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張家口市宣化區(qū)。
原告:楊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張家口市宣化區(qū)。
原告:楊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張家口市宣化區(qū)。
原告:楊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唐山市豐南區(qū)。
原告:楊某4,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張家口市宣化區(qū)。
原告:楊某5,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張家口市宣化區(qū)。
以上六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獻忠,河北環(huán)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楊某6,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張家口市宣化區(qū)。
原告王某、楊某1、楊某2、楊某3、楊某4、楊某5訴被告楊某6法定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1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楊某5及六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獻忠、被告楊某6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楊某1、楊某2、楊某3、楊某4、楊某5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繼承楊坡的遺產土地分配款34600元;2、依法繼承楊坡名下1.9畝土地承包經營權。事實和理由:王某與楊某6系母子關系,楊某1、楊某2、楊某3、楊某4、楊某5與楊某6系同胞兄弟姊妹關系。楊坡與王某有婚生子女6人,楊坡于2000年病故,留有承包土地1.9畝,王某及其他子女與楊某6協(xié)商將承包土地由楊某6有條件耕種,每年支付王某部分贍養(yǎng)費用,如有土地變更由王某享有土地收益權,但多年來楊某6未向王某給付任何費用,并將村委會給付的占地分配款據(jù)為己有。原告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請求人民法院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楊坡與王某系夫妻關系,育有子女七人,分別是楊某6、楊某1、楊秀梅、楊某2、楊某5、楊某3、楊某4。2000年3月楊坡因病去世。楊坡生前系張家口市宣化區(qū)侯家廟鄉(xiāng)劉家窯村村民,2010年至2016年期間,劉家窯村委會向其名下累計發(fā)放土地分配款34600元。該款均由楊某6領取,其中2010年領取的一萬元已交付其母王某。
另查明,楊坡去世之前已將其1.9畝土地的承包經營權記載于楊丙達(即楊某6)的土地承包合同書中。王某另有1.9畝承包地由楊某5耕種,并與楊某5家承包地為一個承包合同。
再查,楊秀梅于2017年6月8日向本院聲明放棄對楊坡土地分配款的繼承權利。
上述事實,有原告的陳述、被告的答辯,原告提供的劉家窯村委會證明,被告提供的土地承包合同書、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本院的談話筆錄、庭審筆錄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guī)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繼承開始后,先由第一順序繼承人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本案中,楊坡去世后村委會向其名下發(fā)放的土地分配款系楊坡的個人遺產,依法應由其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即楊某6、楊某1、楊秀梅、楊某2、楊某5、楊某3、楊某4。因楊秀梅已聲明放棄繼承權利,該遺產應由其他七繼承人依法繼承。《繼承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考慮到王某年歲較高、缺乏勞動能力及楊某6已將一萬元交付于王某的事實,本院酌定該一萬元遺產全部分配給王某。其余24600元由楊某6、楊某1、楊某2、楊某5、楊某3、楊某4共六位繼承人均等分割,每人應分得4100元。因該款已由楊某6全部領取,楊某6應向楊某1、楊某2、楊某5、楊某3、楊某4分別給付4100元。
對于原告主張的繼承楊坡名下1.9畝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訴訟請求。本院認為,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農戶中各成員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應受到保護。同時,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頒發(fā)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予以確認。本案中,楊坡名下的1.9畝土地的承包經營權已記載于楊丙達(即楊某6)的土地承包合同書中。故楊坡名下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不發(fā)生繼承問題,本院對原告的此項訴訟請求依法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五條、第十條、第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條、第九條、第十五條、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一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楊某6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分別給付楊某1、楊某2、楊某5、楊某3、楊某4每人4100元;
二、駁回六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65元,由王某、楊某1、楊某2、楊某5、楊某3、楊某4、楊某6每人分別負擔9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胡 婕 審 判 員 苗照亮 人民陪審員 高蓮芝
書記員:張建萍 附相關法律規(guī)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三條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第五條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的,按照協(xié)議辦理。 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yǎng)父母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yǎng)兄弟姐妹、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十三條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yǎng)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yǎng)能力和有扶養(yǎng)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yǎng)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xié)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三條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xié)商等方式承包。 第九條國家保護集體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五條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向承包方頒發(fā)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并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頒發(fā)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除按規(guī)定收取證書工本費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 第三十一條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guī)定繼承。 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xù)承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