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玉軍,湖北延津律師事務(wù)所律師。被告:孟某1,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天津市漢沽區(qū)。被告:孟某2,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被告:孟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被告:孟某4(曾用名吳軍榮),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被告: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qū)。
原告王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確認孟田耘于2007年8月19日所立遺囑合法有效。事實和理由:原告王某和孟田耘于××××年××月××日登記結(jié)婚,雙方均系再婚。原告王某與前夫育有孟某4和吳某,孟田耘與前妻育有孟某1、孟某2和孟某3。孟田耘于2007年8月19日手書遺囑,將財產(chǎn)贈與原告王某。孟田耘于2017年5月9日病故,原告王某向被告孟某1、孟某2、孟某3出示遺囑,但遭否認,認為這份遺囑是偽造的。因此,訴請法院確認該份遺囑合法有效。被告孟某1辯稱:我父親去世第2天,原告王某就開始說房子的事,當時我就說等處理完后事再說。第5天晚上,孟某4就拿出來一個遺囑的復(fù)印件,但根本不能確認該遺囑的真假。立遺囑應(yīng)當光明正大,相關(guān)人員也應(yīng)該到場,特別是要有雙方認可的證明人到場并簽字。原告王某所說的這份遺囑沒有公證,也沒有證明人或我們兄妹的簽字,而且還忽略了我們生母的遺產(chǎn),沒有表明有哪些遺產(chǎn),更不符合我父親的書寫習(xí)慣、筆跡。2007年之后的10年里,原告王某常跟我們說要和我父親離婚,我們勸過我父親,但父親說要離就離,而且從2007年起我父親和原告王某就已分居,遺囑是否是我父親真心寫的存疑?!痢痢痢聊辍痢猎隆痢寥瘴腋赣H才和原告登記結(jié)婚,房子等都是我父親的婚前財產(chǎn)。原本想著按父親的遺愿處理,但現(xiàn)在我要求繼承遺產(chǎn)。被告孟某2辯稱:我的答辯意見同孟某1的一致。被告孟某3辯稱:我父親生前從來沒有跟我們說過立有遺囑,在他生病的時候也沒有出現(xiàn)過遺囑。原告王某在我父親死后就急著賣房子,所以我同意孟某1的答辯意見。被告孟某4未以任何形式進行答辯。被告吳某當庭答辯稱其沒有答辯意見。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被告孟某4、吳某系原告王某與其前夫所生,原告王某與其前夫離婚后,被告吳某歸原告王某的前夫撫養(yǎng)。被告孟某1、孟某2及孟某3系孟田耘與其前妻所生。孟田耘的前妻死亡后,孟田耘與原告王某于××××年××月××日登記結(jié)婚。2007年8月19日,孟田耘親筆書寫了一份遺囑。該遺囑首先對子女進行了叮囑、期望,接著是感謝、安慰王某,然后關(guān)于遺產(chǎn)的內(nèi)容為“吾平生少有積蓄些許薄產(chǎn),微不足道??紤]到兒女都已自立,而素珍卻步入老年疾病纏身,又無有收入,吾擔心其晚景凄清,思之再三,故決定將吾之所有財產(chǎn)全部贈予素珍。這不過是聊表眷戀之情而已。”最后對自己的喪事進行了安排。2017年5月9日,孟田耘病故。
原告王某訴被告孟某1、孟某2、孟某3、孟某4、吳某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依法立案受理后,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玉軍,被告孟某1、孟某2、孟某3、吳某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孟某4經(jīng)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原告王某及被告孟某1、孟某2、孟某3為孟田耘的第一順序繼承人,是本案的適格主體。孟田耘與原告王某結(jié)婚時,被告孟某4已年滿十八周歲,被告吳某由其生父撫養(yǎng),均未與孟田耘形成扶養(yǎng)關(guān)系,因此被告孟某4和吳某都不是孟田耘的法定繼承人,本案與被告孟某4、吳某無法律上的利害關(guān)系。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chǎn)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shù)人繼承。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注明年、月、日。本案中,孟田耘于2007年8月19日所立遺囑符合自書遺囑的全部形式要件。被告孟某1、孟某2、孟某3未提交證據(jù)證明該遺囑系偽造或被篡改,也無證據(jù)證明該遺囑是孟田耘受脅迫、欺騙所立,亦無證據(jù)證明孟田耘之后已撤銷、變更了該遺囑。根據(jù)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zé)任提供證據(jù)。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主張事實,由負有舉證責(zé)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的規(guī)定,被告孟某1、孟某2、孟某3認為該遺囑不合法的理由不能成立。雖然孟田耘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對其遺產(chǎn)范圍尚存爭議,但并不影響孟田耘將其個人全部合法財產(chǎn)指定由原告王某一人繼承的真實意思表示。至于孟田耘的遺產(chǎn)范圍,則不屬本案審查范圍,應(yīng)另行處理。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五條、第十條、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繼承人孟田耘于2007年8月19日所立自書遺囑合法有效。案件受理費80元,減半收取計40元,由被告孟某1、孟某2、孟某3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yīng)在遞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預(yù)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戶名: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賬戶號:17×××01。開戶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北京路支行。通過郵局匯款的,款匯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郵編:442000;地址:十堰市浙江路66號。上訴人應(yīng)將注明一審案號的交費憑證復(fù)印件同時交本院。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之次日起七日內(nèi)未預(yù)交,也未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本院不再另行送達預(yù)交上訴費通知)。
審判員 劉海清
書記員:曾靖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