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即反訴被告):王某某,男,生于1953年4月4日,漢族,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易平,湖北三豐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調解,提起上訴,簽收法律文書等。
被告(即反訴原告):李新華,女,生于1973年6月10日,漢族,無固定職業(yè)。
委托代理人:李如成,男,生于1943年10月8日,漢族,退休教師。系被告李新華的父親。代理權限:代為承認、反駁訴訟請求、進行調解,提起上訴或反訴,簽收法律文書等。
委托代理人:饒國強,湖北遇真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王某某訴被告李新華物權保護糾紛一案,于2015年6月24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沈文國擔任審判長并主審,審判員計孝成、趙國銘組成的合議庭,于2015年8月19日、9月8日、10月21日三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易平,被告李新華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如成、饒國強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經(jīng)合議庭評議,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王某某系被告李新華的公公。原告王某某全家八口人,即:妻子李良芝于2015年1月病故,長子王心斌,次子王心君,大兒媳即被告李新華,二兒媳屈娜,長孫女王元均,次孫女王瑞欣,戶主為:王某某,八口人均屬南水北調丹江口市農(nóng)村市內(nèi)拆遷移民安置對象。原告王某某移民補償明細中對搬遷者,計算為8人,人平636元,過渡期生活補助者8人,人平1200元,種子、化肥、農(nóng)藥補助計算為8人,人平1500元等內(nèi)容,以上移民補償款由王某某領取,購房資金由王某某支付。王心斌、李新華一家三口的補償款原告王某某未向其支付。2011年9月,原告王某某按照南水北調拆遷移民安置政策,實行差價互補,購得位于丹江口市丹趙路辦事處計家溝村房屋各一套、車庫兩間(待核準辦理登記房屋所有權證)。購房資金由原告王某某支付。原告王某某居住于三樓房內(nèi),四樓由原告王某某的次子王心君居住,兩間車庫由原告王某某對外以村衛(wèi)生室的名義經(jīng)營使用,實行自主經(jīng)營,自負盈虧,被告李新華一家三口居住在丹江口市安泰激素有限責任公司家屬樓。2015年6月1日上午8時許,被告李新華認為移民分配房屋是共有房屋,將原告王某某使用的兩間車庫其中自西向東的第五間車庫內(nèi)擺放的衛(wèi)生室所使用的物品搬出門外,后經(jīng)丹江口市公安局丹趙路派出所出警勸解,原告王某某同意通過訴訟解決。當日晚8時許,被告李新華居住到原告王某某居住的三樓套房內(nèi),后又在門外貼了一張《鄭重聲明》,原告王某某不得已到外居住,影響了原告王某某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為此,原告王某某于2015年6月24日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判令被告李新華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賠禮道歉;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李新華承擔。庭審中,被告李新華當庭表示道歉,原告王某某當庭表示對該項賠禮道歉的訴請予以放棄。
另查明:2015年6月1日前,被告李新華及其丈夫王心斌、女兒王元均所居住的房屋位于丹江口市姚溝路。庭審中,原告王某某陳述系其于2005年5月1日出資購置的,房屋所有權人登記為王心斌,被告李新華陳述自己并不知情。
訴訟中,被告李新華向本院提出反訴請求,要求依法確認丹江口市丹趙路辦事處計家溝村的兩套移民房屋及車庫屬被告李新華及全家八口人共有;依法確認反訴原告李新華現(xiàn)居住的丹江口市丹趙路辦事處計家溝村房屋屬其一家三口所有。經(jīng)調解原、被告雙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本院認為:物權的取得和行使,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本案原、被告之間訟爭的房屋系按照南水北調工程拆遷移民內(nèi)安政策享受補償購得的房屋,原告王某某屬合法占有、使用,被告李新華強行入住,行為不當,妨害了原告王某某的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據(jù)此,對于原告王某某要求被告李新華停止侵害,排除妨礙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對于原告王某某要求被告李新華賠禮道歉的訴訟請求,被告李新華當庭已向原告王某某表示賠禮道歉,原告王某某當庭亦表示予以放棄該項訴請,對此,本院予以確認。對于本訴被告李新華的反訴請求,本院以(2015)鄂丹江口民初字第01251-1號民事裁定書,已裁定駁回了本訴被告李新華的反訴。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第,《》第七條、第第一款第(一)、(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新華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從丹江口市丹趙路辦事處計家溝村房屋及一樓的自西向東第五間車庫中遷出,停止侵害,不得妨礙原告王某某對以上房屋及車庫的使用。
二、駁回原告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80元,由被告李新華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遞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省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十堰廣場支行;賬戶號:17234901040010701。通過郵局匯款的,匯款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郵編:442000;地址:十堰市郵電街12號。上訴人應將注明一審案號的交費憑證復印件同時交本院。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之次日起七日內(nèi)未預交,也未提出緩交、減交、免交上訴案件受理費申請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本院不再另行送達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通知)。
本判決書發(fā)生法律效力后,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二年,該期間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審判長 沈文國 審判員 計孝成 審判員 趙國銘
書記員:占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