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
萬源(湖北宜都宜信法律服務所)
劉某
章某某
殷志翔
羅某某
羅軍
羅軍共同委托代理人張發(fā)忠
張國亮
何鮮華
何鮮華共同委托代理人熊安
文中全
安邦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
原告:王某,務農(nóng)。
原告:劉某,工廠工人。
兩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萬源,宜都市宜信法律服務所法律服務工作者。特別授權(quán)代理。
被告:章某某,務農(nóng)。
被告:羅某某,工人。
被告:羅軍,工人。
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共同委托代理人:張發(fā)忠,湖北峽光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授權(quán)代理。
被告:張國亮,駕駛員。
被告:何鮮華,工人。
被告張國亮、何鮮華共同委托代理人:熊安,湖北亮節(jié)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quán)代理。
被告:文中全。
被告:安邦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住所地襄陽市樊城區(qū)前進路金葉巷12號。
代表人:程興榮,系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殷志翔,系該公司員工。一般授權(quán)代理。
原告王某、劉某訴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張國亮、何鮮華、文中全、安邦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安邦財險襄陽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11月7日立案受理,依法由代理審判員江帆適用簡易程序于2014年12月10日在本院紅花套人民法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劉某、兩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萬源、被告羅軍、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張發(fā)忠、被告張國亮、何鮮華的共同委托代理人熊安、被告安邦財險襄陽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殷志翔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文中全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依法不影響本案的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公民的合法民事權(quán)益受法律保護,侵害民事權(quán)益,應當承擔侵權(quán)責任。劉某甲乘坐羅某甲駕駛的摩托車與被告張國亮駕駛的重型半掛牽引車拖重型廂式半掛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劉某甲死亡的事實清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十八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死者劉某甲的近親屬即本案原告王某、劉某有權(quán)請求侵權(quán)人羅某甲、張國亮承擔侵權(quán)責任。對原告主張的損失,本院認定如下:1、死亡賠償金,原告主張按照2014年度湖北省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二十年為177340元(8867元/年×20年)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2、喪葬費,原告主張按照2014年度湖北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六個月為19360元(38720元/年÷12月/年×6月)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3、精神損害賠償金,劉某甲因交通事故死亡,給其近親屬即本案二原告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損失,結(jié)合本地實際以及劉某甲在交通事故中被認定為無責任的事實,本院對原告主張的3000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予以支持。以上合計226700元(死亡賠償金177340元、喪葬費1936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30000元),均屬于死亡賠償項下。
賠償責任的承擔方式: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第十八條 ?的規(guī)定,駕駛?cè)宋慈〉孟鄳{駛資格的,當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侵?quán)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優(yōu)先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故應先由被告安邦財險襄陽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損失(包含精神損害賠償金),對其辯稱意見本院不予支持;根據(jù)商業(yè)三者險合同約定,被告張國亮所駕駛的肇事車輛與其準駕車型不符屬于商業(yè)三者險免責范圍,故對超過交強險分項限額的部分損失應由侵權(quán)人張國亮、羅某甲按照責任比例承擔賠償責任,參照宜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對于本次交通事故的事實認定及責任劃分,本院認定侵權(quán)人張國亮、羅某甲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本次交通事故另一死者羅某甲的近親屬在本院(2014)鄂宜都民初字第01760號案件中核定的損失合計220537.55元,其中醫(yī)療費用項下為8253.34元,死亡賠償項下為212284.21元。因此,被告安邦財險襄陽公司應在交強險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56806.14元(110000元×226700元÷(226700元+212284.21元)]。超出交強險的部分,侵權(quán)人羅某甲應賠償原告84946.93元[(226700元-56806.14元)×50%],因羅某甲已經(jīng)死亡,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雖不是本次交通事故的侵權(quán)人,但系侵權(quán)人羅某甲的遺產(chǎn)繼承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 ?的規(guī)定,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應在羅某甲遺產(chǎn)范圍內(nèi)承擔對原告的賠償責任,其已賠償3820元,還應賠償81126.93元(84946.93元-3820元)。超過交強險的部分,張國亮作為侵權(quán)人應賠償原告84946.93元[(226700元-56806.14元)×50%],關(guān)于被告張國亮及何鮮華承擔責任的問題,本案中,肇事車輛牽引車登記車主為何鮮華,掛車受讓人為張國亮,雙方系夫妻關(guān)系,該車應屬于雙方共同經(jīng)營的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應由雙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張國亮、何鮮華已賠償給原告30000元,還應連帶賠償原告54946.93元(84946.93元-30000元)。被告文中全已于2011年4月7日將鄂F××××掛號重型廂式半掛車出售并交付給被告張國亮,張國亮才是該車的實際所有人及管理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五十條 ?的規(guī)定,被告文中全不承擔對原告的賠償責任。
被告文中全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依法缺席判決。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十八條 ?、第二十二條 ?、第四十八條 ?、第五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確定民事侵權(quán)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第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第十八條 ?、第二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四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安邦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賠償原告王某、劉某損失人民幣56806.14元;
