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海興縣。
原告:信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海興縣。
二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金昭,河北滄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海興縣香坊鄉(xiāng)韓某某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韓林潭,該村委會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建華,河北海之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信某某與被告海興縣香坊鄉(xiāng)韓某某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韓某某委會)生命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2月24日作出(2015)海民初字第710號民事判決,韓某某委會不服該判決,向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9月19日作出(2016)冀09民終3172號民事裁定,發(fā)回重審。本院另行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11月2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和信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金昭、被告韓某某委會的法定代表人韓林潭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建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王某某、信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賠償原告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損失合計113994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15年7月15日15時左右,王長忠與其他同伴在本村西北處坑塘洗澡時,不慎溺水死亡。王長忠溺水死亡的坑塘系被告韓某某委會開挖,其所有人和管理人均為被告韓某某委會,該坑塘位于韓某某通往官莊村公路的西側,未設置任何安全警示標志,也未采取任何安全防護措施,即被告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對存在的安全威脅未采取任何有效的提示和防護措施,存在嚴重過錯。綜上,被告的嚴重過錯系造成王長忠死亡的原因之一,被告應承擔賠償責任,應按照其過錯程度賠償原告損失的40%。
韓某某委會辯稱,1、被告與王長忠的死亡后果之間不具有因果關系,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受害人王長忠發(fā)生意外時即將年滿15周歲,雖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但其自身應當具備一定的分辨是非與保護自身安全的能力,其應知去坑塘游泳具有危險性,但仍攜同他人游泳,其行為應視為以默示方式作出自愿接受并承擔后果的意思表示,系其自身冒險的行為最終導致溺水死亡的后果。作為王長忠的父母,疏于履行監(jiān)護職責,未盡到對被監(jiān)護人教育、監(jiān)督、保護的義務,行為人和監(jiān)護人在主觀上對事件的發(fā)生存在重大過錯,應自行承擔全部責任。2、學校在放暑假前已明確囑咐、教育學生不得擅自游泳,并且專門書面告知了學生及家長。作為學生王長忠,應該按照學校的要求保護好自身安全,其擅自與他人外出游泳,置學校的囑咐、教育、管理于不顧,無視生命安全,應視為放任危險的發(fā)生,故事件的后果應由其承擔。3、涉案坑塘為原朱王磚場取土形成,坑塘的管理、受益及處分權為原朱王磚場所有。大約在八四、八五年,原朱王磚廠取土,磚廠已將坑塘范圍內的土地征用,坑塘占地面積大約五、六畝,磚廠屬于鄉(xiāng)里的企業(yè),當時鄉(xiāng)政府給了點補償,在此后的經營過程中磚廠也沒有將坑塘移交被告。2005年磚廠就拆了,但坑一直在那里。大約在2013年春天,水利局開發(fā)項目為韓某某蓄水澆地,把坑塘開寬平整。建設坑塘是我們在鄉(xiāng)里開集體大會時聽鄉(xiāng)里說的,沒有征求被告的意見,所以不屬于被告村集體所有,我們也沒有利用該坑塘的水澆過地??犹晾锩嫔顪\不平,有淹沒過人的地方,也有不沒人的地方??犹辆嚯x被告村4華里,距離東王村5華里,因為離被告村不遠,為防止孩子游泳,在2015年4月20日被告韓某某也設置過警示牌,但警示牌是什么時候被人拔掉的不清楚,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警示標志,設立警示牌并不是被告的義務??