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
盧新路(河北君合欣律師事務所)
王威虎
王立平(河北天捷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
住所地河北省邢臺市橋西區(qū)郭守敬大街506號交通花園4號樓。
負責人薄世亮,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盧新路,河北君合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威虎,農民。
委托代理人王立平,河北天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下稱平安財險邢臺市中心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王威虎財產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邢臺市橋西區(qū)人民法院(2015)西民初字第62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6年2月2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3月14日對本案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上訴人平安財險邢臺市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盧新路,被上訴人王威虎的委托代理人王立平,均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冀E×××××小型轎車實際所有人為王威虎,該車在平安財險投保了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者險,商業(yè)三者險的保險限額為30萬元,并投保不計免賠。
本次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
2014年12月7日王威虎駕駛冀E×××××小型轎車,沿宋璟大街由西向東行駛至中興路交叉口時,與由南向北橫過機動車道蘇某駕駛的二輪電動自行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蘇某死亡,兩車損壞。
經南和縣××交通警察大隊作出的南公交認字(2014)第01760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王威虎、蘇某均付事故同等責任。
蘇某的電動自行車經邢臺盛金機動車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估車損為2000元。
2014年12月7日王威虎在南和縣××交通警察大隊支付給蘇某家屬39萬元。
本院認為,原審法院依據被上訴人為其牌照號牌冀E×××××車輛,在上訴人處投保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險合同關系,根據涉案被保險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第三者相應損失的事實,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而判決上訴人承擔本案相應的保險責任是妥當的。
關于上訴人提出的不能證明死者蘇某為城鎮(zhèn)居民戶口,應當按照農村居民戶口進行賠償的上訴主張。
在一審程序中,被上訴人對于涉案保險合同的真實性,本案發(fā)生保險事故的真實性,以及應當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均不持異議。
上訴人主要提出,被上訴人王威虎以城鎮(zhèn)戶口賠付死者蘇某賠償金,但是蘇某所在區(qū)域為農村戶口,一審判決對于該事實認定不清,對于王威虎提供的不能證明死者蘇某為城鎮(zhèn)戶口的證據予以支持,錯誤判定死者蘇某為城鎮(zhèn)戶口。
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法院關于傷殘部分的判決,并依法進行改判。
查原審卷宗第52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被上訴人王威虎賠償死者蘇某各項損失39萬元。
查原審卷宗第62頁至64頁,《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上顯示:字號名南和縣永興副食門市,經營者姓名鞏杏菊,組成形式個人經營,經營場所南和縣城建設大街北側中。
在2014年12月16日由南和縣交警隊對鞏杏菊所作的《詢問筆錄》中顯示:死者蘇某是于2013年農歷正月初八在其門市開始上班的,每天騎著電動車來回上下班。
查原審卷宗55頁《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上顯示:發(fā)生交通事故時間是2014年12月7日18時許。
交通事故地點是南和縣宋璟大街與中興路交叉東側路段。
死者蘇某生前居住地是南和縣城關鎮(zhèn)北裴莊。
綜合以上證據,能夠認定死者蘇某生前居住地是南和縣城周邊鄰村,從南和縣城總體規(guī)劃看,也能證明北裴莊鄰近縣城城區(qū)。
死者蘇某生前已在縣城務工近兩年的時間,從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也能印證其在縣城務工的事實。
也就是說其經常居住地屬于城鄉(xiāng)結合部,其主要生活來源是靠在縣城務工收入。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經常居住在城鎮(zhèn)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2005)民一他字第25號》精神,受害人雖然屬于農村戶口,其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地城鎮(zhèn)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
據此一審判決在計算死者蘇某的損害賠償傷殘部分費用時,按照當地城鎮(zhèn)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并無不妥。
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國家對城鄉(xiāng)居民的各種社會綜合保障會更加完善與進步。
由于上訴人提出的上述主張與案件事實不符,且與法相悖,本院對此難以支持。
綜上,上訴人應當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履行自己應當承擔的給付被上訴人相應保險理賠金義務。
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處理結果妥當,二審應予維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負擔不變;二審案件受理費7150元,由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原審法院依據被上訴人為其牌照號牌冀E×××××車輛,在上訴人處投保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第三者責任保險》保險合同關系,根據涉案被保險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第三者相應損失的事實,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而判決上訴人承擔本案相應的保險責任是妥當的。
關于上訴人提出的不能證明死者蘇某為城鎮(zhèn)居民戶口,應當按照農村居民戶口進行賠償的上訴主張。
在一審程序中,被上訴人對于涉案保險合同的真實性,本案發(fā)生保險事故的真實性,以及應當承擔相應的保險責任均不持異議。
上訴人主要提出,被上訴人王威虎以城鎮(zhèn)戶口賠付死者蘇某賠償金,但是蘇某所在區(qū)域為農村戶口,一審判決對于該事實認定不清,對于王威虎提供的不能證明死者蘇某為城鎮(zhèn)戶口的證據予以支持,錯誤判定死者蘇某為城鎮(zhèn)戶口。
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法院關于傷殘部分的判決,并依法進行改判。
查原審卷宗第52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書》,被上訴人王威虎賠償死者蘇某各項損失39萬元。
查原審卷宗第62頁至64頁,《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上顯示:字號名南和縣永興副食門市,經營者姓名鞏杏菊,組成形式個人經營,經營場所南和縣城建設大街北側中。
在2014年12月16日由南和縣交警隊對鞏杏菊所作的《詢問筆錄》中顯示:死者蘇某是于2013年農歷正月初八在其門市開始上班的,每天騎著電動車來回上下班。
查原審卷宗55頁《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上顯示:發(fā)生交通事故時間是2014年12月7日18時許。
交通事故地點是南和縣宋璟大街與中興路交叉東側路段。
死者蘇某生前居住地是南和縣城關鎮(zhèn)北裴莊。
綜合以上證據,能夠認定死者蘇某生前居住地是南和縣城周邊鄰村,從南和縣城總體規(guī)劃看,也能證明北裴莊鄰近縣城城區(qū)。
死者蘇某生前已在縣城務工近兩年的時間,從發(fā)生交通事故的時間、地點也能印證其在縣城務工的事實。
也就是說其經常居住地屬于城鄉(xiāng)結合部,其主要生活來源是靠在縣城務工收入。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經常居住在城鎮(zhèn)的農村居民因交通事故傷亡如何計算賠償費用的復函《(2005)民一他字第25號》精神,受害人雖然屬于農村戶口,其經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有關損害賠償費用應當根據當地城鎮(zhèn)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
據此一審判決在計算死者蘇某的損害賠償傷殘部分費用時,按照當地城鎮(zhèn)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并無不妥。
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的推進,國家對城鄉(xiāng)居民的各種社會綜合保障會更加完善與進步。
由于上訴人提出的上述主張與案件事實不符,且與法相悖,本院對此難以支持。
綜上,上訴人應當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履行自己應當承擔的給付被上訴人相應保險理賠金義務。
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處理結果妥當,二審應予維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負擔不變;二審案件受理費7150元,由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邢臺中心支公司負擔。
審判長:王華青
審判員:楊恩茂
審判員:高恒振
書記員:張姿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