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石家莊市長安區(qū)。
委托代理人袁軍,河北詠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河北金豐諾某鍋爐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石家莊市鹿泉區(qū)大河鎮(zhèn)雙同路16號,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185700882702E。
法定代表人崔文明,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陳敬娟,系該公司員工。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河北金豐諾某鍋爐制造有限公司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袁軍、被告河北金豐諾某鍋爐制造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崔文明和委托代理人陳敬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訴稱,原告系被告員工。在1983年工作時雙腳受傷致殘,鑒定為六級傷殘。石家莊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被告已履行完畢。后因標準提高,現(xiàn)請求法院判決被告向原告支付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的傷殘津貼68087元。
被告河北金豐諾某鍋爐制造有限公司辯稱,同意按照相關政策規(guī)定的標準支付四年的傷殘津貼。
經審理查明,2014年3月17日石家莊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石勞人裁字(2013)第1066號裁決書,裁決被申請人河北金豐諾某鍋爐制造有限公司支付申請人王某某2007年7月至2013年12月的傷殘津貼差額41280元。2017年9月15日石家莊市鹿泉區(qū)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石鹿勞人仲案字(2017)第16號仲裁裁決書,裁決被申請人河北金豐諾某鍋爐制造有限公司支付申請人王某某傷殘津貼53550元。
庭審中,原告提交如下證據(jù):1、石勞人裁字(2013)第1066號裁決書。
2、石鹿勞人仲案字(2017)第16號仲裁裁決書。
3、家庭成員收入調查表,載明王某某2013年3月總收入631元。原告稱該631元是被告給原告發(fā)的傷殘津貼,不是工資,因為原告沒有上班,享受的是傷殘津貼。
4、工資流水,原告稱也可證明631元是傷殘津貼。
原告稱2013年1月至12月,證據(jù)1的第3頁第2行及附表均載明每月支付631元,該裁決書是2014年3月27日作出的,而冀人社字(2014)7號的調整標準通知是此后作出的,故2013年應增加150×12=1800元。
2014年1月至12月,理由同上,也應增加150×12=1800元,再加上按證據(jù)1標準被告未支付的2014年傷殘津貼1381元×12月,2014年合計18372元。
2015年1月至12月,因出臺了冀人社字(2015)56號調整標準通知,又上調了160元,故2015年的傷殘津貼為(1381+150+160)×12=20292元。
2016年1月至12月,跟2015年一樣20292元。
2017年1月份,因出臺了冀人社字(2017)20號調整標準通知,又上調了120元,故2017年1月的傷殘津貼為1381+150+160+120=1811元。
以上四年傷殘津貼總數(shù)共計62567元。
另外,被告未支付2013年7月至12月的每月631元,合計3786元,要求被告支付。
被告對原告提交的上述證據(jù)發(fā)表如下質證意見:對證據(jù)1-4真實性無異議。單位全體人員從2013年7月欠發(fā)工資至今,所以也欠發(fā)了原告2013年7月至12月的每月631元,該款應當支付,包括單位其他員工欠發(fā)工資我們都應當支付。同意上述原告要求的每年增加數(shù)額。按照我們單位現(xiàn)在通行的做法,在發(fā)放職工工資時應首先扣除職工應繳納社會保險的個人繳費部分,2013年9月至2017年1月總計11394.89元。住房公積金單位應繳納部分,這些年單位一直在繳納,但未扣發(fā)原告的2013年7月至今個人應負擔部分,具體數(shù)額未統(tǒng)計。
原告補充稱,原告的訴訟請求是已經扣除了包括住房公積金在內的個人應負擔部分后的余額。
本院認為,職工因公致殘被鑒定為六級傷殘的,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發(fā)給傷殘津貼,標準為本人工資的60%。后因標準上漲,原告要求支付差額,本院予以認定。被告稱應扣除個人應負擔部分,因原告主張的數(shù)額未包含個人應負擔部分,故對被告抗辯本院不予采信。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河北金豐諾某鍋爐制造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三日內給付原告王某某傷殘津貼66353元。
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訴訟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被告河北金豐諾某鍋爐制造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楊彥明
書記員: 王曉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