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某
宋蘭杰
王麗梅(黑龍江聞明律師事務所)
李某有
李緒玲
索錦亮(方正縣維正法律服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宋蘭杰,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二
上訴人
委托代理人王麗梅,黑龍江聞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某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委托代理人李緒玲,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
委托代理人索錦亮,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方正縣維正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王某某、宋蘭杰因與被上訴人李某有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方正縣人民法院
(2013)方民一初字第640號
民事判決(以下稱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4年2月24日受理此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3月20日公開開庭審理此案。
上訴人宋蘭杰、王某某及二上訴人委托代理人王麗梅,被上訴人李某有委托代理人李緒玲、索錦亮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王某某、宋蘭杰(系夫妻關系)于2007年11月29日向李某有借款人民幣8,OOO元,約定利息1.5分,二人出具欠據一份,此款二人于2013年7月29日給付利息款6,231元;2007年11月29日王某某、宋蘭杰向李某有借款11,036元,二人出具欠據一份;2011年12月12日王某某、宋蘭杰向李某有借款人民幣3,OOO元,約定利率為1.5分,二人出具欠據一份;2012年5月17日王某某向李某有借款人民幣6,600元,雙方約定利率1.5分,王某某出具欠據一份;2012年7月28日王某某、宋蘭杰向李某有借款人民幣2.1萬元,雙方約定利率1.5分,房屋做抵押,二人出具欠據一份;2012年11月6日王某某向李某有借款5,OOO元,雙方約定利息1.5分,王某某出具欠據一份;2013年4月15日王某某向李某有借款2,OOO元,雙方約定一個月給付利息50元;2013年6月12日王某某向李某有借款1,000元,王某某出具欠據一份;2013年3月15日王某某、宋蘭杰向李某有借款2,600元;2013年7月21日,王某某、宋蘭杰欠李某有裝袋款l,950元;2013年10月16日李某有替王某某、宋蘭杰償還2012年3月6日所欠張烈坤借款1.3萬元及利息共計16,575元,2011年11月27日所欠張烈坤借款1萬元及利息1,000元。
2013年5月31日王某某、宋蘭杰償還李某有1萬元,剩余欠款王某某、宋蘭杰未償還。
李某有起訴,要求王某某、宋蘭杰給付欠款本金及利息91,302元,計算利息至判決之日。
原審法院
認為:王某某、宋蘭杰欠款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二人應償還所欠李某有款項。
王某某、宋蘭杰辯稱系因向李某有索要賣房款而為李某有出具欠據,無證據證實,且違背常理,故二人的抗辯理由不成立。
故判決:一、王某某、宋蘭杰給付李某有借款62,186元、利息12,229.30元,合計74,415.30元;二、王某某、宋蘭杰給付李某有墊付款29,975元。
上述兩項合計93,38l.30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案件受理費2,135元,由王某某、宋蘭杰負擔。
如王某某、宋蘭杰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
宣判后,王某某、宋蘭杰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原審判決錯誤。
8,000元、11,036元、1.3萬元和2.1萬元的欠據系王某某、宋蘭杰為索要李某有所欠的1.6萬元購房款為李某有出具的,因找不到1.6萬元的欠據,李某有稱需用二人出具的欠條換取1.6萬元的欠據,后1.6萬元的欠據找到了,卻被撕毀,李某有未將欠據返還王某某、宋蘭杰。
2013年3月6日向張烈坤所借的1.3萬元借款,王某某、宋蘭杰只是在欠據上簽字,實際借款人是李某有,且借款也是李某有償還的。