二、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在羅某甲遺產(chǎn)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王某、劉某損失人民幣81126.93元;
三、被告張國亮、何鮮華連帶賠償原告王某、劉某損失人民幣54946.93元;
上述三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付清,匯至本院指定賬戶,收款單位:宜都市非稅收入管理局計財股;開戶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宜都市名都街支行;賬號:10×××01;
四、駁回原告王某、劉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因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2350元、訴前保全費1770元,合計4120元(原告已預交),由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負擔2060元,由被告張國亮、何鮮華負擔206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九份,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公民的合法民事權(quán)益受法律保護,侵害民事權(quán)益,應當承擔侵權(quán)責任。劉某甲乘坐羅某甲駕駛的摩托車與被告張國亮駕駛的重型半掛牽引車拖重型廂式半掛車發(fā)生交通事故致劉某甲死亡的事實清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十八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死者劉某甲的近親屬即本案原告王某、劉某有權(quán)請求侵權(quán)人羅某甲、張國亮承擔侵權(quán)責任。對原告主張的損失,本院認定如下:1、死亡賠償金,原告主張按照2014年度湖北省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二十年為177340元(8867元/年×20年)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2、喪葬費,原告主張按照2014年度湖北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六個月為19360元(38720元/年÷12月/年×6月)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3、精神損害賠償金,劉某甲因交通事故死亡,給其近親屬即本案二原告造成了一定的精神損失,結(jié)合本地實際以及劉某甲在交通事故中被認定為無責任的事實,本院對原告主張的3000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予以支持。以上合計226700元(死亡賠償金177340元、喪葬費19360元、精神損害賠償金30000元),均屬于死亡賠償項下。
賠償責任的承擔方式: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第十八條 ?的規(guī)定,駕駛?cè)宋慈〉孟鄳{駛資格的,當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shù)?,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侵?quán)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優(yōu)先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故應先由被告安邦財險襄陽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損失(包含精神損害賠償金),對其辯稱意見本院不予支持;根據(jù)商業(yè)三者險合同約定,被告張國亮所駕駛的肇事車輛與其準駕車型不符屬于商業(yè)三者險免責范圍,故對超過交強險分項限額的部分損失應由侵權(quán)人張國亮、羅某甲按照責任比例承擔賠償責任,參照宜都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對于本次交通事故的事實認定及責任劃分,本院認定侵權(quán)人張國亮、羅某甲各承擔50%的賠償責任。本次交通事故另一死者羅某甲的近親屬在本院(2014)鄂宜都民初字第01760號案件中核定的損失合計220537.55元,其中醫(yī)療費用項下為8253.34元,死亡賠償項下為212284.21元。因此,被告安邦財險襄陽公司應在交強險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56806.14元(110000元×226700元÷(226700元+212284.21元)]。超出交強險的部分,侵權(quán)人羅某甲應賠償原告84946.93元[(226700元-56806.14元)×50%],因羅某甲已經(jīng)死亡,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雖不是本次交通事故的侵權(quán)人,但系侵權(quán)人羅某甲的遺產(chǎn)繼承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 ?的規(guī)定,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應在羅某甲遺產(chǎn)范圍內(nèi)承擔對原告的賠償責任,其已賠償3820元,還應賠償81126.93元(84946.93元-3820元)。超過交強險的部分,張國亮作為侵權(quán)人應賠償原告84946.93元[(226700元-56806.14元)×50%],關(guān)于被告張國亮及何鮮華承擔責任的問題,本案中,肇事車輛牽引車登記車主為何鮮華,掛車受讓人為張國亮,雙方系夫妻關(guān)系,該車應屬于雙方共同經(jīng)營的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應由雙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張國亮、何鮮華已賠償給原告30000元,還應連帶賠償原告54946.93元(84946.93元-30000元)。被告文中全已于2011年4月7日將鄂F××××掛號重型廂式半掛車出售并交付給被告張國亮,張國亮才是該車的實際所有人及管理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五十條 ?的規(guī)定,被告文中全不承擔對原告的賠償責任。
被告文中全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依法缺席判決。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十八條 ?、第二十二條 ?、第四十八條 ?、第五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確定民事侵權(quán)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第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 ?、第十八條 ?、第二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百四十四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安邦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襄陽中心支公司賠償原告王某、劉某損失人民幣56806.14元;
二、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在羅某甲遺產(chǎn)范圍內(nèi)賠償原告王某、劉某損失人民幣81126.93元;
三、被告張國亮、何鮮華連帶賠償原告王某、劉某損失人民幣54946.93元;
上述三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付清,匯至本院指定賬戶,收款單位:宜都市非稅收入管理局計財股;開戶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宜都市名都街支行;賬號:10×××01;
四、駁回原告王某、劉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因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2350元、訴前保全費1770元,合計4120元(原告已預交),由被告章某某、羅某某、羅軍負擔2060元,由被告張國亮、何鮮華負擔2060元。
審判長:江帆
書記員:后雙雙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