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訴訟代理人:沈巧怡,上海市申房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本院收到王某2的民事起訴狀及訴訟材料。起訴人王某2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判令撤銷本市黃浦區(qū)薛弄底街XXX-XXX號房屋租賃戶名為王某3的租用公房憑證,并將上述房屋租賃戶名恢復(fù)原狀。事實與理由:本市黃浦區(qū)薛弄底街XXX-XXX號系公有房屋,原承租人為王某1,王某1系王某2、王某3的父親。1979年3月其父王某1退休戶籍遷回江蘇常熟,其弟王某3從江蘇常熟頂替來滬。后王某3開始生病,偏執(zhí)、強迫,為照顧王某3情緒,避免病情惡化,1986年其戶籍遷出。1987年王某3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1995年父親王某1中風,起訴人為照顧父及弟再次入住系爭房屋至今,并擔任王某3的監(jiān)護人。1998年8月13日,王某1去世。近年,系爭房屋納入征收范圍,起訴人方得知上海豫園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在沒有征得其同意的情況下于2002年擅自將系爭房屋承租戶名變更為王某3。起訴人認為,其是系爭房屋的原始受配人和實際居住人,王某3為XXX殘疾,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上海豫園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未征得其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變更租賃戶名的行為違法,遂向本院提起訴訟。
經(jīng)審查,本院認為,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人身權(quán)利、財產(chǎn)權(quán)利以及其他合法權(quán)益受到侵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起訴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guān)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本案中,本市黃浦區(qū)薛弄底街XXX-XXX號二層中前樓公房原承租人王某1死亡后變更為王某3之時,起訴人的本市常住戶口并不在上述公房內(nèi)。根據(jù)《上海市房屋租賃條例》第四十一條規(guī)定,公有居住房屋承租人死亡的,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在該承租房屋處有本市常住戶口的,可以繼續(xù)履行租賃合同;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在該承租房屋處無本市常住戶口或者其生前無共同居住人的,其生前有本市常住戶口的配偶和直系親屬可以繼續(xù)履行租賃合同。因此,系爭公房內(nèi)存在本市常住戶口的共同居住人王某3的情況下,起訴人則不具備提起相關(guān)訴訟的主體資格。此外,根據(jù)起訴人提供的證據(jù)材料,王某3已于2016年3月10日去世,公房出租人與王某3之間的公房租賃關(guān)系已經(jīng)終止。況且王某3雖系XXX殘疾,但其民事行為能力并未經(jīng)司法程序宣告確認;即便王某3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公房管理部門將王某3所居住的公房租賃戶名由其父王某1變更為其的行為亦未侵害到王某3的合法權(quán)益,故就此提起訴訟不具備訴的利益。為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guī)定,裁定如下:
對起訴人王某2的起訴,本院不予受理。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
審判員:蒲代文
書記員:張靜嫻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