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沽源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廣超,河北金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淑玲,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沽源縣。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王淑玲健康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1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王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陳廣超、被告王淑玲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賠償醫(yī)療費5944.03元,住院伙食補助費420元,營養(yǎng)費420元,護理費1400元,誤工費1807.2元,交通費500元,上述合計10491.23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7年6月20日7時左右,被告到原告家向原告借蓋房子用的沙子。因被告在此之前將原告門前的圍欄樁子拔掉,原告就沒有借給她,最后雙方發(fā)生爭吵。被告就對原告實施毆打,造成原告一根肋骨骨折,傷情鑒定為輕微傷。經(jīng)沽源縣公安局閃電河派出所處理,對被告作出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但被告就是不對原告的人身損害進行賠償?,F(xiàn)原告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依法向貴院提起訴訟,請受訴人民法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王淑玲辯稱,我沒有打原告,不同意賠償。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6月20日,被告向原告借用沙子未果,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導致原告肋骨骨折住院治療。原告的傷情經(jīng)沽源縣公安局法醫(yī)損傷鑒定室鑒定為輕微傷。被告被沽源縣公安局處以5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本院認為,公民的健康權受法律保護。公民的健康權受到不法侵害后,有權獲得賠償。被告雖然辯稱原告的受傷不是由被告所致,但被告不能舉證證明原告的受傷不是在雙方爭執(zhí)過程中導致的,故被告的辯稱理由不能成立。被告因為原告不同意借用沙子而與原告發(fā)生爭執(zhí)并導致原告受傷,其行為與原告的損害后果具有直接的因果關系,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健康權,被告存在重大過錯,故應當相應賠償原告由于此次糾紛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在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時,原告未采取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過錯,對其損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綜合原、被告的過錯程度,對于原告的損失,原告自行承擔30%的責任,被告承擔70%的賠償責任。關于原告在沽源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情況,結合原告的住院病歷等,本院認定原告實際住院治療天數(shù)為12天,即原告住院費用中的床位費應當為228元。關于原告主張的交通費,結合原告的治療實際,本院酌情認定300元。對于原告主張的營養(yǎng)費,因原告未提交醫(yī)院出具的需要加強營養(yǎng)的證明,故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告的誤工時間,結合原告的實際治療情況及沽源縣公安局法醫(yī)損傷鑒定室出具的輕微傷傷情鑒定結果,本院酌情認定誤工期間為14天。本案中,原告的損失為:醫(yī)療費5906.03元、護理費120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360元、誤工費457元(11919元/年÷365天/年×14天)、交通費300元,合計8223.03元。被告應當賠償原告5756元(8223.03元×70%)。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淑玲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給付原告王某某賠償款5756元;
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1元,由原告負擔14元,被告負擔1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韓躍文
書記員: 馮立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