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女。
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韓麗娟,北京市中銀律師事務所雞西分所律師。
被告:石國強,男。
被告:李某,女。
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郝旭東,黑龍江雪原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某某與被告石國強、李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1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韓麗娟、被告石國強、李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郝旭東到庭參加訴訟。訴訟中,王某某申請,本院依法對石國強的工資款進行了財產保全。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二被告給付欠款本金26萬元,2.二被告從2016年1月1日起至做出判決之日止支付欠款利息按同期銀行貸款利息。事實和理由:石國強、李某是夫妻關系,與原告相識多年,二人從2010年1月10日開始,到打條時共向原告借了本金26萬用于給其子在北京經營車場,每一筆錢都由二人出具欠條,后來因為李某和她的兒子都去了北京,石國強應原告要求在2015年5月8日、2015年12月30日,分別出具26萬的借據,并約定2016年12月末還款,此款至今未償還。二被告曾按每月500元共給原告3 500元。
石國強、李某辯稱,對石國強為原告出具的26萬元借據沒有異議,此款用于個人經營買賣,是之前多次借款本金及利息的合計,對于26萬元的欠款雙方沒有約定利息,石國強只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付了原告生活費共3 500元,雙方是自愿行為,沒有強制力約束,生活費不是利息,應認定為對本金的償還。因借條只有石國強一人的簽字,不應認定李某有共同還款義務。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王某某提交2015年12月30日石國強出具的26萬元借據,約定2016年12月末還清,以及石國強、李某出具的19萬元欠據一張,意在證實向二被告共同向原告欠款,至2015年12月30日共借款26萬元。被告對上述證據無異議,但主張19萬中已還了1萬,之后又陸續(xù)償還了本金和利息,到石國強2015年出具借據時是本息合計26萬。因被告對上述證據真實性無異議,但其主張2015年借款26萬元是之前借款本、利合計,以及給付原告的3 500元應從本金中扣除,因其對上述主張不能提交證據證實。石國強、李某系夫妻關系,曾共同為王某某出具借據,且借款用于其家庭經營生意,故應作為共同借款人對原告承擔責任,故本院對王某某提交的證據及待證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民間借貸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本案中,王某某借款26萬元給石國強、李某,二被告在約定的還款時間未償還借款,應對原告承擔償還借款本金及逾期利息的義務。二被告主張已支付給原告的3 500元生活費應從本金中扣除,因無事實及法律依據不予支持。對原告主張的利息損失應自約定的還款時間2016年12月末之后,即2017年1月1日至本案法庭辯論時,即2017年6月28日止,原告主張的從2016年1月1日起至做出判決之日止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對超出部分不予支持。利息金額以本金26萬元及同期銀行貸款年利率4.35%計算,計5 655元。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石國強、李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王某某借款本金26萬元,及自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28日的借款利息5 655元,共計265 655元。
被告石國強、李某對王某某負連帶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 285元,保全費1 840元(原告均已墊付),由被告石國強、李某負擔,同上款一并給付王某某。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李曉冬 人民陪審員 韓樹森 人民陪審員 時 蕾
書記員:孟蕾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