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暨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黃陂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志華,湖北威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暨原告):武漢力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住所地武漢市東西湖區(qū)慈惠五環(huán)大道8號(8)。
法定代表人:楊新才,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成偉,湖北君濤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武漢市三力塑膠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武漢市吳家山臺商投資區(qū)新城五路七號。
法定代表人:楊新才,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成偉,湖北君濤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王某某、武漢力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公司)、武漢市三力塑膠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三力公司)均不服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112民初369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6月1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8月10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王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志華,上訴人力帆公司、三力公司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魏成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王某某上訴請求:改判按月平均工資2831.80元計算雙倍工資差額、經(jīng)濟補償金及加班費,共計77126.10元,由力帆公司、三力公司承擔案件訴訟費。事實與理由:根據(jù)王某某的工資銀行流水計算,王某某的離職前月平均工資為2831.80元,一審法院對此計算有誤。
力帆公司、三力公司上訴共同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按仲裁裁決的金額履行,上訴費用由王某某承擔。事實與理由:一、按照法律規(guī)定,超過一年未簽訂勞動合同視為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故王某某主張雙倍工資沒有法律依據(jù)。二、王某某主張的加班工資沒有事實依據(jù)。三、三力公司承擔連帶責任沒有法律依據(jù)。三力公司和力帆公司是兩個獨立的法人企業(yè),只能由一個企業(yè)承擔責任。
王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解除與三力公司、力帆公司的勞動關系;2.二公司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9,911.30元;3.二公司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31,149.80元;4.二公司支付加班工資44,006.82元。
力帆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不需向王某某支付2013年3月16日至2016年6月16日期間的休息日加班工資9,493.9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三力公司經(jīng)營范圍為塑料制品、機械設備、辦公用品、電子產(chǎn)品、紡織品、服裝、計算機及配件加工批零兼營;自營或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yè)務。力帆公司的經(jīng)營范圍為塑料制品、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發(fā)、銷售。力帆公司的股東為三力公司和涂敬東,其中三力公司持股比例為62%,涂敬東的持股比例為38%。涂敬東亦為力帆公司的經(jīng)理。二公司的經(jīng)營場所在同一地點。
2013年3月16日,王某某入職力帆公司從事操作工作。力帆公司、三力公司均未與王某某簽訂勞動合同,亦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王某某最后工作至2016年6月16日。在職期間,王某某的工作地點和工作內(nèi)容均未發(fā)生變化。王某某離職前的平均工資為2,442.80元/月。2014年12月25日,力帆公司出具一份《證明》,載明“本單位員工王某某于2013年3月16日開始到本公司上班,后因經(jīng)營需要,按照本公司以及本公司的控股股東武漢市三力塑膠有限責任公司安排,王某某及其他員工一起,于2015年1月1日開始,整體轉(zhuǎn)入本公司的控股股東武漢市三力塑膠有限責任公司繼續(xù)上班,其工作崗位和勞動性質(zhì)不變,相應的勞動關系均由武漢市三力塑膠有限責任公司負責。特此證明”。該《證明》上除有力帆公司蓋章外,涂敬東還在該證明上簽字。一審庭審中,力帆公司與王某某均認可,該證明系由力帆公司先在空白紙上蓋章,證明內(nèi)容系在蓋章后制作。后力帆公司申請對該證明上“涂敬東”的簽名進行筆跡鑒定。2016年12月20日,湖北中真司法鑒定所作出鄂中司鑒[2016]文鑒字第245號《文書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為《檢材》(即《證明》)與《樣本》上書寫的“涂敬東”簽名字跡是同一人所寫。另,王某某在職期間的工資從2015年7月開始由三力公司轉(zhuǎn)賬支付,之前的工資由楊新才轉(zhuǎn)賬支付,2015年7月之前,王某某的部分報銷款項由三力公司向其轉(zhuǎn)賬支付。
王某某以力帆公司和三力公司為被申請人,于2016年6月16日向武漢市東西湖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裁決:(一)解除與二公司的勞動關系;(二)二公司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9,911.30元;(三)二公司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31,149.80元;(四)二公司支付加班工資44,006.82元。該委于2016年8月29日作出東勞人仲裁字[2016]第629號仲裁裁決:一、王某某與力帆公司勞動關系解除;二、本裁決書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力帆公司支付王某某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9,911.30元(2,831.80元/月×3.5個月),2013年3月16日至2016年6月16日期間的休息日加班工資9,493.90元,共計19,405.20元;三、駁回王某某的其他仲裁請求。王某某、力帆公司均不服上述仲裁裁決,訴至法院。
