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何妍妍,上海市民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唐紅林,上海以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吳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1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由審判員金宇杰、人民陪審員袁蘊玉、江梅娟組成合議庭,于2019年1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何妍妍、被告吳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唐紅林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被告歸還借款本金1,100萬元及自2018年1月5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10%計算的利息。事實及理由:被告因經營所需向原告借款,雙方簽訂了《房產抵押借款合同》,約定借款利率為10%,被告以其名下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蘆潮港鎮(zhèn)港輝路XXX號XXX、XXX室房屋提供抵押擔保,擔保范圍包括借款本金及利息。雙方辦理了房產抵押登記手續(xù),原告依法取得不動產抵押擔保登記證明。原告依約將借款1,100萬元轉入被告賬戶,但被告至今未歸還借款本金及利息?,F請求法院依法判決。
被告吳某某辯稱,原告與被告實際控制的兩個公司簽訂了資金出借咨詢與服務協議,原、被告之間并非普通的民間借貸關系,被告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本案亦屬刑事案件,故應當由公安機關處理。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12月24日,原、被告簽訂兩份《房產抵押借款合同》,借款金額各為500萬元,借款利息為年利率10%,借款期限均為2016年12月24日至2017年12月24日。2016年12月26日,原告向被告?zhèn)€人的銀行賬戶轉賬1,000萬元,同日,被告出具收據一份,確認收到原告轉賬的1,000萬元。同日,原告與上海鹽商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及上海吉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一份《資金出借咨詢與服務協議》,主要內容為:原告向上海吉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推薦的借款人出借資金1,000萬元,并委托及授權上海鹽商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委托第三方從原告的銀行賬戶內扣劃出借資金等。2017年1月4日,原、被告辦理了房屋抵押登記手續(xù),被告以其個人所有的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蘆潮港鎮(zhèn)港輝路XXX號XXX、XXX室房屋為上述借款提供擔保。后被告如期歸還原告上述借款本息。2018年1月4日,被告再次向原告借款,原告轉入被告?zhèn)€人銀行賬戶1,100萬元,被告出具收據一份,確認收到原告轉賬的1,100萬元。同日,原告又與上海鹽商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及上海吉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一份《資金出借咨詢與服務協議》,主要內容基本同上一份協議。
另查明,被告因涉嫌犯罪,目前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以上事實,由原、被告的陳述,原告的銀行轉賬憑證、被告出具的收據、《房產抵押借款合同》、《不動產登記證明》、《資金出借咨詢與服務協議》等證據證實。
本院認為,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期限返還借款。對借款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借款人可以隨時返還;貸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內返還。本案中,對于雙方之間的關系是否屬民間借貸,原、被告存在爭議。盡管原告兩次出借錢款時均簽訂過《資金出借咨詢與服務協議》,但兩次借款原告均系向被告?zhèn)€人銀行賬戶轉入出借款項,且被告?zhèn)€人均出具了相應的收據,特別是前次借款,原、被告還簽訂了一份《房產抵押借款合同》,被告以其個人所有的房產進行擔保,并辦理了相關抵押登記手續(xù),故原、被告之間應當屬民間借貸關系,而非履行《資金出借咨詢與服務協議》的約定,被告主張本案涉嫌犯罪,要求由公安機關審查處理的意見,本院不予采信。原告要求被告歸還借款本金1,100萬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但因本案所涉的1,100萬元借款,雙方未簽訂書面的借款合同,原告主張雙方口頭有利息的約定,但被告予以否認,故原告主張自借款日起按年利率10%計算利息的訴訟請求,缺乏相應證據,本院難以采信,但可自催討日起即本院立案日起酌情按年利率6%計算相應利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吳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歸還原告王某某借款11,000,000元,并自2018年9月19日起至清償日止按年利率6%支付原告王某某利息。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97,273元(含財產保全費,原告王某某已預交),由被告吳某某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向本院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袁蘊玉
書記員:金宇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