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任丘市。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任丘市。
委托代理人:王麗心,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任丘市,系被上訴人的女兒。
委托代理人:于自華,河北滄獅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上訴人王某某與被上訴人王某某相鄰?fù)ㄐ屑m紛一案,不服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法院(2015)任民初字第219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被上訴人王某某在原審訴稱,2014年被告將自家的墻頭拆開一個一米寬的豁口,隨便進入到原告的院子里來,并多次封堵原告家通往廁所的小門,此事經(jīng)派出所多次調(diào)解無效后,并用電焊把門焊死。后被告王某某又將王池家大門旁邊的公共街道用鋼板焊死。2014年被告將原告及其他兄弟共用的下水道堵死,致使原告院內(nèi)的雨水無法排出。2015年5月20日,被告未經(jīng)原告許可將原告老院的墻頭和門洞拆毀?,F(xiàn)請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立即拆除堵死的街道并打通堵死的下水道;責令被告壘好隨意進出原告院的墻頭豁口;責令被告把原告老院被拆毀的墻頭和門洞恢復(fù)原樣;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上訴人王某某在原審辯稱,一、原告曾經(jīng)口頭承諾將原告的三間半房屋賣給被告,后原告并未履行該承諾,但被告沒有找原告尋釁滋事,也沒有影響原告的生活;二、原告的房屋沒有產(chǎn)權(quán)證書,并隨意侵占被告房屋東面的公共伙巷2.5米,被告同意原告侵占的前提是原告將自己的三間半房屋賣給被告,因原告沒有履行承諾,且原告的行為影響了被告的通行,故被告私自拆一個豁口通行,沒有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被告沒有封堵原告廁所小門,也沒有罵人,被告要求原告恢復(fù)2.5米的公共伙巷;三、原告房屋的西側(cè)有被告空白宅基地,如原告將其所有的三間半房賣給被告,被告可以將該空白宅基地的一部分做街道給原告使用,原告沒有履行該承諾,且該下水道通過被告的正房。妨礙被告房屋的安全,故被告將該下水道封堵;四、原告壘墻頭占用的土地屬于被告所有,故被告將其拆除,但被告沒有拆除門洞;五、被告堵死的街道屬于被告宅基地的一部分,因原告承諾將自己的三間半房屋賣給被告,被告才允許原告通行,現(xiàn)原告不履行承諾,被告有權(quán)收回自己的宅基地使用權(quán)。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王某某系兄弟關(guān)系,王某某老院宅基地四至為東至楊雙見,西至閑散地,南至劉榮,北至王池。被告王某某宅基地四至為東至王池,西至道,南至閑散地,北至道(現(xiàn)該宅基以北也為被告王某某房屋,以下稱被告王某某北院)。被告王某某北院東鄰原告王某某,原、被告二處院落中間間隔一巷口,原告在巷口內(nèi)蓋有廁所、狗棚等設(shè)施,被告將被告王某某北院自家的東面墻頭拆開了一個約一米寬的豁口。2014年,原、被告因協(xié)商買賣原告王某某老房屋一事未達成一致意見,后被告將位于被告宅基南面原告及其二哥王池共用的下水道管道封堵,并在東西巷口中間壘起圍墻阻礙通行。被告宅基地南鄰空閑地以南南北寬約4米的東西地塊,系南面劉榮在翻建房屋時向南移了4米,甩出了該地塊,現(xiàn)原、被告對該地塊均主張應(yīng)歸其所有,而各自提交的村委會證明,內(nèi)容存在矛盾,形式存在瑕疵,無法認定該地塊歸屬。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的陳述、宅基地證、身份證、村委會證明、證明、照片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原審法院認為,不動產(chǎn)的相鄰各方,應(yīng)當按照有利生產(chǎn)、方便生活、團結(jié)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排水、通行等方面的相鄰關(guān)系。涉及本案的排水問題,原、被告雙方于2003年就排水問題已修建了地下排水設(shè)施,并使用多年,現(xiàn)被告將原告和其二哥王池的排水管道封堵,使原告無法正常排水,而原告亦無其他排水途徑,被告作為相鄰關(guān)系人對此應(yīng)提供必要便利,疏通下水管道;本案被告堵死的街巷,系2003年被告及其二哥王池共同建筑房屋時,房基共同向北移而形成的,街巷形成后,原、被告及其二哥王池共同使用該街巷多年,后因原、被告協(xié)商買賣原告老房子問題未達成一致意見,被告于2014年將在街巷中間壘起了墻頭,現(xiàn)無法正常通行,被告壘墻堵死街巷的行為有違方便生活、團結(jié)互助、公平合理的相鄰關(guān)系,綜上,原告主張的要求被告打通被告房屋南面堵死的下水管道,并拆除墻頭使東西街巷通行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拆除的原告老房南面的墻頭,系原、被告南鄰劉榮在翻建房屋時向南面移而甩出來的地塊,因原、被告對該地塊歸屬問題存在爭議,而村委會給原、被告出具的證明內(nèi)容相互矛盾,故原告在爭議地壘墻的行為,涉及其他人利益,而被告僅對存在爭議地的墻頭進行了拆除,并未對原告老房屋的門洞進行拆除,故對原告要求被告壘好拆除的墻頭和門洞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的壘好被告北院拆除的墻頭豁口的主張,因該院墻頭系被告自家院內(nèi)的圍墻,被告對其享有自行處置的權(quán)利,故本院不予支持。遂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quán)法》第八十四條、八十六條、第八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紅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九十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王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拆除位于被告王某某宅基地南面堵死街巷的墻頭,并打通堵死的下水管道。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支付遲延履行金。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王某某承擔50元,由被告王某某承擔50元。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規(guī)定:“不動產(chǎn)的相鄰各方,應(yīng)當按照有利生產(chǎn)、方便生活、團結(jié)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采光等方面的相鄰關(guān)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yīng)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本案中,上訴人王某某共有兄弟六人,被上訴人王某某是其三哥,王池是其二哥,上訴人排行老六,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及三哥王池均相鄰居住。2003年,上訴人與其二哥王池建造房屋時,形成本案涉訴的街巷,兄弟三人共同使用該街巷十余年,并共同使用同一排水管道,2014年,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因買房事宜未能協(xié)商一致,上訴人將該街巷及下水管道堵死,影響了其他相鄰方的通行、排水,原審法院判決上訴人拆除堵死的街巷并打通下水管道符合以上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維持。本院希望雙方多顧念兄弟之間的親情,互諒互讓,妥善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王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郭景嶺 審判員 付 毅 審判員 李 霞
書記員:李志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