雙方有爭議的事實為王某某的工作時間。王某某主張其工作時間為8:00至17:30,中午沒有休息時間,每周工作六天。三力公司和力帆公司主張員工夏令時工作時間為8:30至17:00,中午11:40至13:30休息,冬令時工作時間為8:30至16:30,中午12:00至13:00,每周工作六天。一審庭審中,三力公司提供了四份《關于調(diào)整上下班時間的通知》,擬證明公司實行上述工作時間,但該公司后說明上述四份通知系同一時間制作,且公司未舉證證明上述四份通知曾告知員工,故對四份通知的真實性不予確認。三力公司還提供了部分員工的部分考勤記錄,但根據(jù)該考勤記錄僅能證明三力公司的上班時間是8:00左右,故認定王某某的上班時間為8:00。另,王某某提供的證人涂某的證言陳述其工作時間為8:00至17:00,中午休息一小時,公司員工整體轉(zhuǎn)入三力公司后下班時間提前至16:30,每周工作六天。因該證人系王某某提供,王某某對其陳述應是認可的,故認定王某某的下班時間在2015年前為17:00,2015年后變更為16:30。每天中午休息一小時,每周工作六天。
一審法院認為:關于雙方勞動關系解除的認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的……”王某某在職期間,三力公司和力帆公司均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王某某在三力公司最后工作到2016年6月16日,并于同日申請勞動仲裁,王某某系以申請勞動仲裁的方式行使了勞動合同解除權(quán),且其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故認定王某某于2016年6月16日解除了與三力公司的勞動合同。
關于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的請求?!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如前所述,王某某以公司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為由解除勞動合同,三力公司應當向其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王某某于2013年3月16日入職力帆公司,在職期間,其工作地點、工作內(nèi)容均未發(fā)生變化,且三力公司和力帆公司系關聯(lián)公司,三力公司亦出具《證明》(力帆公司的經(jīng)理亦為三力公司的股東涂敬東在《證明》上簽字確認),證明了王某某從2015年1月1日后在三力公司工作的事實,故王某某的工作年限應從2013年3月16日開始連續(xù)計算。王某某在三力公司工作已滿3年,不滿3年6個月,三力公司應支付的經(jīng)濟補償金為8,549.80元。(2,442.80元/月×3.5個月)
關于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的請求?!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規(guī)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王某某2013年3月16日入職力帆公司,力帆公司至遲應于2013年4月16日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但力帆公司和三力公司在王某某在職期間均一直未與其簽訂勞動合同,依法應當向其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6,870.80元(2,442.80元/月×11個月)。王某某主張二公司應支付二倍的工資,但二公司在王某某工作期間已經(jīng)支付了其一倍的工資,故二公司僅需再支付一倍的工資差額,不需再支付二倍的工資,對王某某主張二公司再支付二倍工資的請求不予支持。力帆公司和三力公司雖辯稱王某某的該項訴訟請求已超過了訴訟時效,但二公司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違法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故該項訴訟請求的時效應從雙方勞動合同解除時即2016年6月16日開始計算,未超過訴訟時效,對三力公司和力帆公司的辯稱意見不予支持。
關于支付加班工資的請求。根據(jù)前述事實,王某某2013年3月16日至2014年12月的工作時間為8:00至17:00,中午休息1小時,每周工作6天,其該段期間每周六均存在加班的事實,故力帆公司應向王某某支付該段期間的加班工資,經(jīng)計算為20,440.90元(2,442.80元/月÷21.75天/月×91天×200%)。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王某某工作時間為8:00至16:30,中午休息1小時,每周工作6天,其該段期間每周六亦存在加班的事實,但加班時間為5小時/周(7.5小時×6天-40小時),故三力公司應向王某某支付該段期間的加班工資,經(jīng)計算為10,669.70元(2,442.80元/月÷21.75天/月÷8小時×5小時×76天×200%)。綜上,二公司共應向王某某支付的加班工資為31,110.60元(20,440.90元+10,669.70元)。
關于力帆公司和三力公司是否應當共同承擔責任的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條第(四)項規(guī)定“關聯(lián)關系,是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企業(yè)之間的關系,以及可能導致公司利益轉(zhuǎn)移的其他關系。但是,國家控股的企業(yè)之間不僅因為同受國家控股而具有關聯(lián)關系”。一審庭審中,三力公司和力帆公司認可二公司辦公地點相同,部分管理人員相同,三力公司系力帆公司的控股股東,涂敬東既是三力公司的股東亦是力帆公司的高管,故二公司存在關聯(lián)關系,且人格混同,應對外承擔連帶責任,對王某某主張力帆公司和三力公司承擔連帶責任的請求予以支持。
鑒于力帆公司和王某某均對原仲裁裁決第一項即王某某與力帆公司勞動關系解除未提起訴訟,視為雙方對該仲裁裁決的認可,對該項仲裁裁決予以確認。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十條、第二百一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二條之規(guī)定,一審法院判決:一、駁回力帆公司的訴訟請求;二、王某某與力帆公司的勞動關系解除;三、力帆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王某某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6,870.80元、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8,549.80元、加班工資31,110.60元,以上共計66,531.20元;四、三力公司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鑒定費2,000元(已墊付),由力帆公司負擔。