犹林車潜敬寮w土地不是被告承擔責任的理由。4、在王長忠溺亡后,東王莊村村委會代表原告與韓某某村委會協商賠償事宜,被告也了解到,王長忠是本村另外四人叫去游泳的,發(fā)生意外事故后,另外四人的家人每家給付原告5000元,共計2萬元,如果法庭認為被告方應承擔責任,根據損失補償原則,也應減輕被告的責任。綜上所述,王長忠發(fā)生意外溺亡事故是由其自身過錯造成,且與原告未盡監(jiān)護職責有關,故王長忠的意外身故應由其本人及其監(jiān)護人承擔全部責任。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王某某與信某某二人系夫妻關系,死者王長忠系二原告之子,xxxx年xx月xx日出生,初中學生。2015年7月15日15時左右,王長忠與本村同伴在位于韓某某通往官莊村公路西側200米左右的坑塘內洗澡時,不慎溺水死亡。涉案坑塘系八十年代初朱王窯廠制磚取土所形成,面積約五、六畝,其中積水系自然形成,最深處可淹沒成人。2013年春天,縣水利局開發(fā)扶持項目,將坑塘開寬平整后,用于韓某某蓄水澆地,到秋天又修建了涵洞。為防止有人游泳,被告韓某某委會于2015年4月20日安排村民宋連森書寫了“危險,禁止游泳”的警示牌,并于次日安排村民韓林常和劉得財去水塘邊安插了警示牌,后不知所終。事故發(fā)生時坑塘周圍并無醒目的警示標志和有關安全防護設施。涉案坑塘及原朱王磚廠周圍土地均屬被告韓某某集體所有。大約在2004、2005年左右,原朱王磚廠拆除后,海興縣國土資源局對磚廠及周圍土地200畝進行了平整、改良,后交與被告,現被告韓某某委會已對其中的60畝土地以每畝每年350元的價格對外承包30年,收取相應承包費,剩余土地及涉案坑塘周圍的土地現均為荒地,無人耕種。
以上事實,由原、被告陳述,診斷證明,事故現場照片、王長忠死亡注銷證明、證人證言3份等證據予以證實,已開庭質證,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根據上述有效證據,確定原告的各項損失如下:
1、死亡賠償金,10186元×20年=203720元。
2、喪葬費,46239元÷2=23120元。
3、精神撫慰金12500元。
以上合計239340元。
本院認為,被告韓某某委會主張涉案坑塘及周圍土地已被原朱王鄉(xiāng)政府征用,但對自己的主張并未提供證據予以證明,且查無實據。被告辯稱在原朱王磚廠拆除后,鄉(xiāng)政府并未將該土地交與被告韓某某委會,因被告的陳述與其對涉案坑塘安插警示牌的管理行為及對磚廠范圍內平整后的土地對外發(fā)包的行為不符,故本院對其抗辯主張不予支持,應認定涉案坑塘及周圍土地的所有及管理權屬被告韓某某集體所有。本案中,受害人王長忠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雖未滿15周歲,但作為一名初中學生,能夠且應當能夠預見到在坑塘中游泳具有潛在的危險性。二原告作為死者的父母,對未成年子女亦未充分履行教育、管理和安全保護的監(jiān)護職責,對王長忠溺水身亡具有重大過錯,應當對自身損失依法減輕侵權人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被告韓某某委會作為涉案坑塘占有土地的所有及管理者,應依法嚴格履行管理職責,包括在涉案坑塘的周圍醒目位置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采取必要可行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對相關標志和設施負有維護、照管并防止被破壞的管理義務,以消除對可能進入坑塘人員造成生命、財產安全的隱患,因被告韓某某委會并未嚴格履行上述義務,故對王長忠溺水死亡負次要過錯責任,應依法對原告主張的死亡賠償金和喪葬費承擔25%的民事賠償責任,計(203720+23120)元×25%=56710元。原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根據被告的過錯程度,本院酌定為12500元。關于被告抗辯與王長忠一起游泳的四個孩子家庭在王長忠溺亡后,已給予了二原告一定補償,故應減輕被告責任的主張,本院認為,被告應根據與其過錯程度相適應來依法承擔賠償責任,被告的主張于法無據,本院予以駁回。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第三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海興縣香坊鄉(xiāng)韓某某村民委員會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各項損失計6921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300元,由原告承擔904元,被告承擔139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張如輝 審判員 李紅瑞 審判員 朱維松
書記員:李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