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個體工商戶。
委托代理人劉宗業(yè),河北世紀方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姚曉利,河北世紀方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個體工商戶。
委托代理人黨現平。
原告王某某訴被告張某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夏廣庚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宗業(yè)、姚曉利,被告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黨現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訴稱,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被告分37次向原告購買皮帶,貨款共計人民幣293,001元,于2011年8月6日起,被告分八次向原告支付貨款共計179,430元,至今尚欠原告貨款113,571元,經原告多次催要不予償還。請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償還原告貨款113,571元及利息。
被告張某某辯稱,原告所訴給我發(fā)貨的時間、次數都對,我支付貨款的次數、款數也都對。但是,原告給我發(fā)貨的數量和我收到的數量不符,我收到原告的貨物數量共計115件,合計54,904條皮帶,合款189,658元,我給付原告179,430元,原告發(fā)的貨物中殘次品合款6,838元,原告應承擔的費用3,390元,綜上我已經不欠原告貨款,法院應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審理查明,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被告分37批次向原告購買皮帶,原告通過貨運公司將貨物發(fā)給被告,被告均已收到。被告通過銀行轉賬分8次向原告支付貨款179,430元,原告也已收到。對上述事實,原、被告均無異議。
原告主張,至今被告尚欠原告貨款113,571元,提交了以下證據:1、15份原告自記的銷貨清單,銷貨清單上記錄著給被告發(fā)貨的型號、數量、單價、貨款金額,以及發(fā)貨時間、被告付款時間及金額和每次發(fā)貨后被告累計拖欠的貨款總額。2、被告分8次通過銀行匯款179,430元銀行收入記錄。3、原告于2013年5月20日、5月21日向被告催要貨款的電話錄音,錄音中,原告對被告說,被告拖欠原告貨款11萬3,000多,要求被告對賬并向原告出具欠條,被告說帳不用對,帳絕對正確并答應給付原告部分貨款。被告對以上證據質證稱,對原告提交的銷貨清單上記載的發(fā)貨時間、次數無異議,發(fā)貨的數量與被告實際收到的不符。對被告匯款的次數、款額無異議。對原被告的通話記錄,電話記錄顯示原被告并未對賬,不能證明被告拖欠原告11萬多。
被告主張不拖欠原告貨款,被告提交了被告自記的自2011年8月4日至2012年11月1日入庫單27張以及帳頁一張,被告主張入庫單和帳頁記錄的是被告實際收到原告的貨款數量和價款。原告對被告的證據質證稱,被告提交的入庫單和帳頁是被告?zhèn)卧斓?,不具有真實性,原告每次發(fā)貨原告有記錄,原告知道,被告不知道,按照被告的入庫單推算,每次原告發(fā)貨后物流公司都延遲4天才送到被告處,不具有真實性,要求追究被告?zhèn)卧熳C據的法律責任。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對買賣貨物的次數、時間、單價無異議,只是對原告發(fā)給被告貨物的數量及欠款數額存在爭議。原告要求被告償還貨款,有原告提交的銷貨單、被告匯款記錄、以及原告向被告催要貨款的電話錄音證實,這些證據相互印證,形成了證據鏈條,證明了被告拖欠原告貨款的事實。雖然被告否認拖欠原告貨款并提交了自記的入庫單和帳頁,但是這些證據的真實性存在疑問,并且是孤證,被告所辯的不予認可,原告要求被告償還貨款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被告張某某償還原告王某某貨款113,571元。
如未在判決書指定的期限內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
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285元,由被告張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夏廣庚
書記員: 馬曉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