二審中,三力公司提交證據(jù):涂某的油費、過路費等報銷憑證,擬證明涂某的上班時間不具有確定性,一審法院根據(jù)涂某的證言確認王某某的上班時間有誤。經(jīng)質(zhì)證,力帆公司對該證據(jù)予以認可,王某某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及證明目的均不予認可。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上述證據(jù)僅能證明涂某的報銷事宜,不能證明涂某、王某某的上班時間,故對該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
力帆公司、王某某在二審期間未提交新證據(jù)。
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二審中,各方均認可王某某一周工作六天,力帆公司、三力公司主張王某某的上班時間一直是早8點至下午4:30,中間休息1小時,王某某主張其工作時間在2015年前是早8點至下午5點,中間休息1小時。2015年后是下午4:30。對王某某為何從力帆公司轉(zhuǎn)到三力公司工作,力帆公司、三力公司未能說明。
二審查明:根據(jù)王某某的工資銀行流水計算,王某某離職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為2,831.8元。三力公司在一審中提交的《關于調(diào)整上下班時間的通知》及《情況說明》中載明下班時間為下午四點半或五點。
本院認為:根據(jù)各方當事人的主張及事實理由,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王某某主張的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應否支持;二、王某某主張的加班時間應如何認定;三、三力公司應否承擔連帶責任。對此,本院評判如下:
一、關于王某某主張的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應否支持的問題。王某某工作期間,力帆公司、三力公司均未與王某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1個月不滿1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的規(guī)定,對王某某主張的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一審法院對其差額部分予以支持并無不當。三力公司、力帆公司主張與王某某視為已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故不應支付二倍工資差額,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二、關于王某某主張的加班時間應如何認定的問題。根據(jù)各方在二審中對王某某工作時間的主張,其爭議焦點在于王某某的下班時間在2015年前是下午5點還是下午4:30。根據(jù)一審庭審中證人涂某的證言,王某某的下班時間在2015年前是為下午5點。而三力公司在一審中提交的不同時間的四份《關于調(diào)整上下班時間的通知》系同一時間制作,且上述通知中亦有下午5點下班的內(nèi)容。因此,證人涂某的證言證明力大于三力公司提交證據(jù)的證明力,一審法院確認王某某的下班時間在2015年前為下午5點,2015年后為下午4:30并無不當。
根據(jù)二審查明,王某某離職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為2,831.8元,故王某某應得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為31,149.8元,經(jīng)濟補償金為9,911.3元,加班費為36,065元。
三、關于三力公司應否承擔連帶責任的問題。三力公司和力帆公司的辦公地點相同,部分管理人員相同,三力公司系力帆公司的控股股東,涂敬東既是三力公司的股東亦是力帆公司的高管。對于王某某為何從力帆公司調(diào)到三力公司工作,力帆公司、三力公司未能作出說明。因此,鑒于力帆公司與三力公司的關聯(lián)關系以及兩公司對王某某的混合用工情形,一審法院判決三力公司對力帆公司承擔的支付費用承擔連帶責任并無不當。對三力公司、力帆公司主張的三力公司不應承擔連帶責任,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上訴人力帆公司、三力公司的上訴理由及請求均不能成立。上訴人王某某的上訴理由成立,對其上訴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一審判決認定事實略有不當,本院依法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112民初3699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第二項,即“一、駁回武漢力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二、王某某與武漢力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勞動關系解除”;
二、變更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112民初3699號民事判決第三項,即“三、武漢力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王某某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26,870.80元、解除勞動合同的經(jīng)濟補償金8,549.80元、加班工資31,110.60元,以上共計66,531.20元”為武漢力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王某某支付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的31,149.8元,經(jīng)濟補償金為9,911.3元,加班工資36,065元,以上共計77,126.10元;
三、撤銷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112民初3699號民事判決第四項,即“四、武漢市三力塑膠有限責任公司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四、武漢市三力塑膠有限責任公司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五、駁回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鑒定費2,000元,由武漢力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負擔。
二審案件受理費20元,由武漢市三力塑膠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力帆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負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易齊立 審判員 胡 浩 審判員 胡銘俊
書記員:趙藝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