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獻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明會君,河北林風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王某某(又名王遠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獻縣。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王某某返還原物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1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明會君、被告王遠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返還侵占原告的住房一處(房屋五間及院落)、宅基地使用證一份;2、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系叔、侄女關(guān)系。原告的父親王遠志在本齋鄉(xiāng)小汪村有正房五間、院落一處。王遠志于2014年5月4日因病去世,去世前將其財產(chǎn)以遺囑的形式留給原告,但被告強行將王遠志的遺產(chǎn)占為己有,原告多次找被告協(xié)商,但被告拒不返還。
原告為支持自己的主張?zhí)峁┝诉z囑一份、村委會證明一份、證人王某的錄音資料一份。
被告的質(zhì)證意見是沒有聽說過王遠志有遺囑、證人王某不了解實情。
王遠民辯稱,原告所訴房屋是王遠志、王某某及二人父親三人的共同財產(chǎn),不是王遠志生前的個人財產(chǎn)。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王某某系叔、侄女關(guān)系。原告的父親王遠志與妻子于1975年前離婚,二人只育有一女即本案原告王某某,王遠志的父母已經(jīng)去世,所以王遠志因病去世后,其遺產(chǎn)的第一順序唯一合法繼承人是原告王某某。
原、被告訴爭的院落沒有辦理農(nóng)村宅基使用證,院落上的房屋也沒有辦理房產(chǎn)證,原告稱得房屋是其父親所修建、但被告認為該房屋是由被告、王遠志及二人的父親三人所修建,該房屋是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修建的,修建后由王遠志、王某某及二人的父親和原告四人共同居住,現(xiàn)被告在院落中種植了蔬菜,但并未在此居住。原告提供了對小汪村村民王某的錄音資料,但被告不予認可,證人王某也未出庭證實。原告提供了一份遺囑,遺囑中記載王遠志將小汪村5號房產(chǎn)及宅基地由王某某繼承,但被告對遺囑的真實性不予認可。
本院認為,原告王某某作為是王遠志的唯一合法繼承人,王遠志去世后,王某某對王遠志的遺產(chǎn)享有繼承權(quán)。原、被告所訴爭得房屋是否為王遠志的遺產(chǎn)是本案的關(guān)鍵,首先該房屋所坐落的院落沒有辦理農(nóng)村宅基使用證,不能確定王遠志是該院落的唯一使用人;原告提供了對王某的錄音,王某作為證人應(yīng)出具書面的證言并出庭作證,但原告對證人采取了錄音的形式,未明確王某是否同意錄音并作證,而且被告不予認可,王某也未出庭作證,所以本院對該錄音資料不予采信。綜上,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不能證實本案所涉及的房屋全部的是王遠志生前的個人財產(chǎn),應(yīng)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待證據(jù)充足后,可再行主張。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王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鄭文貴
書記員:魏會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