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隨州市蘭某置業(yè)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章永福,經理。
委托代理人艾鵬(代理權限:一般代理),湖北五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包建平(代理權限:參與訴訟,代收法律文書),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系王某某之夫。
委托代理人肖艷波(代理權限:一般代理),隨州市曾都區(qū)曾都法律服務所律師。
上訴人隨州市蘭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某置業(yè)公司)因與被上訴人王某某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隨州市曾都區(qū)人民法院(2014)鄂曾都民初字第0048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袁濤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呂丹丹、代理審判員李小輝參加的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蘭某置業(yè)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艾鵬,被上訴人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包建平、肖艷波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王某某訴稱:2011年7月27日,我與蘭某置業(yè)公司簽訂《水西門白鶴市場商品房定購書》兩份,由我定購其公司位于水西門白鶴市場B3-21及B3-22號商品房各一套,面積均為95.34平方米,價款均為522000元,合計1044000元。合同簽訂后,我于2011年1月27日依約交付購房定金20000元,2011年8月4日交付購房款472000元,并依據(jù)其公司宣傳資料及約定抵扣2011年7月27日至2012年2月26日房租30000元,合計交納購房款522000元。我付款后,蘭某置業(yè)公司應協(xié)助辦理房屋備案手續(xù)及按揭手續(xù)。經我多次催促其辦理各項手續(xù)時,一直久拖未辦理。2013年12月底,蘭某置業(yè)公司要求我退房,我便找到房產管理部門,發(fā)現(xiàn)蘭某置業(yè)公司收取我的購房款之前已經將售給我的兩套商用房出售給他人,并為他人在房產管理部門辦理了商品房備案手續(xù),我卻實際無法取得該房屋,故請求法院判令解除雙方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返還購房款522000元及利息,并承擔我的損失522000元。
原審被告蘭某置業(yè)公司辯稱:王某某與我公司之間所簽訂的商品房認購書屬實,但并未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原因是與王某某無法聯(lián)系,導致商品房買賣合同按揭無法辦理。王某某要求解除合同,我公司同意,但不應支付利息和租金;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的責任是在王某某,同意僅退還其交納的購房款。
原審查明:2011年7月27日,王某某與蘭某置業(yè)公司簽訂《水西門白鶴市場商品房定購書》兩份,合同約定,王某某定(訂)購蘭某置業(yè)公司所有的位于水西門白鶴市場B3-21及B3-22號商用房各一套,面積均為95.34平方米,價款均為522000元,合計1044000元。合同簽訂后,王某某依照合同的約定分別于2011年7月27日向蘭某置業(yè)公司交納定金20000元,2011年8月4日向蘭某置業(yè)公司交納購房款472000元,合計492000元。后王某某要求蘭某置業(yè)公司與其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辦理銀行按揭手續(xù),但蘭某置業(yè)公司遲遲未能辦理。另查明,蘭某置業(yè)公司在出售該商品房時,以廣告形式要約承諾:“水西門白鶴市場,承諾包租五年,每年每間返租金150000元。”蘭某置業(yè)公司已于2008年12月30日即與王某某簽訂《水西門白鶴市場商品房定購書》之前,已將定購給王某某的水西門白鶴商場B3-21及B3-22號商用房兩套出售給了他人,并在房產管理部門辦理了商品房買賣合同登記備案手續(xù)。
原審法院認為:王某某與蘭某置業(yè)公司就水西門白鶴市場B3-21及B3-22號商品房簽訂的認購協(xié)議標的明確,付款方式及附屬費用均有詳細約定,該認購協(xié)議具備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且蘭某置業(yè)公司按照約定收受了王某某的購房款492000元,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之規(guī)定,該協(xié)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蘭某置業(yè)公司以該認購協(xié)議不是正式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但本案蘭某置業(yè)公司明知其水西門白鶴商場B3-21及B3-22號商品房已賣給他人并簽訂有《商品房買賣合同》,仍故意隱瞞事實與王某某簽訂《商品房定購書》,導致王某某簽訂的《水西門白鶴商場商品房定購書》商品房買賣合同目的不能實現(xiàn),現(xiàn)王某某訴請要求解除合同,予以支持?!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出讓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安置房屋的事實。”依據(jù)此規(guī)定,王某某要求解除其與蘭某置業(yè)公司之間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返還已付購房款并承擔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的主張理由正當,依法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第九條第(三)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解除王某某與隨州市蘭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于2011年7月27日簽訂的《水西門白鶴商場商品房定購書》;二、隨州市蘭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王某某購房款492000元,承擔賠償492000元,共計984000元:三、駁回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4000元,訴訟保全費5000元,計19000元,由蘭某置業(yè)公司負擔。
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屬實。另查明,2008年12月30日,上訴人蘭某置業(yè)公司與范騫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一份,將位于水西門白鶴市場B3-21及B3-22號商用房出售給范騫,并于2009年1月6日在房產管理部門備案。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guī)定:“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xié)議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并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xié)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鄙显V人蘭某置業(yè)公司與被上訴人王某某雖然簽訂的是《商品房訂購書》,但該訂購書已約定了當事人名稱,商品房基本狀況,商品房的銷售方式,商品房價款的確定方式及總價款、付款方式、付款時間等主要條款,且被上訴人王某某已依照訂購書的約定,交納了定金和部分購房款,被上訴人已履行了部分合同義務,該訂購書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guī)定:“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并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上訴人蘭某置業(yè)公司與被上訴人王某某與2011年7月27日簽訂買賣合同,被上訴人同一天交納了定金,并于2011年8月4日交納了部分購房款,而上訴人蘭某置業(yè)公司在2008年12月30日已與他人就涉案的商品房簽訂了買賣合同,并于2009年1月6日在房產管理部門登記備案。在上訴人蘭某置業(yè)公司與被上訴人王某某簽訂買賣合同時,隱瞞了該商品房已出售給他人的事實,現(xiàn)被上訴人王某某要求上訴人承擔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符合前述的法律規(guī)定。上訴人蘭某置業(yè)公司上訴稱涉案的《商品房訂購書》不是商品房買賣合同,不應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guī)定,判決賠償其一倍經濟損失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被上訴人王某某要求抵扣租金的訴訟請求已被原審判決駁回,且被上訴人王某某也未對此提出上訴,故對上訴人蘭某置業(yè)公司上訴稱該部分的事實原審判決認定錯誤的上訴理由,不予審查。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680元,由上訴人隨州市蘭某置業(yè)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袁 濤 審 判 員 呂丹丹 代理審判員 李小輝
書記員:石繼武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