2012年3月6日李某有將2007年11月29日出具的1.3萬元欠條重新計算,得出利息6,600元,要求王某某、宋蘭杰重新出具6,600元欠據并計算利息,該做法違反不得將利息再計息的法律規(guī)定。
2011年12月12日的借款3,000元,王某某、宋蘭杰已于2012年5月償還。
開庭兩天前,王某某、宋蘭杰與審判長聯系,提出要反訴,被審判長拒絕,侵害了二人的訴訟權利。
李某有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二審法院
應維持原判。
王某某、宋蘭杰沒有證據證明李某有尚欠1.6萬元購房款,且該款與本案沒有關聯性,王某某、宋蘭杰可以在法定期限內提起反訴或另行起訴。
此外,用金額總計53,036元的欠條兌換1.6萬元的欠據不符合常理,是編造的事實。
王某某、宋蘭杰沒有證據證明3,000元借款已償還。
二審中,李某有未向本院提交新證據。
王某某、宋蘭杰向本院提交下列證據:證據一、宋蘭杰與李某有通話錄音。
意在證明:1.6萬元欠據被撕毀了。
證據二、王某某與張烈坤通話錄音。
意在證明:1.3萬元欠款是王某某、宋蘭杰欠李某有的,不是欠張烈坤的,李某有不是中間人。
李某有對上述證據質證認為:證據一是李某有的聲音,但來源不合法,系經過整理,視聽資料必須是原件,沒有其他證據佐證不能作為定案證據。
對證據二的真實性及來源均有異議,且內容與本案無關。
本院認證意見為:證據一記錄內容與本案無關,本院不予采納。
證據二系王某某與案外人張烈坤的談話錄音,案外人張烈坤并未出庭,且該錄音資料不能清晰反映雙方談話內容,依據法律規(guī)定,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故對該份證據本院不予采納。
本院二審查明的事實與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相同,本院對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王某某、宋蘭杰陸續(xù)為李某有出具欠據,總計金額57,636元,王某某、宋蘭杰對欠款人處簽字真實性均無異議,故本院對上述欠款事實予以確認。
關于1,950元裝袋費和2,600元板子款,王某某、宋蘭杰雖未出具欠據,但對欠款事實并未提出異議,本院亦予確認。
另外,李某有兩次為王某某、宋蘭杰代償所欠張烈坤款項16,575元及13,400元,有王某某、宋蘭杰出具的欠據和張烈坤出具的收條為證,王某某、宋蘭杰應予償還。
王某某、宋蘭杰關于8,000元、11,036元、1.3萬元和2.1萬元的欠據系二人為索要李某有所欠1.6萬元購房款而為李某有出具,借款并未實際發(fā)生的上訴主張,因證據不足,且違背常理,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王某某、宋蘭杰上訴提出的2011年12月12日發(fā)生的3,000元借款已償還及2012年5月17日6,600元借款系先前借款利息,不應再重復計息的主張,證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王某某、宋蘭杰未在法定期限內提出反訴請求,原審判決程序合法。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135元,由上訴人王某某、宋蘭杰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王某某、宋蘭杰陸續(xù)為李某有出具欠據,總計金額57,636元,王某某、宋蘭杰對欠款人處簽字真實性均無異議,故本院對上述欠款事實予以確認。
關于1,950元裝袋費和2,600元板子款,王某某、宋蘭杰雖未出具欠據,但對欠款事實并未提出異議,本院亦予確認。
另外,李某有兩次為王某某、宋蘭杰代償所欠張烈坤款項16,575元及13,400元,有王某某、宋蘭杰出具的欠據和張烈坤出具的收條為證,王某某、宋蘭杰應予償還。
王某某、宋蘭杰關于8,000元、11,036元、1.3萬元和2.1萬元的欠據系二人為索要李某有所欠1.6萬元購房款而為李某有出具,借款并未實際發(fā)生的上訴主張,因證據不足,且違背常理,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王某某、宋蘭杰上訴提出的2011年12月12日發(fā)生的3,000元借款已償還及2012年5月17日6,600元借款系先前借款利息,不應再重復計息的主張,證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王某某、宋蘭杰未在法定期限內提出反訴請求,原審判決程序合法。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135元,由上訴人王某某、宋蘭杰負擔。
審判長:吳立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