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滿族,無業(yè),現(xiàn)住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申維豐,北京申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廊坊益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永清縣工業(yè)園區(qū)內。
法定代表人:李玉田,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新宇,廊坊益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員工。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廊坊益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某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1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申維豐、被告益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新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判令被告為原告辦理房屋所有權證;2.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違約金39988元(違約金每日以房屋總價款萬分之一計算,時間自2015年5月1日起至房屋所有權證實際頒發(fā)之日止,暫計至2017年8月31日);3.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作為買受人與作為出賣人的被告簽訂編號GF0009570《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其《合同補充協(xié)議》,原告從被告處購買坐落于廊坊市永清縣燃氣工業(yè)區(qū)編號為4-(15)-052地塊2幢2單元1603號預售房屋一套,并將總房款470452(包括房屋面積補差款4058元)、房屋契稅、房屋維修基金、產權證工本費等費用交于被告。在原、被告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第八條約定房屋交付期限為2014年12月31日,第十五條約定“出賣人應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90日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如因出賣人責任,買受人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取得房地產權屬證書的,雙方同意按第叁項處理(見補充協(xié)議)”,《合同補充協(xié)議》第二條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第十五條作出補充約定,毎逾期一日,支付房屋總價款萬分之一的比例支付違約金。原告認為,被告責任造成原告至今未取得權屬登記證,應按照合同約定支付日已付房價款的萬分之一的違約金?!吨腥A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的規(guī)定,房屋的所有權自辦理所有權登記時轉移;《城市房地產開發(fā)經營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預售商品房的購買人應當自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內,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和房屋所有權登記手續(xù)”。故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冋法》、《城市房地產開發(fā)經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訴至法院,望法院判如所請。
益某公司辯稱,1.辦理房屋產權證書系房屋所有權人和產權部門的權利和義務,因此原告起訴我公司為其辦理產權證書沒有法律依據(jù);2.原告起訴違約金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沒有法律依據(jù)。故請求法庭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益某公司于2013年12月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一份,該合同約定,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的位于永清縣燃氣工業(yè)區(qū)王府社區(qū)第2幢2單元1603號商品房一套,建筑面積101.14平方米,單價為每平方米4611.37元,總價款466394元,付款方式為首付146394元,貸款32萬元。合同第八條約定交付期限為2014年12月31日前。合同第九條為出賣人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約定除本合同第八條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外,出賣人如未按本合同規(guī)定的期限將該商品房交付買受人使用,按下列第1種方式處理:1.按逾期時間,分別處理(不作累加)。(1)逾期不超過60日,自本合同第八條規(guī)定的最后交付期限的第二天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出賣人按日向買受人支付已交付房價款萬分之一的違約金,合同繼續(xù)履行;(2)逾期超過60日后,買受人有權解除合同。買受人解除合同的,出賣人應當自買受人解除合同通知到達之日起60天內退還全部已付款,并按買受人累計已付款的1%向買受人支付違約金。買受人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的,合同繼續(xù)履行,自本合同第八條規(guī)定的最后交付期限的第二天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出賣人按日向買受人支付已交付房價款萬分之一的違約金。合同第十五條為關于產權登記的約定:出賣人應當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90日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如因出賣人的責任,買受人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取得房地產權屬證書的,雙方同意按《合同補充協(xié)議》的約定處理。該合同的附件四為《合同補充協(xié)議》,第二條是關于買賣合同第十五條的補充約定:1.買受人退房,出賣人在買受人提出退房要求之日起60日內將買受人已付房價款退還給買受人,并按中國人民銀行活期存款利率付給利息;2.買受人不退房,出賣人繼續(xù)為其辦理房屋所有權證;3.雙方同意,該條所述之出賣人責任是指(1)出賣人的權屬證件不齊全,(2)出賣人未繳齊應繳政府部門的相關費用;除上述兩種情況外的其他原因造成辦理該商品房的房屋所有權證遲延的,出賣人不承擔任何責任;4.買受人應在辦理房屋交接手續(xù)時提交辦理房屋權屬證書和房屋抵押登記(申請銀行按揭貸款的買受人適用)所需證件及相關材料,簽署所需全部相關文件,同時交納相關稅費;否則,每逾期一日,買受人應按房屋總價款萬分之一的比例向出賣人支付違約金;出賣人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的期限也相應順延。
《商品房買賣合同》簽訂后,原告依約定向被告支付了購房首付款并辦理了貸款。后原告于2015年1月24日辦理收房手續(xù),同日原告向被告交納了房屋面積補差款4058元、房屋契稅7057元、產權證工本費及測繪費192元、房屋維修基金等費用。
另查,被告于2015年3月10日委托永清縣鑫琳房產測繪有限公司對包括涉本案的王府社區(qū)B區(qū)2號樓等進行房屋面積測繪作業(yè)。永清縣鑫琳房產測繪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13日完成對王府社區(qū)B區(qū)2號樓的房屋面積測繪。
2017年2月23日,被告向永清縣不動產登記部門申請辦理王府社區(qū)B區(qū)2號樓的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永清縣不動產登記部門為被告辦理了該2號樓的所有權登記,證號為冀(2017)永清縣不動產權第0001476號。
原告至本案開庭審理時尚未收到涉本案房屋的所有權證。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交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交費收據(jù)及發(fā)票、商品房買賣合同面積差異補充協(xié)議和被告提交的房屋面積測算成果報告、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申請表、不動產證書、增量房繳納契稅提供的資料說明以及原、被告的庭審陳述等證據(jù)在卷佐證,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合法有效,雙方應按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我國《城市房地產開發(fā)經營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預售商品房的購買人應當自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內,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和房屋所有權登記手續(xù);現(xiàn)售商品房的購買人應當自銷售合同簽訂之日起90日內,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和房屋所有權登記手續(xù)。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應當協(xié)助商品房購買人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和房屋所有權登記手續(xù),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文件”,該條文明確了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對商品房購買人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負有協(xié)助義務。通常對于買受人辦理房產證應當向登記機關提交:1.購房合同(正本);2.購買發(fā)票(原件);3.竣工決算書(原件);4.個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同時必須本人親自到場辦理,如果委托他人辦理必須提供經過公證的委托書。因此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系以買受人為主導,開發(fā)商予以協(xié)助,方能盡快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故對原告請求判令被告為其辦理房屋所有權證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39988元的訴訟請求,因被告負有及時告知原告可以自行申請房屋過戶登記的義務,且按照原被告雙方所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第十五條約定“出賣人應當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90日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在2015年1月24日被告向原告交付了房屋,但直到2017年2月23日被告才向永清縣不動產登記部門申請對2號樓進行初始確權登記,故被告應承擔違約責任的天數(shù)為670天。該違約金原告主張以房屋總價款的萬分之一乘以違約天數(shù)來計算并無不當,因在辦理該樓房初始確權登記時,提交的材料不僅有被告本身需要提供的資料,還要有測繪部門的測繪成果報告,被告無論是委托測繪還是向永清縣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申請對45號樓初始確權登記,在時間上均未延誤,其行為是積極履行合同,故本院酌定被告承擔80%的違約責任為宜(即47.0452×670×80%=25216元)。關于被告辯稱原告的訴訟請求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房屋產權證書系所有權人對該房屋所有的有效憑證,兩年多時間原告沒有向被告追要過,與常理不符,故被告上述辯解意見,本院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對原告主張被告支付涉案房屋逾期辦證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依法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廊坊益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給付原告王某某逾期辦證違約金25216元;
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800元,減半收取計400元,由被告廊坊益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袁宏軍
書記員: 王思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