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男,住木蘭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玉欣,女,木蘭縣維民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宿某某,男,住木蘭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費弘霞,女,木蘭縣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工作者。
被告:代志民,男,住木蘭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孫鳳英,黑龍江孫鳳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沈海軍,男,住哈爾濱市南崗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新峰,男,巴彥縣彥盈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王某與被告宿某某、代志民、沈海軍義務幫工人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2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玉欣,被告宿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費弘霞,被告代志民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孫鳳英,被告沈海軍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新峰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三被告共同賠償原告醫(yī)療費計27717.56元、誤工費16558.50元、護理費10644.75元、伙食補助費1500元、營養(yǎng)費4500元、交通費1000元、二次手術費8000元、鑒定費2400元,共計72320.81元。2、由被告承擔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原告與被告沈海軍是表兄弟,原告與宿某某、代志民同住一屯。2017年8月初,被告沈海軍從哈爾濱拉回來20多根水泥樁子(長2.5米、粗10多公分),用于在屯子西崗圍沈家老墳用。樁子卸在原告家里。當時被告代志民也在原告家里,被告沈海軍對原告說過幾天找人把樁子拉到西崗,把老墳圍起來,花多少錢他給付。幾天后,代志民與原告說,這活他要干,經(jīng)協(xié)商價格400元。8月22日代志民找來宿某某(開著自家四輪車)將在原告家的20多根樁子裝到四輪車上。怕路上打於代志民讓自己兒子開著原告的四輪車在前面走,宿某某開著自家的四輪車在后邊走,原告站在宿某某開的裝著水泥樁子的四輪車車斗里,當走出水泥路下土路時,四輪車搖晃導致水泥樁子倒下砸到原告的右腿,經(jīng)木蘭縣人民醫(yī)院診斷為“右脛骨開放性骨折”住院治療15天,共花費醫(yī)療費27378.26元。原告住院期間,被告沈海軍給付原告3000元。原告出院后與三被告協(xié)商賠償事宜,三被告互相推諉,故依法起訴。
被告沈海軍辯稱,被告沈海軍不應承擔任何賠償責任。理由是:沈海軍屬于定作人,原告王某屬于第三人,被告代志民、宿某某是承攬人。承攬人在完成工作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本案王某已年愈60歲,理應知道四輪車在土路上行駛并且拉著水泥樁子行走困難并且顛簸、有危險,但由于王某過于相信自己的主觀判斷導致水泥樁子倒下將右腿砸傷。故王某在本起事故中也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本起事故中,沈海軍盡到了人道主義義務,得知王某受傷后,主動拿出3000元錢,做為補償給王某的住院治療費用。這3000元是補償而不是賠償。因為沈海軍在此起事故中沒有任何賠償責任。
被告代志民辯稱,王某找答辯人承包栽埋水泥桿子費用是400元錢,但不包括運輸。運輸水泥桿子是王某找宿某某幫忙而不是雇傭或者承攬。代志民幫忙裝車后就離開回家了,并不知道王某是在什么時候受傷的。對于原告的損傷代志民不承擔賠償責任。出事以后代志民兒子開車送他去的醫(yī)院,在車上王某和宿某某說受傷和宿某某一點關系都沒有。以上可以明確看出我承包的是栽埋水泥桿子,運輸水泥桿子王某另外找的宿某某幫忙,王某所受之傷與我沒有關系。王某是在幫沈海軍的忙時受的傷,這個損害結果與我無關,應當由王某自己及被幫工人沈海軍承擔。
被告宿某某辯稱,我與王某之間系幫工關系而不是雇傭關系或承攬關系,原告所述與事實不符。2017年8月代志民找我說他包了一個活是給老沈家挖坑埋水泥樁子,不包括運輸水泥柱子,就是栽埋別的啥也不管,我同意了。2017年8月21日代志民再次找我說給我50元錢拉水泥樁子,我說別說50給100也不干。因為道不好走。不一會代志民和王某一起來了,說讓幫忙送一趟,我答應了讓他再找個車。王某說用他家車找個人開。代志民就讓他兒子開王某車防止打於……第二天我們裝完車王某坐到我車上,出事后他說和我沒有關系。王某訴稱是400元協(xié)商讓代志民和我干這個活根本就不實,代志民400元包栽埋水泥樁子是事實但與運輸沒有任河關系。當時就說好了往墳地栽埋水泥樁子得到七月十五老沈家來了上墳才能干這個活。事先幫忙運送水泥樁子與這400元錢栽埋無關。雙方系幫王某及沈海軍的忙而不是承攬或者雇傭關系,此事故的發(fā)生應當由沈海軍承擔賠償責任。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zhì)證。原告方舉示的證據(jù)如下:
證據(jù)A1、診斷書、病例各1份,擬證明原告受傷后傷情、治療情況的證據(jù)。三被告質(zhì)證意見:真實性無異議。
證據(jù)A2、醫(yī)療費票據(jù)3張及用藥明細1份,擬證明原告治療支付27717.56元。三被告質(zhì)證意見:真實性無異議。
