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繼光,河北珠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高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繼光,河北珠峰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趙連云。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繼光,河北珠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勛。
委托訴訟代理人:甄朝陽,河北盈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王某、高某某、趙連云因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不服石家莊市橋西區(qū)人民法院(2015)西民初字第0389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上訴人王某、高某某、趙連云上訴請求:1、被上訴人要求雇主賠償身體受到傷害的訴訟,超過訴訟時效;2、一審法院將被上訴人的謊話和王某代其簽名的行為作為審判依據(jù)太荒唐;3、上訴人王某出具的補償張勛10萬元是被張勛以死相逼所寫,違背王某本人意志,屬于無效行為;4、王某所寫的“自愿補償”條應當界定為一種贈與行為,在財產(chǎn)未交付之前,王某作為贈與人依法可以撤回自己的贈與。事實與理由:1、張勛所提訴訟已超訴訟時效,一審法院不依照法律規(guī)定審案,屬于程序違法;張勛被打傷與雇主之間毫無法律關(guān)系,一審法院引用最高院關(guān)于雇主和雇員受傷所適用的法律是錯誤的。2、一審法院將被上訴人的謊話作為審判依據(jù)太荒唐;一審法院將王某代張勛簽名的行為認為是對張勛假話的認可是錯誤的,以此作為審判依據(jù)更是錯上加錯。3、上訴人所寫之條是在不清楚張勛被打的真相之下,受張勛以死相逼所寫,按照法律規(guī)定,該欠條屬于無效的民事行為。該條的虛假之處“張勛是工作期間受傷”,而實際其是在睡覺。自愿補償非王某本意,且另外兩名上訴人并不知情。證人也可證實王某是在張勛以死相威脅的情況下,按照張勛口述所寫。4、王某在寫欠條時不知道事情真相,現(xiàn)在有權(quán)撤回所謂的贈與。且王某生活困難,身體健康糟糕,經(jīng)濟狀況窘迫,無法履行所謂向張勛支付10萬元的贈與行為。
被上訴人張勛辯稱,1、本案存在訴訟時效中斷,被上訴人的起訴并未超過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程序合法。2、上訴人為石家莊市橋西區(qū)名門川老板火鍋城的合伙人,張勛作為其員工在夜間值班被他人毆打?qū)е缕呒墏麣?,上訴人及被上訴人主體適格。3、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并非謊言或虛構(gòu)。被上訴人的訴求事實依據(jù)有欠條、證人證言、工商登記基本信息表、錄音資料和上訴人申請的證人證言,此外,原審法院依法調(diào)取的石家莊市公安局橋西分局的詢問筆錄、訊問筆錄亦可證實此案。王某出具的欠條即是對賠償事項的結(jié)論性協(xié)議,是被上訴人對其權(quán)利的處分,且該協(xié)議不存在可撤銷、可變更及無效情形,因此協(xié)議合法有效,雙方應按協(xié)議履行。
被上訴人張勛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三被告支付原告人身傷害賠償金100000元,并承擔2014年6月1日至今的利息1696元;2、三被告賠償原告精神撫慰金50000元;3、判令三被告支付原告殘疾賠償金41200元,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62310元、殘疾輔助器具費2000元,鑒定費1600元;4、訴訟費用由三被告負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石家莊市橋西區(qū)名門川老板火鍋城于2005年設立,工商登記的個體業(yè)主為李升。后被告王某、高某某、趙連云接手該店,并實際負責。原告系該火鍋城員工,負責采購。工作期間,原告住宿在該火鍋城的二樓。2009年9月16日凌晨,原告被其同事張夢良、巨偉豪、高保龍毆打受傷,后入住白求恩國際和平醫(yī)院治療。住院期間的相關(guān)費用均系被告王某出面支付。2013年6月8日,被告王某向原告出具欠條一張,載明:“張勛因在王某經(jīng)營的飯店工作期間受傷致殘本人(王某)自愿補償張勛人民幣150000元,2013年6月8日先行補償人民幣50000元,剩余100000元自立據(jù)之后于2014年6月前付清”。欠條出具后被告王某給付原告5萬元,剩余款項未支付。原告稱,其被毆打時正在值班,系工作期間。被告稱,其睡覺行為與雇傭活動無關(guān)。
