于2016年7月16日申請仲裁主張權利已超過法定的一年仲裁時效亦無不妥。綜上所述,王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五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上訴人王某某因與被上訴人秦皇島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0302民初980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3月2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王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彥軍,被上訴人秦皇島市區(qū)農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委托訴訟代理人焦汝秋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上訴人王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任秀文
審判員 韓 穎
審判員 郭玉田
書記員:程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