證據(jù)A3、鑒定費票據(jù)及鑒定交通費收據(jù)各1張,擬證明原告支付鑒定費2400.00元及鑒定交通費500元。三被告質(zhì)證意見:鑒定費無異議,交通費不能證明其實際支出。
證據(jù)A4、司法鑒定意見書1份,擬證明原告訴訟后申請司法鑒定的鑒定意見。三被告質(zhì)證意見:無異議。
被告宿某某舉示的證據(jù)如下:
證據(jù)B1、代雪峰證言1份,擬證明是王某找宿某某幫忙運送。原告及沈海軍意見:證人沒出庭且是代志民之子不質(zhì)證。被告代志民意見:無異議,他是唯一的在場案外人。
證據(jù)B2、田蘭東證言1份,擬證明聽王某說400元只管栽埋不管運送。原告及沈海軍意見:證人沒出庭且是代志民妻子不質(zhì)證。被告代志民意見:無異議。
本院認為,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診斷書、病例、醫(yī)療費、鑒定費、鑒定意見書真實性均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鑒定交通費非正規(guī)票據(jù),本院不予認定。被告宿某某提供的證人證言因證人未到庭,且原告及被告沈海軍不同意質(zhì)證,本院不予認定。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本院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以下事實:
原告與被告沈海軍系親屬關系,原告與宿某某、代志民同住一屯。2017年8月初,被告沈海軍從哈爾濱拉回來20多根水泥樁子(長2.5米、粗10多公分),用于在屯子西崗圍沈家老墳用。樁子卸在原告家里。當時被告代志民也在原告家里,被告沈海軍對原告說過幾天找人把樁子拉到西崗,把老墳圍起來,花多少錢他給付。代志民、宿某某同意400元工錢干此活。王某征得沈海軍同意后雙方商議于8月22日(農(nóng)歷七月初一)先將水泥樁子拉到墳地。于農(nóng)歷七月十五沈海軍回來上墳時再栽埋桿子。8月22日出行前,因怕打於原告王某用自家的車由代志民之子開著同去墳地。代志民、宿某某裝完車后,王某坐在宿某某的車上去墳地途中,被車上的水泥樁子壓傷。經(jīng)木蘭縣人民醫(yī)院診斷為“右脛骨開放性骨折”,住院治療15天,共花費醫(yī)療費27717.56元。原告住院期間,被告沈海軍給付原告3000元。原告起訴后申請司法醫(yī)學鑒定,黑龍江遠大司法鑒定中心鑒定意見為:1、誤工期210日(含二次手術);2、護理期120日,其中第一次住院期間二人護理,其余一人護理(包括二次手術);3、支持需要加強營養(yǎng),期限90日;4、后期手術費治療費匡計8000.00元,或按實際發(fā)生的合理支出計算。原告支付鑒定費2400元。雙方因賠償事宜未達成共識,原告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承攬關系是承攬人以自己的技術、設備和勞力獨立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接受工作成果并給付報酬而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形成的法律關系。其實質(zhì)要件之一是要看一方完成工作成果的過程是否獨立進行,而無須接受另一方的監(jiān)督、指導和指揮。而本案通過當事人陳述可以證明王某隨同一起去送樁子是接受沈海軍的委托去現(xiàn)場指定卸樁子的位置,另外栽埋時也要等沈海軍到時聽從沈海軍的指揮確認挖坑、埋樁子的位置。故代志民、宿某某應屬于勞務關系。沈海軍將樁子卸到原告家后讓原告王某找人,送樁子時又讓原告王某去看卸在哪,王某確定400元后又征得沈海軍同意,沈海軍與王某形成基于親屬間存在相互信任為前提的委托關系。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合同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零七條規(guī)定,受托人處理委托事務時,因不可歸責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損失的,可以向委托人要求賠償損失。依據(jù)上述法律規(guī)定,原告王某在接受被告沈海軍的委托處理委托事務過程中受到的損害與被告代志民、宿某某因勞務造成的損害賠償責任競合。故本案的賠償責任應由接受勞務方暨委托人被告沈海軍承擔。
原告王某主張賠償?shù)尼t(yī)療費以醫(yī)療機構票據(jù)為憑計算為27717.56元;誤工費以上年度農(nóng)業(yè)行業(yè)平均工資結合鑒定意見確定的誤工時間計算為16558.50元(78.85元/天×210天);護理費參照誤工結合鑒定意見計算為10644.75元(78.85元/天×135天);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以公出補助標準計算為1500元(100元/天×住院15天);營養(yǎng)費結合鑒定意見計算90天為4500元(50元/天×90天);交通費結合其病情及鑒定時確需打車的實際情況,本院支持500元;二次手術費8000.00元;鑒定費2400元,以上合計71820.81元本院認定為合理的賠償數(shù)額。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沈海軍賠償原告王某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交通費、二次手術費、鑒定費共計71820.81元??鄢阎Ц兜?000.00元,余款68820.81元于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一次性給付。
二、駁回原告王某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21元由被告沈海軍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孫柏慶
審判員 劉長發(fā)
審判員 柴玉柱
書記員: 翟賽玉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