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敏青,上海瀛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蔣葉萍,上海瀛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孫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長寧區(qū)。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孫某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3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5月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蔣葉萍,被告孫某到庭參加訴訟。經當事人申請,本院給予調解期限一個月。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給付2017年10月13日起至2018年11月1日的房屋租金153,504.99元;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審理中,原告明確第1項訴請金額構成為2017年10月13日至10月29日租金3,456元,2017年10月30日至2018年11月1日占有使用費150,039.99元。事實和理由:原、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原告將上海市長寧區(qū)定西路XXX號房屋(以下簡稱“涉訟房屋”)出租給被告,租賃期限自2015年8月29日起至2017年10月29日止,合同終止之日無條件交還房屋。被告未經原告同意逾期返還房屋,被告應按照原日租金的兩倍支付房屋租金。日租金計算方式為當月租金除以三十保留兩位小數(shù)所得。合同到期后,原告多次催促,被告仍占用房屋拒絕騰退,2018年11月1日才交還房屋。但自2017年10月13日起未付租金。故涉訟。
被告孫某辯稱,不認可原告提出的兩倍租金的使用費標準。原告曾在2018年2、3月更換門鎖,導致被告無法搬離。被告曾與原告協(xié)商,要求原告補貼裝修費用,但雙方未能協(xié)商成功,故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
本案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對房屋租賃合同、治安案件當場調解協(xié)議書、支付憑證、接報回執(zhí)單,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本院經審理認定,2015年8月,原、被告簽訂房屋租賃合同一份,約定原告將涉訟房屋出租給被告作辦公倉儲使用,用以經營自行車及自行車配件網(wǎng)店,租賃期自2015年8月29日起至2017年10月29日止;2015年9與13日起至2016年9月12日年租金74,400元,2016年9月13日起至2017年9月12日年租金74,400元,2017年9月13日起至2017年10月29日租金9,665元。租金先付后用,每三個月支付一期,首期租金為18,600元。保證金12,400元,租賃關系終止且乙方未有違反合同的行為,保證金除用以沖抵合同約定承租人承擔的費用外,剩余部分在承租人清場并注銷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經出租人驗收合格后五個工作日內無息歸還承租人。合同8-5條約定,合同有效期屆滿自然終止,被告應于合同終止之日無條件交還房屋。未經同意逾期返還房屋,每逾期一日,應按日租金的二倍支付房屋租金。合同9-5條約定,合同所指日租金,指當月租金除以三十保留兩位小數(shù)后計算所得。
雙方合同到期后,因續(xù)租租金未能達成一致,雙方未達成續(xù)租合意。被告提出要求原告補償裝修費用,未果。
2018年1月2日,被告報警稱定西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處有人撬鎖。民警到場后了解系租房糾紛,非有人撬鎖,現(xiàn)場進行了調解。
2018年10月19日,原告(乙方)、被告(甲方)在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新華路派出所達成“治安案件當場調解協(xié)議書”,載明2018年10月19日20時許,在定西路XXX弄XXX號XXX室,甲方翻窗進入后,房主秋霞閣酒家工作人員即乙方趕到,發(fā)現(xiàn)是甲方孫某稱進去取物品,出來時孫某將門鎖弄壞。雙方協(xié)議如下:1、甲方孫某在2018年10月27日23時59分之前將本人物品全部搬離定西路XXX弄XXX號XXX室。2、甲方孫某在2018年11月1日23時59分前更換防盜門。3、甲方孫某不得再去定西路XXX弄XXX號XXX室(搬物品協(xié)商時間)。被告按照協(xié)議在2018年11月1日前搬離。
后原告提起本案訴訟。
審理中,雙方確認,被告支付租金至2017年10月12日,保證金在原告處。因被告違約,原告要求沒收保證金。被告陳述,原告曾在2018年2、3月更換過租賃房屋的門鎖,被告通過翻窗進入房間后,再從內開門離開。后原告更換了門鎖,被告無法再從內打開,故破壞了門鎖,原告遂報警,雙方達成了調解。原告陳述,原告于2018年10月14日更換了門鎖,被告當天就把門鎖更換,原告于2018年10月18日再次更換了門鎖,被告撬鎖,導致原告報警;在此之前,原告并未更換過門鎖。
本院認為,雙方爭議焦點在于,雙方租賃合同到期前的租金及合同到期后直至房屋交還期間的房屋使用費是否應當由被告承擔。被告作為承租人,負有支付租金及在合同到期后交還房屋的合同義務,被告拒絕支付合同期限內租金缺乏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對于房屋使用費,被告未能按期返還房屋,構成違約,應當承擔相應違約責任。被告抗辯,原告曾在2018年2月、3月更換門鎖,同時也確認,原告更換門鎖后,被告通過翻窗仍然可以進入租賃房屋,并從內開門離開,直至2018年10月。原告確認更換門鎖時間是在2018年10月14日。通過報警回執(zhí)單,可以看出雙方在2018年1月曾發(fā)生糾紛,但回執(zhí)單已明確并無撬鎖情形。故該報警事實不足以證明原告曾更換過門鎖。即使原告更換過,被告仍然通過翻窗的方式進入涉訟房屋,直至2018年10月。故結合本案情況,本院酌定合同到期后直至2018年10月14日期間的房屋使用費被告應當承擔,使用費標準參照合同租金標準確定,應為71,506.67元。之后的使用費,因被告未再使用涉訟房屋,故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沒收保證金,缺乏依據(jù),保證金根據(jù)合同約定用以沖抵租金及房屋使用費。
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孫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王某某支付租金3,456元;
二、被告孫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王某某支付房屋使用費71,506.67元;
三、被告孫某支付的保證金12,400元用以沖抵上述第一、二項費用。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370元,減半收取計1,685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862元,被告孫某負擔823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張??沁
書記員:陶艾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