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饒某某大官亭鄉(xiāng)西劉某某人,農(nóng)民,現(xiàn)住。
原告:劉向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饒某某大官亭鄉(xiāng)西劉某某人,農(nóng)民,現(xiàn)住。
王某某、劉向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海濤,男,饒某某利群法律事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饒某某大官亭鄉(xiāng)西劉某某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王靜壇,村民委員會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華,河北中旺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文騰,男,饒某某大官亭鄉(xiāng)西劉莊人,農(nóng)民,現(xiàn)住?,F(xiàn)任西劉某某黨支部書記。
原告王某某、劉向某訴被告饒某某大官亭鄉(xiāng)西劉某某民委員會(以下簡稱村委會)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月4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劉彥雄適用簡易程序?qū)徖恚筠D(zhuǎn)為普通程序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王某某及王某某、劉向某的代理人李海濤,被告西劉某某委會法定代表人王靜壇及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華、王文騰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1993年4月1日,西劉某某委會代表人劉大黑與承包戶代表王某某共同簽訂了《培育果園承包合同書》,被承包的土地為91畝,承包戶共7戶,承包期為20年,承包期從1993年4月11日起至2013年4月11日止,因為莊稼有季節(jié)輪換為耕種便利,雙方商訂合同延長七個月,合同終止日期為2013年12月30日,其中二原告承包了其中45畝。合同履行到2007年因承包費難收繳問題,村委相關人員協(xié)商過承包費繳納問題,對如期繳納承包費的承包戶可延長10年承包期,從原告提供的證據(jù)看有協(xié)商事宜,但并未簽訂新的承包合同。2014年6月26日村委會以承包合同到期為由,收回了原告承包的土地,并將地上所種的玉米苗予以清除。而原告認為其承包期應是到2024年,由此原告起訴到法院,要求被告賠償損失150000元。
本院認為:農(nóng)村土地承包問題,既涉及村集體利益也牽涉承包人的利益,不管是發(fā)包方還是承包方在承包期內(nèi)行事都要考慮到對方利益,依法行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對土地發(fā)包的程序,合同的條款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目的是規(guī)范發(fā)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減少不必要的糾紛。本案中原、被告對1993年所簽的《培育果園承包合同書》無異議,合同約定的終止時間是2013年11月30日。原告主張2007年村委會決定如期繳納承包費的戶可以再將合同延長10年,雖有村委會的證明和當時村委中一些人的證言,但即便是有村委會延長承包期的決定也不能作為承包合同使用??陀^上講原告方1993年取得土地承包權是依承包合同而非村委會決定,并且該合同還經(jīng)過公證部門公證,也就是說原告知道嚴格完善的合同對自己的重要性;而原告主張合同又延長10年,顯然這是一個新的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應在新的合同中規(guī)范,決非村委會的決定所能確認。從法律角度講,1993年雙方簽訂合同時《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還未頒布,2003年《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開始施行,原告2007年以村委會決定,作為土地承包合同使用明顯不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因此,原告主張的土地承包合同再延期10年的要求,雖然有村委會決定這個客觀原因,但作為土地承包合同使用得不到法律支持;主張被告違反合同要求賠償10年承包期的損失也不能得到支持。依《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guī)定,被告與原告就土地承包存有爭議的情況下,應向土地主管部門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任何一方都不得擅自改變其現(xiàn)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nóng)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guī)定,發(fā)包方與承包方對承包期限不明確的情況下,承包地的交回時間應在農(nóng)作物收獲期結(jié)束后或者下一耕種期開始前。被告明知雙方對承包合同有爭議,未經(jīng)仲裁或法院判定,擅自毀壞原告承包地中的玉米苗,對原告的損失應予賠償。原告主張的損失認定為其承包地上的當季損失,原告共承包45畝地,每畝前期投入損失包括犁地、播種、化肥、農(nóng)藥、種子等損失酌定為每畝300元,玉米收入損失酌定為每畝350元,二原告共損失29250元。原告主張的其他損失證據(jù)不足,不予支持。
綜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饒某某大官亭鄉(xiāng)村民委員會賠償原告王某某、劉向某損失29250元。判決書生效后10日付清。
二、駁回原告王某某、劉向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300元,原告負擔2300元,被告負擔10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段占兵 審判員 劉彥雄 審判員 王根亮
書記員:路會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