本案在訴訟過程中,原告于2015年1月9日申請傷殘鑒定。河北盛唐司法鑒定中心于2015年3月12日作出法醫(yī)臨床學鑒定意見書,原告張勛于2015年4月9日申請增加訴訟請求,請求:三被告支付原告殘疾賠償金41200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62310元,殘疾輔助器具費2000元,鑒定費1600元,共計107110元。
原告為證實自己的主張,提交了欠條一份、證人證言兩份、工商登記證明兩份、錄音資料一份、鑒定書一份等相關(guān)證據(jù)。針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三被告質(zhì)證稱,對欠條的真實性無異議,關(guān)聯(lián)性有異議,其來源不能證實是王某對原告人身損害的賠償,被告高某某、趙連云對此并不知情;關(guān)于兩份證人證言,因證人未出庭作證,對其不予認同;針對錄音資料中王某對2013年6月8日欠條產(chǎn)生的過程及表述,認為其是在原告要死要活的情況下被逼著寫的欠條;關(guān)于鑒定書被告不發(fā)表質(zhì)證意見。上述證據(jù)均未證明原告的傷害由三被告造成。
被告為證實自己的主張,申請了證人劉某出庭作證,該證人稱,被告王某當日給原告出具欠條是因為原告鬧騰,如果不出具,原告要跳樓。欠條內(nèi)容是依原告要求所寫。原告稱,該證言證明原告是三被告的員工是在工作期間被人毆打。
本院依被告的申請,調(diào)取了石家莊市公安局橋西分局刑警大隊關(guān)于原告當時被毆打的相關(guān)刑事卷宗材料,對此,原告稱真實性均認可,王某詢問筆錄中,自認是飯店的負責人之一,原告為其員工,同日對原告的筆錄中,有關(guān)于值班的情況,是王某代原告簽字;對案外人張夢良、高保龍的詢問筆錄中記載原告負責飯店的采購,因工作管理原因與上述三位發(fā)生矛盾,后致原告受傷。被告稱,真實性無異議,筆錄確定了致害人是張夢良、高保龍、巨偉豪,他們是原告的賠償義務人,與三位被告無關(guān);原告只是負責采購,受傷時是在凌晨非工作期間,其所陳述的值班是在意識不清的情況下所說,無其他證據(jù)證實;案件材料顯示,三名致害人不僅對原告造成了傷害,而且還搶走了他的手機和200元以及飯店二三十盒煙,構(gòu)成了搶劫罪和故意傷害罪,原告應當以個人名義向三個致害人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此事只能原告?zhèn)€人行使權(quán)利,王某無法替代,故原告說王某代辦不屬實。
一審法院認為,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所謂的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quán)或指示范圍內(nèi)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原告在受傷時是否屬于工作期間,即是否屬于“從事雇傭活動”。本案中,原告及致害人均為三被告的雇員,侵害人以工作上存在矛盾,在住宿休息時間毆打原告致其受傷。事發(fā)后,石家莊市公安局橋西分局刑警大隊工作人員在和平醫(yī)院對原告進行了詢問,詢問筆錄中原告陳述其當時正在值班,詢問時被告王某在場,未提出異議,并代原告在詢問筆錄上簽字,視為對原告所述的確認,認定原告受傷時在“從事雇傭活動”。本案三被告作為原告的雇主,應當對原告本次所受傷害承擔賠償責任。原告受傷后,被告王某作為飯店的主要經(jīng)營者,于2013年6月8日出具欠條,欠條中寫明張勛在被告經(jīng)營的飯店工作期間受傷致殘自愿補償150000元,系原被告真實意思是針對賠償事宜的概括約定,是對賠償事項的結(jié)論性協(xié)議,是原告對自己權(quán)利的處分,且該協(xié)議不存在可撤銷、可變更及無效情形,因此該協(xié)議是合法有效的,雙方應按照該協(xié)議履行。被告高某某、趙連云辯稱對被告王某出具的欠條并不知情,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信。三被告稱其受李升委托來經(jīng)營飯店,但未提交委托證明,故三被告作為飯店的實際經(jīng)營者,應共同承擔賠償責任。判決:一、被告王某、高某某、趙連云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共同支付原告張勛100000元;二、駁回原告張勛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182元,由被告王某、高某某、趙連云共同負擔3334元、由原告負擔1848元;鑒定費1600元,由原告張勛負擔。
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基本一致,有一、二審庭審筆錄及相關(guān)證據(jù)材料在案證實。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182元,由上訴人王某、高某某、趙連云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靳建軍 代理審判員 盧 亮 代理審判員 李 祥
書記員:馬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