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唐山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連軍,河北銳頂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唐山市水泵廠有限公司,住所地唐山高新區(qū)大慶道104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李巋然,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梁福明,河北得法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被告支付原告自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的生活費即唐山市最低工資的80%37365.14元;2、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原告1990年12月參加工作,1993年1月原告應聘到被告處工作,原告在工作中積極。由于被告管理不善,致使企業(yè)生產(chǎn)效益低下,被告先后進行裁員,被告要求原告自2015年10月停工回家,致使原告無工可做,被告有事支付一些生活費,有時分文不付。經(jīng)查被告自2015年5月起至今沒有為原告繳納各種社會保險,被告自2014年2月起至今沒有為原告繳納住房公積金。原告多次找到被告,但是被告拒絕支付,2018年6月22日,原告申請勞動仲裁,唐山市勞動人事爭議調(diào)解仲裁委員會于2018年6月22日做出“唐勞人仲案(2018)363號不予受理通知書”,原告對此不服,依法提起訴訟。唐山市水泵廠有限公司辯稱,原告主張的生活費過高,與事實不符,被告已經(jīng)支付了生活費,被告不認可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主張的生活費超過了訴訟時效應駁回訴請。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于有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原告系被告職工,原告自2015年10月停工回家,根據(jù)原告提供的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個人賬戶明細顯示,停工后原告2015年10月領取工資811.43元,12月領取工資841.86元,2016年領取兩個月工資,分別為270元,2017年1至2018年3月每月領取270元工資。被告對原告提交的銀行賬戶明細無異議,但認為向原告匯入的工資已經(jīng)扣除了原告應當承擔的個人應繳納的社會保險,包括失業(yè)、醫(yī)療和住房公積金等四項,扣除的部分也應屬于原告主張的生活費之內(nèi)。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唐山市水泵廠有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委托代理人、被告唐山市水泵廠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參照《河北省工資支付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非勞動者本人原因造成勞動者停工一個月以上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生活費。生活費標準為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百分之八十”,原告非本人原因停工一個月以上,故被告應當支付原告相應的生活費,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應當按照2015年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即1480元/月;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應當按照2016年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即1650元/月,故被告應支付給原告的生活費為1480元×80%×9個月+1650元×80%×23個月=41016元,已支付的部分予以扣除,已支付270元×17個月+811.43元+841.86元=6242.86元,故應實際支付41016-6242.86=34773.14元。被告抗辯原告訴請超過訴訟時效,理據(jù)不足,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第五條、第九條、第一百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唐山市水泵廠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王某某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停工期間生活費34773.14元。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被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路新華
書記員:劉佳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